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為人師

下午教研,新分配下來的老師講課,聽完后每個人照例要評課。不可否認,她的基本功很好,漂亮大方,從容淡定,站在講臺就讓人心生歡喜。備課也很充分,很是下功夫。雖然第一次被聽課,難免有點緊張,但整個課堂是值得贊賞的。

可哪有完美的課堂,既是教研,就要有正面肯定,也要從課堂發現問題,找出不足,共同交流成長。本著這個目的,自己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探究問題不在多而在于精,可以把有交叉的問題合并,這樣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更容易出處理。我覺得自己說得很中肯,可聽到其他同事都是夸贊之詞,尤其是自己的看法還被誤解,我認為設置問題太多,重點探討內容就不明顯了,可被誤解自己質疑新教師教材處理重點不突出。覺得被誤解,應該解釋,可已經被誤解了,再去爭論,似乎又太固執。誤會也無妨,教研就是該有不同的聲音。可事后想想,也許是自己錯了。不在于什么問題,而在于對于新教師,應該是鼓勵,是贊賞,是肯定,尤其是對方已經很懊喪了,自己還要提建議,確實是沒情商的表現。

孟子說:“人之患在于好為人師。”人總是會站在自己角度去看待問題,覺得應該怎么做,卻不知道別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何必要去指揮別人呢?何況自己就是一瓶不滿半瓶子晃蕩呢?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未免太可笑。我們總能看到對方的不足,卻往往忽視他人為此付出的努力。如果自己眼界還低,猶如井底之蛙,還去指責別人考慮不周,更為可悲。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圣人尚且如此謙遜,我輩庸人又怎敢好為人師?越是成熟的谷穗,越懂得低頭彎腰!

自己一直覺得教學需要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靈感的火花。在各種聲音中才能有新的觀點,新的思路。這樣的教學才能保持長教常新。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交流才能共生,交流才有新生,所以從來就是有一說一。可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地妄加評論,建議,只會給人好為人師的感覺!學會去贊美別人,真的是一門學問!如果真有為人師的資格,也得掌握分寸,善為人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