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等了三年,終于上映
如果一部電視劇吸引我,基本會滿足我三個方面的需求:
豐滿的故事,好劇本;豐滿的人物,好演員;豐滿的觀影體驗,好導演、好攝影及好剪輯;
就從這開始瞎掰吧。
一、故事/劇本
1、死諫
《好家伙》脫胎自《零號特工》,這個毋庸置疑,當然,249對自己若干年前的作品進行了二次創作,而且做到了更好。
怎么用一段話來粗淺概括這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我來試試。
抗戰時期,皖南以后,KMT右派借機鏟除CP在上海基地,統一戰線危險。情報顯示,CP要往上海送“種子”,KMT截殺。輾轉、猜測、多舛,終于抓到嫌疑最大的種子,卻發現他做了很多事,但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東躲西藏然后再自投羅網,只為了當面講四個字“山河破碎”,只為了避免四個字“同室操戈”。
這段話會讓你想起一個什么詞?
是不是“死諫”?
死諫:規勸者為讓自己的想法被采納而不惜冒犯被規勸者,甚至以死明志的行為。規勸者是弱者,被規勸者是強者。
弱者要用必死之心,來換強者的一個點頭認可。又怕強者不信,便用盡必生的手段讓一切艱難無比。
這個故事里,死諫是主線。
2、初心
那么,青山不惜以死相諫,意圖換得什么呢?
維護統一戰線?避免同室操戈?當然對,但我們還可以再深挖。
種子意圖喚起的,是初心。
劇中有一句話,“少年的中國沒有學校,他的學校是大地和山川。”脫胎自蔣勛的《少年中國》。原句是:少年的中國沒有學校,他的學校是大地的山川。少年的中國沒有學校,他的學校是大地的人民。
劇中的青山、若水、小屠,曾在革命洪流里互為同志,惺惺相惜。
后來,他們分道揚鑣,兵戈相見,捉對廝殺。
并肩的時候,他們都是年輕的,有火熱的心和濟世救民的理想。
對立以后,一樣地,他們都老奸巨猾、老謀深算;不一樣地,有人內心依舊;有人血已冷,認為霹靂手段嚴峻刑罰方可以成霸道,建偉業;有人干脆拋棄了理想。
青山赴死,為的是以必死之身換短暫的信任,換說一句話的機會,喚醒老哥們的初心。
他想說的,拆開來看,或許就是:
請把你們已經冷了的,重新煮沸;
請把你們已經拋棄了的,重新撿起;
3、對錯
為什么要喚起初心呢?屠先生和若水一定疑惑又不屑。
他們或許想,年少輕狂,年少無知,年少懵懂,你青山比我們都要老辣,現在你跟我們說初心?是在耍詐么?長大了的,還能再變小回去么?
青山為什么這么做?大概只因為,初心是對的。
長大了的只是處世的能力,但不能以拋棄對的自尊、對的悲憫、對的理想作為代價。這么做是不對的,是錯的。
對錯很重要。
而關于對錯,249的作品里向來有此類描寫。
《我的團長我的團》里,小書蟲跟龍文章有一段話:
“我居然要看書才知道,原來我不信過的好多東西都是真的。”
“原來我們以前真的那么輝煌開闊驕傲無謂不拘一格包容世界。”
“禪達人沒橋也修出了銅鈸,我們的祖先沒有榜樣可走了整整五千年。”
“可我居然要看書才知道,不是從你身上看到、也不是從我身上看到。那就是出問題啦。”
“出了問題怎么辦?”
錯了就要認,出了問題就要改。
當年看到此處,心生戚戚又心生澎湃。
所以死諫所依賴的,便是自己堅信的對、便是自己看到的錯,便是賭屠先生們也能知道不該一直錯下去。
所以死諫所期望的,是屠先生們找回初心,改了錯,同胞們一起對下去。
4、希望
如果真能這樣,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才有希望
這故事的框架就是這樣,很豐滿,很完整。最關鍵的,有想說的東西,有能說出口的東西。
說一句蘭曉龍,249,是我心里當代中國最好的編劇之一。
二、人物
1、蘆焱/張譯
電視劇沒拍以前,我心里的紅先生有兩個人選。其中一個就是張譯,而且是更合適的那個。因為他與蘆焱的契合。
蘆焱像團抹布,臟兮兮,擦完了扔在一邊發現抹布是絹做的。蘆焱像一蓬草,干燥枯萎,偶然一瞥,發現里面有火星漸漸著了。
他似弱實強。他生命旺盛。他運交華蓋,又漏船載酒。他常常猶疑,但并非不懂得堅定。他常常軟弱,但或許是因為悲憫和慈悲。
他需要不斷地省悟,又不斷地思考。當需要他堅定的時候,你會毫不意外地看到他的勇氣與韌性。猶如苦修的過程,猶如頓悟的剎那。
一直都在成長。張譯能演出來么?
想想孟瘸子、何莫修,再想想張晉生、韓德忠,想想他的優點與缺點。
看看他蹣跚的樣子、佝僂的樣子,再看看他挺胸的樣子、昂頭的樣子。
能。
2、時光/李晨
這個名字取得好。時間的時,光陰的光。
249二次創作后,這個人物不僅更鮮活,而且一條獨腿也能走更遠。
小時候看李晨,感覺就倆字,干凈。再大些看李晨,感覺還倆字,精神。
現在看李晨,還是兩個字,老了。
老了不是壞事,老了才有包漿、積淀。演的時候能走的更深。
時光這人物是撕裂的,矛盾的。就如風沙里嘯叫策馬,都市里儀態翩翩。還如兒時襤褸,今時華服。再如行事殺伐決斷,內心留一處柔軟。
先是反轉,再是輾轉。先有了懷疑,又有了堅定。從寡欲禁欲、所謂純粹,到煙火氣俗氣,咂摸到了人味兒。
以后談起李晨,除了簡寧,除了龍文章,張立憲,除了吳哲。估計還得加個時光。
3、若水/趙志君,青山/楊新鳴
其實我更喜歡249之前起的那個名字,卅四。而且我最開始腦補的卅四,是趙志君。原因無他,唐副師和成才爹印象太深。如果他演了卅四,一臉油滑,眼里狡黠,卻偏偏藏著顆滾燙的心,想想就過癮。
當然他現在演若水,也是水到渠成。也就反差萌不那么明顯而已。
若水這個人,年少理想忘之已久,陰謀、陽謀,只為活著,面厚實、心計深,老奸巨猾。對家卻有一絲牽掛放不下。
若水的存在給我們提供了一面銅鏡,看得見,但看不清。
而楊新鳴的青山,好到出乎意料。想想,卻順理成章。
看《無人區》,一眼就認出來,這不跟嚴順開演小品那人么?看《戰長沙》,有個鏡頭,他低眉順眼,紛雜里抬頭瞥眼家中亂事,吭哧一口氣,繼續低眉順眼。一下戳中了我。
這回演青山,青山是那種,經歷一生世故,滾過茫茫紅塵,飲過毒汁鴆液,但初心紅彤彤的人。
乍出場的巴東來大人實在是大大的活寶。
可一想到他人后那糾結的心,對對錯的執念,對未來的希冀,對家庭的虧欠(雖然也不叫虧欠),就想叫他一聲老同志。
老同志的死是一只楔子,給時光磐石般的心打開了一條見得天日的裂縫。
他叫時光那聲孩子,說那聲“山河破碎”
也實在是值得N刷。
三、導演/攝影/剪輯
寫累了,簡單說兩句。
簡川訸跟孔笙淵源頗深,手下的活也更有那一派的氣質。從當前成片來看,用了電影設備,制作用心。透過畫面能看出蓄力前后的張弛
至于剪輯,我相信原本的剪輯,也遺憾后來的改動,但起碼它播出來了,這就是一種希望。
四、不定時觀后感
(一)1-14集
1、安慰
青山對蘆焱說:我唯一覺得對不起你的,就是不會有人給你安慰。
這一句,當時就mark。
2、鐵門栓/王烈
學象棋,當頭炮是開蒙,當頭炮開局,必用鐵門栓。中路牽制,底線攻擊,僅需兩子,是棋譜里又基本、又直白的狠著。
屠先生視親信如旗子,門栓就是最簡單又實用的殺著。只不過這桿槍的內心,一直是紅色的。
認識王烈,從刀鋒1937開始。那時他是簡單寡言的馬永吉,如今,他鬢發染了滄桑,變成隱忍十幾年的門栓。
死板絮叨,亦莊亦諧,外白內紅,眼神里有堅毅,也有戲謔,王烈的尺度拿捏的相當精準。
門栓到后來還會有重要戲份,但他此前有三句話,我印象深刻:
第一句,蘆焱問他在那邊呆了多久,他說,久到我不知該保護你們還是殺了你們,久到我那時最想去的地方是井岡山。
第二句,他說如果時光不按屠先生所教,變成一條毒蛇,很可能會是我最好的朋友。
第三句,他對蘆焱說,我要讓你看一個人如何為他最初的理想而死。
與其說門栓信念堅定,忍辱負重,不如說他一直忘不了少年的自己,和少年的中國。
3、青山的虧欠
青山回家那段,大家都心酸,但其實青山對家是有虧欠的。
大人物往往如此,疏于顧家,早年是顧及不上,等到老了,是想顧,而顧不得。也因此,他也嘗到了家人反過來對他的虧欠。
這就是無奈。好在,安排他跟兒子在走廊里有了短短一敘。
看的時候就感慨,血肉到底是血肉,親情到底是親情。又提醒自己,既然連大人物也不是,就要定期跟家人多嘮嗑,多笑多說。
4、九宮的錯別字
九宮這人物有意思,看著像行動機器、復讀機、傳聲筒,青山洗澡一節,卻發現這是個飽讀詩書的家伙,背后或有一段投筆從戎的往事和更神秘的色彩。
但我要說的是,張殿倫先生你一口氣背誦《海內十洲記》這本該耀眼奪目的戲份,卻一連兩個錯別字。
“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他讀成了辰“己”之地。跟時光說“他就是有恃無恐”,讀成了有“持”無恐。
搞得李晨也把“輯本”讀成了“揖本”。
不是我苛責,也不是掉書袋,這只是常識。
5、欠老板
欠老板是個妙筆,而且這妙筆注定最終是撕裂的悲劇,沒辦法,在我印象里,249就好干這個,也擅長干這個。
欠老板能忍,堂堂中統西北站站長開了多年欠揍的孫子店。他有熱血,目睹日軍的暴行會咬牙切齒。他有信念,哪怕中了圈套,也不允許自己和屬下做漢奸。
但是,這樣一個能忍、有熱血、有信念的人馬上就要崩潰。身在圈中的徒勞和將毫無價值的死法,很快就會讓他崩潰。
這時便能看出蘆焱的不凡——蘆焱的不凡在于永不主動放棄希望,哪怕下一秒就死掉。
或許也能帶出249給我們的一個設問:
究竟需要怎樣的堅定和信心,才能支撐人類渡過絕望的厄運與浩劫。
想到欠老板到上海后還要面臨抉擇和無望,我也覺得那個時代實在也欠他這樣的人太多。
6、時光的斷腿
莫名地,我當時忽然想到《團長》里虞嘯卿在沙盤推演時對張立憲說的一句話:
你真是不知節省。而且當時扮演張立憲的正是李晨。有時我都懷疑249寫這些細節的時候,就有埋伏,整得像宿命似的。
時光的斷腿是他的選擇,足見其秉性。
而想想我們自己,年輕時總是不知節省,以為可像零件般丟棄,后來才發現過往難追,我說的可不僅僅是身體和愛情。
7、青山的絮叨與種植
青山的絮叨當然是故意的,但未必沒有真情與誠心。他叫時光“孩子”,未必都是揶揄和套近乎,恐怕也有掩不住的羨慕與親近。
他的絮叨,是對時光心靈荒野的播種,種上屠先生視為瑣碎無用的人間雜草,種上人性與未來。
當然我們都是喜歡看他倆斗嘴的,不比德云社近兩年的段子差。
(二)15-36集
1、爛牌九,方腦殼
王迅的客串是驚喜,演起這種小人物,他實在是天分絕佳。
“跑?跑得脫?方腦殼!”,實在是忍不住笑。
起碼僅半小時的戲份,就讓大家記住了臉上寫著“此地欠揍”的陳亭組長。
在“天外山”的精英面前,他足可謂“倨恭盡不對,活而可恥”。青山是沒太為難他,否則恐不止被套話兼害兩個大嘴巴如此便宜。
其他劇的配角們,若論稱職,請學學王迅,
看他如何滿臉是戲,連躲墻角、撓頭皮,捎帶兩顆板牙,都讓人看出平庸愚鈍誠惶誠恐間或沾沾自喜,甚至都有點可愛了。
或許,他沒那么愚笨,只是更像常人而已。
(畫外音:以上同適用演高泊飛的余皚磊,對,老余。)
2、雷
看日軍拿中國人作探雷的竹竿和鋪路的磚頭,很難心平氣和。國人的命甚至還不值得多換幾根竹竿。
觀者恐早已出離了憤怒,多半一時會有近乎虛弱的平靜:若把我們撇在那個年代,我們會是怎樣的命,又會變成怎樣的人呢?
3、寡士怯雙車?切!
小時候學象棋,有好多口訣,其中有一句是“寡士怯雙車,士虧應兌車。”可若搬到人間恐就不再適用,因為要看士是何士,車是何車。
不信?請看拉和老陳和雙車兄的扯皮。
249的二人對白時有相聲奇效,除去青山和時光這對老少冤家,這兩位也堪稱一對璧人。
在時光來之前,久經風雨的雙車還有幾分氣度,王雙寶的演技不是蓋的。
但在老陳面前,先是理虧,再是嘴拙,又占了不敢妄議的劣勢,所以口頭官司上,雙車基本是被老陳吊打,心里更是早弱了三分。
插一句,演老陳的兄臺底子硬,《北平》里猥瑣雞賊,《瑯琊》里耿直boy,這番演cp出奇的好,第一眼竟沒認出來。
從品格上講,老陳自然是高士,但說到活絡、蔫壞,雙車概括的忒絕:“鬼腦子,七竅心,賊心眼子,狗鼻子,鐵嘴子,你怎么竟長些占便宜的東西”。
這世上最辛苦又忘我的,就是惡的善良人,和嘴損的普羅米修斯。
是啊,青山第一集就說了,“他們蘆家就沒一個好東西。”
4、刀片,強弱
“因為你只有一直挖下去,才不會想到拿這把刀自殺。”
當小欠兩眼迷茫恍惚有幻覺以為大家已經死在地獄的時候,蘆焱已跟日軍討完價,一把又將他拽回了人間。
那一剎那,兩人的強弱立判。
強大從來都不僅是體壯如牛或是身懷利器,而在于內心——在于敢舍棄的東西,更在于為何敢舍棄的理由。
5、俄日敦德勒格~日~
“珠寶滿倉”跟“野雜種”走了,
說實話,演過桃谷六仙的兄臺相較書里的“雜種”還是顯得過于干凈。
看著他倆背影亂喊亂叫的小欠和蘆焱,臉上寫滿快樂。當然下一分鐘他們便不再是朋友。
小欠四年沒見過妻、子,所以他想家,饞兒子。又差點被日本人窩窩囊囊地搞死,所以多年鐵鑄的架子也開始螺絲松動。他以后注定會彷徨和兩難。
人們隨著成熟往往不輕易站隊,因為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但殘酷的斗爭里,中間派往往最無力。
6、雙車們的殺伐與委頓
黑皮衣、三角眼、一身殺氣、沉穩干練的雙車,為何見到時光后就變得大氣也不敢喘?
此前能從權、和稀泥、蹚渾水、玩交叉、搞連橫,為何見到時光后連最小的玩笑也開不起?
拎出來個個是血戰的好手,卻如零件般齊整沒有生機,
看到這些,也就明白了尚未出場的小屠統御威嚴的厲害,也就明白了為何青山說時光是小屠唯一的希望。
7、惑敵之術
青山的七繞八繞,讓我們看到:
如果想要牽著對手的鼻子走,就得先想好對手最想被什么味道吸引,以及鼻子終是被腦子控制。
8、青山依舊在
以必死之身來諫,以是非對錯來辯,以故舊相識相勸,以人之常情相擾。青山不僅敢犧牲自己,還敢勾搭若水退一步海闊天空,只為讓最強的小屠沒有對手,好全力去對付日本人。
但“見到”若水那一刻,他心里的失望該到了頂峰——以前的先國后家有多狂熱,后來的明哲保身、肚里乾坤就讓人多唏噓。
結束了,他的會沒得開,架也勸不了,話也少人聽。他不想時光被飛熊打死,反倒無意幫了時光殺死飛熊。
他全劇里有限的幾次大吼,是對自己徒勞的傷心和臨死前的失望。“我們本可以讓日本人的血染紅大地,我們卻在用中國人的血涂抹天空。”
我曾說青山的死是一枚楔子,給時光磐石般的心打開一道看見陽光的裂縫。
“那我就去死了。”
他死后雖然有墓地,但被解剖成了一塊塊,他把自己整零相加,都當做遺產留給了時光。
理想分兩種,一種是我實現了我的理想,一種是理想通過我得以實現,
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
青山雖死,青山也依舊,已延續。
9、送死的人走了
送死的人走了,剩下的老頭來了。這部劇里,老家伙是房梁,年輕人是窗戶。
觀眾一瞬間或會在卞哼蘆哈間猜誰是若水,但蘆之葦實在太過惹眼,這謎底也就等于揭開。
若水,這副蘆老混蛋油滑無賴的面具,究竟戴了多久呢?
10、時光的人味和虛弱
成大事的人都說,要懂得舍棄,砍掉枝枝蔓蔓,
可古人也早告誡,勿買櫝還珠,勿不擇手段。
時光是能成大事的人,可青山給他心里種上了雜草。他終于能想想人情世故和理所應當,也終于有了虛弱。他終于殺了青山,更終于在心里把青山當成了親人。
無他,他心里有個渴望親情和溫暖的孩子。還有一顆懂得分是非對錯的靈魂。
11、缺德爹和混賬兒子
缺德和混蛋或也會跟計算的天賦一樣遺傳,蘆家雖然家規多,但明顯將平等落在了實處,
表現為不分尊卑、唇槍舌劍、嬉笑怒罵的交鋒。交鋒當然有強有弱,卻在于誰腦子更快、壞水更多。一個為老不尊,一個總拿臉對付硬屁股。卻絕乎看不到父上壓迫式的威嚴。
或許若水知道,壓也沒用。
每個人都有秘密,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一家門里出現水火不容的兩黨,這事在歷史上從不新鮮。
可水本同源,感情不分黨派,所以,一別十四年后,蘆之葦以為兒子回光返照又死翹翹,于是老淚縱橫。兩頭倔驢打完嘴皮官司又互相夾菜搞得哽咽難下,
這情節會讓我們想到更多?
12、女人
249的劇里少女人,迄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也就是上官戒慈、小醉、唐機槍?
薛小佳撲朔迷離,卞小融優渥養尊,但那都只是外表,她們眼里都有光,心里都藏著事兒。
我準備看完全片再好好寫她倆,
她們生在那個年代,不復雜也會變成復雜,不傷感也會變成傷感。
13、棺材板也年輕
多年棺材板上的釘子做得很累,面具一摘,韁繩一扯,門栓嘴損好動得就像個稚童,陰陽怪氣得總笑出聲,連岳勝都學了去。
掏蘆焱腦袋里東西的那個破棚戶幾乎是三個年輕人的桃源,
所以你看,沒人真心甘情愿死氣沉沉。
14、小屠,小屠
自片頭驚鴻一瞥后,小屠終于正式出場。
249寫他,“用死亡和兼并一次次為自己加冕,當年的熱血可以煮沸他自己為之奮斗的大好河山,可以激勵青山這樣的老油條戒煙,可如今,他想要用冷血,冰封住這個世界。”
我以前看《零號》,自動腦補的小屠沒有旁人,只有戴老板那張馬臉。
必須要說說高捷的演技,好到意料之外。
他是黑道大哥專業戶,但角色大多是草莽氣息偏重,這與小屠氣質不符。
可他亮相開嗓,雖說偶爾還有習慣性挑眉,
但感覺對,小屠就該這樣,深邃又黑暗。
想想也是,高大哥也是在《停車》和《一頁臺北》貢獻過老湯級表演的。
這部劇里老家伙們都是金句王,估計249寫時候感覺頗好。
小屠惜字如金,所以處處金句,摘錄一二:
“時光飛逝,時光也永駐,時光會穿越星辰。時光怎么會回來啊?呵,時光又怎么會死呢?”此處高捷有個轉瞬即逝的笑。
談到面孔的復雜,小屠又說:
“人世間哪,有很多張面孔,像青山,六十幾歲的人,二十幾歲的心臟,簡直像一百多歲的人精,做起事來卻像莽撞的少年一樣拼命。而若水,他則是扮演小人的真小人,油滑而辛辣。”
每句話末的“啊”、“哦”特別有味道。
知己莫過老對手,小屠如果開微博,一定總能上熱搜,青山轉發,若水舉報。
15、肉身的生物鐘
獄中的拉和老陳讓我想起當年的瞿秋白、王若飛、黃顯聲,國外的甘地諸位
心里不亂,也就無可擾亂。
16、五十萬塊錢的實事
不管多曲折慘烈,當年的CP能從泥土里扎根發芽長成大樹,不僅靠的是嘴皮子,
還有鐵手腕、活腦子、銅豌豆似的心。
觸及靈魂又干實事,如此。
17、日本人有陰謀
往往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不僅是傻子,還有天才,還有自以為天才的傻子。
18、張李的出色和過火
李晨生活里是好好先生,但他演過的好角色都有桀驁不馴和耿介倔強。
張譯生活里溫暖如春,但他演過的好角色心里總有一團火。
這都是他們內在的本性。
他倆這些年演的很好,但他們還遠沒到最好。有時候會被自己好用的經驗束縛,其實可以有更多變化的。大概因為拍戲時間太久,人總會累。
我們期待吧。
19、無相與弒父
在青山的墳前,小屠說年輕很可怕。青山和若水有的,時光都有,
他們沒有的,時光還有,而且狂殺喋血也沒能磨滅他的個性。
或許在小屠看來,一個人最不辜負愛和期望的做法就是超越,他對時光抱如此的期望。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時光是小屠的作品,他要時光能無欲無求,絕對強大,超越所有,包括他自己。
他要完美,不能允許作品出現瑕疵,又怎能忍受時光擁有悲憫帶來的虛弱?他討厭怯懦,所以錘煉時光,給他指了一條實質上弒父的路。
可錘煉過時光的同時,他卻不免感慨自己也想走出陰溝坦然地多曬些陽光。
而若水呢?這些年一直虛無混沌,可他教訓兒子的同時何嘗不是被兒子教訓?或者戳中?
父與子的思維和信仰在拔河。
所以弒父這個古老的命題,又何止是時光獨自面對?蘆焱,是否也早身體力行?
伴著老家伙們的傷感和羨慕,幾萬年的歷史大概也就這樣轟隆渡過。
未完待續。
(三)16-44集
1、兩首歌
時光出場自帶BGM,吉田潔的《風の如く》,出自《武士》;
李雙澤的《少年中國》,這個胖子最終因救溺水者去世,他跟胡德夫是舊識;
2、錯愕與懷疑
關于薛小家,最要命的是我一度真以為她是若水的妙棋。
當時還想,也許她跟時光同命,接觸到彼此就再不想回到那幽暗的世界,于是拼命掙脫,如此反轉也很不錯。
但沒想到她說的每一句話居然都是真的。她的吻與笑、哭與倔、傷心與絕望,都是真的。
所以小屠真會拿人的七寸。
當知道她和暗流毫無關系,我切實體會到時光那一刻的心情,混雜了自嘲、無奈和追悔。所以又在心里跟自己提了個醒。
順便提一句,摟著脖子呵氣那段,演的著實不錯。
3、少年感
李晨穿西服、把頭發梳平的樣子,讓我們看到大黑牛以前的那些少年。
時光飛逝,時光也永駐,時光能穿越星辰。
4、九宮的特寫和詛咒
30集以后九宮的特寫多了。如果一臺機器也開始話密,開始四處亂瞥,嘴角甚至露出陰謀的微笑,那就離他揭開謎底不遠。果然他就是日本人。
他把自己比作蛆,臨死前又喊出了恨。他只是為了活,命運丟給他什么,他就得接什么。
觀者恐又會捫心自問:如果這樣的命被丟給自己,怎樣才能有更好的結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可后面幾句是什么來著?
5、岳勝的直覺
話不多的人不代表沒思考,一根筋的人不代表頭腦簡單。
世人因智慧而學會懷疑,又會讓懷疑蒙蔽最本真的事實。
岳勝用連珠炮教訓了門栓:
要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不能只睜眼睛不動腦子,也不能只動腦子不睜眼睛。
要證明一件事情的真,除了正正為正,還有負負為正。
6、怒其不爭與不愿
蘆焱冒犯小屠說明他不怕小屠,不光不怕,還敢罵臟字。罵是因為有怒氣,怒是因為覺得明明是最淺顯的道理,小屠那么聰明的人卻不明白。更怒的是,小屠自愿選擇不明白。
蘆焱心里該有和青山一樣的想法,怒其不爭與不愿。
7、門栓的死去
門栓這個角色讓人喜歡,有最初的理想,也有堅定。有金句也有活寶。他是給死諫添把火的又一根劈柴。
對王烈的老煙嗓和他自己設計的破音,得點個贊。
8、雙車
他忽然就變得活潑了起來,大概不止因為骨子里的混,可能也因為覺出時光也沒那么可怕。他會喊哎媽呀嚇死我了姐姐,也知道叫黃河媽媽河,會叫老陳一聲好人,也會索性不追想個由頭復命。
如果你覺得他可愛,也許是因為他雖然平庸,但有人味。青山和小屠之間,隔著一百個雙車,不是說雙車那么次,說的就是這點人味。
再次贊王雙寶,N多細節硬得很。
8、能穿透黑暗的只有光,能穿過歲月的只有年輕
蘆焱對屠先生說,你怕青山,因為他手里攥著一把能殺死你的槍,那就是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食;總有一天,你的這些追隨者和死忠有了真正的工作和安樂,你的王國還存在么?你永遠不會跟紅色融合,因為紅色會化凍你腳底堅如磐石的冰山(此處配樂好聽啊)。
蘆焱又對若水說,做一個活著的好人,好人就像一縷陽光,能照亮你們這些人挖出來埋自己又埋了別人的陰溝。
若水感慨,我的兒子知得善惡,擔得生死,識得大體,還沒舍了親情,老子跟他比就是一泡狗屎。
小屠心底懼怕的是什么?若水真正感慨的是什么?
是陽光和年輕,還有希望。
陽光不止是烈日和晨曦,年輕與年齡無關,與心底有關。希望,就是你永遠能想到的最好的樣子。
9、兩個人,一個成長
很容易把蘆焱和時光當做明暗對比,但其實他倆內核相同。
他倆是一路并行的兩條線,都經歷了難過,違逆了父輩,都找到了能活下去的理由和要活下去的未來。
10、聰明的人們
看《好家伙》跟看《兵團線》的感覺還不一樣,因為這部戲里是聰明人的戰爭。
因為聰明人雖然也會有虛弱,有難過,但他們消融殘酷的本事也更強,他們的領悟來得更快,他們的堅定也更開闊。他們脫離掙扎仿佛更容易。
可因此給觀者的震撼也就不那么強烈。因為我們總覺得他們會擺平的。
還因為,我們自己也變了。我們也在變聰明。
聰明帶來很多好處,聰明也會帶來傷感。
11、臺詞
要說的不是249的臺詞,他寫的東西不一定都好,但好的真不少。
要說的是李晨和張譯念的臺詞。對演員評頭論足挺沒禮貌,畢竟自己不專業,但我還是忍不住給李晨選個銳利,給張譯選個柔韌。
李晨的臺詞其實很好,就像他的演技,其實一直在線。他只是仍缺一個融匯——融匯平和與堅定,桀驁與剛強。假以時日。
張譯呢?我寫這些評論的時候,有時就會想到他的語氣。他以往作品里讓我印象深刻的臺詞段落有:
1/史今跟許三多搶破包;2/孟煩了跟死啦在長巷里談死人和紙船;3/韓德忠在飯桌上的酒話;4/何莫修在小昕墳前,以及臨別歐陽前的那段話:小昕,我愛了八年。老四,好不容易拿我當了朋友。你們,我還能見著你們嗎?
張譯念臺詞,知道舉重若輕。
簡單例子,之前嚷嚷士兵突擊再聚首時有個點名的音頻預告,每個人的聲音辨識度都很高,但有別于其他人的高亢嘹亮,張譯那聲“到”很平靜,但有力量。
當然他仍未到最好。這個世界永遠是雙刃交加,經驗固然好用,只是我們不要被經驗所束縛。還是那句話,假以時日。
個人喜歡的旁白,香港是張國榮和梁朝偉,大陸是姜文和王志文。張譯或會在這條路上走很遠?加油吧小太爺。
五、結尾
其實以前很少在這寫東西,更多是看。但分享確實有分享的樂趣,所以我以后想多寫寫,不過還得請大家多支持,歡迎關注。
希望能因此結交更多的人,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共鳴和啟迪,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差異和可能。
祝福好家伙們,祝福所有努力并相信美好的人。
謝謝。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81920/answer/12418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