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生活在一個不成熟幼稚的家庭中呢?
1、你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為自己不高興而感到愧疚。
2、有“一定要照顧好父母”的念頭,甚至由于太疲于解決和父母之間的問題,而無暇去發展自己的親密關系。
3、孤獨感:你可能說不出哪里出了問題,但是在你小時候,你總是有一種內心的空洞感。
同時,你可能覺得自己的父母有如下的特質:
1、你感覺很難和父母交流,或者根本無法交流。
2、 他們會使用大吵大鬧、撒潑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緒。
3、他們很難被取悅/接近。
4、他們需要孩子服從他。
5、他們容易焦慮。
在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小孩,在成人階段也往往陷入不健康的親密關系里。
一方面是因為對人的大腦而言,熟悉意味著安全。他們知道在和父母相似的關系里會遭遇什么、如何應對。
另一方面,當孩子還小時,“我的父母存在問題”的想法太過可怕,于是他們逐漸學會對問題視而不見,在長大后,他們也會對他人身上同樣的問題視而不見。他們太習慣和情感不成熟的人相處,以至于他們不會識別誰是情感成熟的人,也不知道可以和誰去健康建立親密關系。他們還會潛意識里尋找與父母有類似問題的人,期待這一次自己會有能力改變對方。
吉布森博士認為:我們必須放下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必須承認,很多父母都是自私的,他們的愛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的帶著毒藥的。認識到這個現實后,執行下面3個步驟,可以幫助你走出不成熟父母的影響。
第一步:客觀地觀察;
第二步: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不要強求對方的回應,說了就放下,要注重談話成果,而不是去注重情緒的發泄;
第三步:走出過去的“角色自我”。
我的很多來訪者用了這三個步驟后,都和我反饋,現在能很自如的和父母表達自己的看法,并且不被父母所控制,內心平靜祥和了很多。感覺和父母的關系親近了很多。
這個時候,我都會提醒他們:在談話過程中,如果忽然發現父母似乎有所改善,要先保持警惕。面對似乎變得更好的父母,人們的內在小孩會很高興,認為父母似乎終于可以給他們渴望已久的愛,但記得和父母談話的目的不是重新讓你們的關系回到“父母-小孩”模式,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和父母溝通。如果你放任自己回到過去的相處模式中,你會發現父母的改善又消失了——他們的改變有時是為了引誘你重新回到他們的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