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晚抵達巴黎,寄宿春哥宿舍。
毛毛細雨拂面,不用打傘,反而愜意非常,仿佛巴黎就該是濕漉漉的雨天。記得從小到大在很多帶圖片的本子上,非主流圖片中很多陰雨天的巴黎,撐傘,街道,鐵塔。
必須感慨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去年也大概是這個時間,我去西安,也是春哥接我,而現在我倆都在國外游學,我來巴黎,還是要她相助。
春哥宿舍不在市區,僻靜偏遠。
第一天,只聞其聲。超喜歡聽法語,撒嬌,可愛。
第二天?盧浮宮
剛剛進入盧浮宮外面的廣場,看到那個初有爭議的看起來像是塑料的金字塔,在四周很有歷史感的土黃色城墻里,就連我一個外來人也覺得很突兀,無怪乎巴黎人花了時間才接受。
蒙娜麗莎與擁擠人群之間隔著玻璃和護欄,幾乎所有人都在舉著手機拍照,然后看手機里的圖,我突然覺得很可笑,默默把手機放包里,從左到右擠著看了一遍180度的蒙娜麗莎。名作過于泛濫,各種廣告和商業利用,反而顯得浮夸,變得俗氣,貶抑了作品本身的價值。靜靜地看這幅美女圖,從當代人審美來看,會覺得說太胖了,但是她眼神里的沉靜滿足,嘴角的優雅微笑,讓人不由自主把嘴角彎成相似弧度。突然更加確定美并不是錐子臉等固定程式,美,在于神態,氣質和內在的底蘊。
勝利女神像使得人們的視線集中于3/4,她的右側比較簡潔。跳上跳下,看介紹,討論,找角度。
一幅幅壁畫,而我如同盲人,一籌莫展,不知其價值。仿佛一桌子美味佳肴擺在面前,卻只能看看,無處下手。
我和春哥著重欣賞和討論了兩幅畫:
還有一副拿破侖加冕圖。
我們分析了人物和背后的故事,歷史。
盧浮宮太大,這樣一幅幅看下去不知得看多久?!笆⒀纭彪m美味,然而一下子吃不完,就連色香也感受不真切。
因為對埃及很有興趣,下午想著重看埃及館,沒想到迷路了,在伊朗館里面轉來轉去,沒想到伊朗有這么豐富的藝術啊。最后終于看到了埃及館,卻只剩一個小時時間。
匆匆掃了一下木乃伊、石棺等等。只算是到此一游。某一天一定要去埃及玩啊。晚上看了電影《盧浮魅影》,正好是講述盧浮宮里面木乃伊的故事。看著白天走過的場景在電影里面出現,不再覺得電影里面的故事遙遠不可及。同時也漲了知識。
在盧浮宮對面的? 公園,水里有一層硬幣,應該是許愿池。有個老頭好有意思,用繩子和鐵皮(吸鐵石?)撈硬幣。
還有吹泡泡的老頭。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走在塞納河畔,看遠處摩天輪和埃菲爾鐵塔。
雖然走了一天路,但是暖黃的路燈和窄窄的小巷,心情不由自主雀躍起來。一對情侶在親吻,仿佛走在電影畫面里。
在街頭嘗到了正宗的Crepe,做起來很簡單,回去試試哈哈。買了法棍,一截露出購物紙袋。一個女士抱著黃色的牛皮紙袋,硬邦邦的長棍面包露出來,她左顧右盼看四周車流,匆匆走過巴黎街頭。嗯,這是我想象的圖景。
蒙蒙細雨還在下,覺得很滿足,C'est la Paris!
這是我想象的巴黎。有它堅守的歷史,有它的繁華,有它的寧靜,有它的獨特,有它的多元,在這里各處都看得到黑種人和黃種人,中國人更是隨處可見。
當然,要看好包,已經聽過看過好幾例偷包事件。還有,物價高昂,對于我,依然習慣看見歐元乘以八,面對六十塊錢一碗清湯面(是我們找到的最便宜的午飯)必須得咬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