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高考,不青春。”這兩天,朋友圈被這句話刷屏了。
時隔26年,再一次體驗高考。不過,這次是參與兒子的高考。
如今,高考不再是“黑色的的七月”,即每年七月的6、7、8日。俗話說:流火七月,以前的高考七月,它以特有的酷熱,迎接著我們這些“十年磨一劍”的寒門學子。如今的高考更人性化,時間提前到了每年六月的7、8日兩天,一般來說,此時天氣還不是太熱,考生可以更好地發揮。
今年十堰的天氣非常的涼爽,因為頭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帶走了前幾天逐漸攀升的高溫,讓氣候變得適宜,空氣變得清新。
其實,高考對于藝術生的兒子來說,并不緊張。他仍然如同往常一樣,吃飯、有空看看手機上的小說、綜藝節目等等,只不過晚上比平時早一點按時休息而已。
7日早上,兒子6:30就起床了。我們陪著他出去吃完早餐,7:30分陪他一起坐上公交車,他去考試,我們出去有事。路上出人意料的堵,我有點后悔沒有在學校附近給兒子安頓好。好在,因為出發的早,以前半個小時的路程,公交車居然走了一個小時,兒子也終于提前半個小時到了考場,有驚無險。
接下來的時間里,兒子都不要我們參與,他自己打理,我只負責給他買好、做好他喜歡吃的飯菜、水果就可以了。
說實話,對于兒子,對于高考,我覺得重在參與,只要盡力了,結果如何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