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我男朋友(現在是老公了~)
他是一名程序員,他的技術水平已經很厲害了。現在仍然每天自己晚上下班回家看書、上網學習和研究新的知識到晚上兩三點。我在國內的時候晚上睡覺都是他先陪我躺著,我睡著了他就去看書到半夜。現在我在美國,13小時時差,每天他半夜(我中午)跟我視頻,他都在學習寫新的代碼,我寫我的論文,各忙各的開著視頻也不說話,偶爾看對方一眼。他曾經跟我說,互聯網發展非常迅速,知識更新速度特別快,如果不及時學習和掌握新的東西,很快就跟不上了。
忘了說,他高考700左右(我忘記具體分數了),清華大學,而且專業不是計算機編程,你永遠不知道比你聰明的人有多努力。
第二位我自己:最勤奮的時候到過什么程度? - JennyWang 的回答
第三位:本科我的一個好朋友
女生,和我不是一個專業的。她人長得漂亮,身材也好,家境更不用說。對自己要求特別高,本科連續四年拿了專業第一,年年國獎。我們一起準備出國考試的時候,她托福考了110多(滿分120),GRE327(滿分340)還覺得不夠好,不停刷高分。后來被Chicago U錄取。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同學,你永遠不知道優秀的人有多拼。
第四位:本科我隔壁學校的好朋友
男生,他大一學分績60多,大二開始想出國,努力學習努力做科研努力搞學生工作。大二學分績70多,大三學分績80多,大四學分績近90. 他英語四級剛開始330分,后來托福108,GRE330. 研究生被哥大化工錄取,后來去了斯坦福、沃頓商學院,現在在U Penn讀書。他告訴我:“你要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知道什么是不可逆轉的,知道用什么方式實現夢想,知道用什么心情面對苦難,人就在轉瞬間感悟,進退得失不離不棄也就都有了答案。我不知道命運會把我帶到何方,但是我一直會用善良維護左右。”
第五位:我學姐的學姐
作為留學黨,給你啟發最大的文章是哪篇? - JennyWang 的回答
第六位:上文男性好朋友的學姐
哥大到華爾街:華爾街私募投資人Jenny,帶你看世界的邊界
“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讀MBA時,我是個學霸”
學校規定,每個學期可以修十六個學分,我的同學一般會修十二、三個學分,我修了二十一個學分。我把能上的課都上了,每天做作業做到兩三點鐘,再加上兩年我都在特別努力地找工作、準備面試,所以學校里面任何喝酒類的社交活動我都沒有去過。等到我畢業的時候,還有很多同學說第一次見我,因為我根本沒有時間去參加 他們的娛樂活動。
有的時候我們會被老師玩死。他們會把10個同學分成5組,拿出5支股票,讓大家抽簽是買還是賣。給你一個星期準備,下一節課的時候大家就同一支股票正方反方做演講。你喜不喜歡這支股票不重要,你抽到的是什么決定,就要辯護它。辯論的時候,老師還叫了一幫他的基金經理朋友, 坐在下面就聽你們講,投票,決定最后要買還是賣。
這種時候就是生死對決,同一組兩個人贏的人作業就是A,輸的人就是B,你要是幾次作業都做得不好的話,這門課都拿不到好成績了,所以每個人都是往死里玩、玩得很慘。
那門課基本上我每個星期要看兩支股票,寫兩篇股票分析。而且我們老師對股票的要求很高,一般性的分析是寫兩頁,我們要寫十幾頁。而且每一個股票,都是需要你打電話要找行業的人咨詢。你找到誰、電話郵件里面講了什么內容,全都要紀錄在作業上面。最后呈堂演講的時候,我還要用英語——第二語言去和那幫白人男生打仗。有時做辯論不在你說了什么,更多在于你怎么說,要強勢、有感染力,要把對方搞死。
我們還有各種隨堂測驗,最經典的隨堂測驗是老師拿出一個公司,只給你幾個財務數據,讓你估算他的股票價值估值。等你得出結論了,他再告訴你說這個公司是Google。
我 們所有人都遠遠低估了股價。老師說:“現在你們認為Google被高估了嗎?為什么會被高估?”然后老師再教你一套全新的方法去分析。比如Google做 了某項研究,將來可能會有很多生產力;再比如說google glass后面的市場價值;新的Google meeting投了多少錢,有什么價值——如果你 把這些還未實現的未來的市場價值加在一起看,Google的股價還是合理的。
我們就這樣一直被老師用小鞭子抽,抽完了以后一個學期下來,對快銷、飯店、科技等股票會有飛躍性的認識,對公司的估值的思路會被打開,因為你是被千錘百煉的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看各種不同的股票。雖然我們要頂住很大 的壓力,但是這門課上完了以后,除了特別復雜的破產類股票,一般性的股票投資都難不倒你,你就能夠畢業了。
我覺得,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有全球最好的投資學教育,哥大的投資學奠定了整個美國投資學的基礎。價格投資的理論都是哥大的老師創立的,從本杰明 .格雷厄姆到現在,已經有了大概三代四代的老師,一直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的完善。如果你想做個投資人,全世界都沒有比哥大更好的地方。
“好多事情都是紙老虎,只要你動腦子去做了就知道”
2012年經濟特別的糟糕,股市還在恢復期,所以那一年找工作特別難。因為以前大銀行每年平均在我們學校招120個人,我們這屆只招了60幾個人,一半人都沒找到工作。
我從第一個學期就開始瘋狂面試,我有一張地圖,紐約所有銀行的地址都標在上面,我不知道哪里好玩哪里好吃,但你要問我某個銀行在哪條街,我立刻就能告訴你。銀行的面試是從每個學期9月份開學一直持續,各種面試、活動,直到學期結束給你結果。
一開始面試是一個狠挫敗的過程。面試官什么人都有,有的態度很蠻橫,有的很和善,有的很拽,連你的名字都懶得問。我記得我第一次面試面得不好的時候,特別難過,從下城一路地鐵做回100多街,到家什么話都不說蒙頭睡覺,睡到半夜再起來,然后狂吃東西。我覺得他們一個小破公司還對我這么兇,氣死我了!覺得特別過不了這個檻。我剛去摩根斯坦利時,一幫比我高兩個頭的猶太人面試我,問到一半說現在忙要走了,其實就是我表現得不好。
后來見得多了,就覺得自己太情緒化了,可不可以有點情商?他不喜歡我很正常,我是個亞洲女的,以前也沒什么經驗,他要是喜歡我我才奇怪。我就是臉皮厚,你今天打壓我,我明天改好自己,再來找你面試,做壓不垮的牛皮糖。
我和自己說,一步一步來。一開始我可能連簡歷關都過不了,那我就學怎么做簡歷;簡歷關過了,電話關過不了,那研究怎么打電話;一輪面試、二輪面試,一路到final面試,見大老板,再去研究怎么和大老板談話。
有的人可能只嘗試5、6次,投了幾20份簡歷,看到還不成功就放棄了。這只能說明這些人不夠想要這個東西。如果你真的很想找一份工作,那你一定會特別特別努力。5個面試失敗,你可以去面50次啊,如果你50次都失敗那你也可以申請紀錄了——年度面霸120。你花上十倍的努力,每一個細節都預先想好,我不信50個面試你一個offer都拿不到。拿不到你來找我。
我見過很多人,本科一畢業就喊著要去讀MBA,喊了5年連GMAT都沒有考過,可如果你真的很想去讀MBA,你第一次就能考出好成績,你會放棄出去玩、曬吃喝、找男人,認真考試。
好多事情都是紙老虎,只要你動腦子去做了就知道。
“在紐約,你要么是贏家,過的很光鮮,要么你就在這里死撐著。”
這種成長對于我來說意義重大。剛到美國的時候我感覺不到任何存在感,我在曼哈頓走一圈,高樓林立,沒有我的位置,大家看上去都很厲害。但經歷過各種挫敗、羞辱以后,我經歷了從沒存在感、到特別沒存在感、再到完全沒有存在感的過程,最后終于建立起一點自信,能在紐約立足。
全世界都在說美國夢。美國夢,很大程度上就是紐約夢。我的老師也好,同事、朋友也好,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持續奮斗,目標只有一個:我要做成我的領域一流的。這里對成功的定義并不一定是錢,而是實現自我價值。
資本市場就是winner takes all,職業市場也是這樣的,你不在自己的行業內做到最頂尖就完全沒有意義。這種堅持不懈的奮斗需要非常強大的毅力,你要能夠接受這個世界比你想得大得多,你要接受自己有多么平凡、坦然面對無數次的失敗,然后就可以放開手腳追尋夢想。
紐約是一個surviver的城市。所有東西都很貴,單是購物稅就要比其他美國城市高8%。這種越是性價比不高的地方,你越是只有當surviver(幸存者)才能留下來。你要么是贏家,過的很光鮮,要么你就在這里死撐著。
我的經歷就是一個survival的過程。
第七位本科我的學姐莎姐
從南開到哥大,從哥大到普林斯頓,從普林斯頓到哈佛。我給你們看她寫的文章吧:
我不知道,如果沒有拿到哥大每年2萬多的offer,沒有拿到聯合國新聞部實習正式錄取那句 congratulation!我還有沒有勇氣寫下這篇文章。我只知道,今晚,2011年1月24號,走在紐約116街上,天黑沉沉地像一床厚重地讓人窒息的天鵝絨一般,鋪天蓋地都是冷空氣里讓人不寒而栗的陰郁,而professor 的一句話:“You have very impressive personal statement and 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 have no reason to reject you.”讓我覺得,四周黑壓壓的樓里閃耀著全是彩色的光芒,我只知道,從此,我不會再迷路了。等這句congratulation! You have beenaccepted,已經太久太久了,久到當它繽紛而至的時候,我已經沒有勇氣發些什么帖子到太傻寄托匯報,只在這里,寫下自己的心路。
畢業那年,我迷失了自己。輸得一無所有。自尊,前途,愛情,事業,眼看著他們一點一點從我手中走掉。 為了和EX在一起,我放棄了到手的保研,工作也不好好找,隨便在天津塘沽環球雅思混了下來。我沒有臉見同學,只是知道,在倒數第二次全年級聚會上,同學們有去哥大讀education的,有拿全獎去威斯康星讀communication的,有去法國巴黎高商讀經濟的,有去外交部的,有保研的,有考研的。。。可是,我什么都沒有。席間每位同學都暢談未來,問到我時,我手顫抖著握著酒杯,對我的老師,教了我兩年的精讀老師,看著我精讀一路年級第一的老師說,我人生最大的理想,是成為我們班里最早結婚的人。我看到老師的眼里,全是失望,全是失望。我使勁灌醉自己,企圖在酒精的作用下忘記自己的失敗。最后一次全班聚會,我沒有去。再后來,一個小三出現了,她輕而易舉地搶走了和我一起快5年的男朋友。
沒有認識我現在的老公之前,我是個懦弱而且虛榮到極點的女人。我的托業當年接近滿分,但是我去連保潔的二面都沒有去,因為我當時的男朋友告訴我,一個讀書(他在我放棄保研后自己保研了),一個工作,是不可能長久的。我知道我自己很喜歡讀書,可是我卻沒有勇氣去考研,從小到大都是保送的我不允許自己參加升學考試,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侮辱。于是,我什么都沒有,我不敢和家里說這些事情,只好欺騙家里說我在南開讀研究生,其實我沒有。懦弱和虛榮讓我只能在自我麻醉和欺騙家人中獲得一絲絲生存下去的勇氣,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想過死。走在天津車水馬龍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想到,要是車撞死我就好了,我就不用那么痛苦了。洗澡的時候,水龍頭的水沖刷著我的淚水,我試圖回想我過去幾年都做過什么,但是除了虛榮和欺騙,我什么都沒有。睡覺的時候,總是做噩夢,總是夢到全班人一起去看電影,看著看著,全班人都消失了,只剩下我一個,我不知道他們都去了哪里,耳朵里總是有個聲音,你在哪所學校啊。到現在為止,我已經不恨EX了,都是我當時自己不去爭取的后果,怨不得別人,這個社會就是那么現實。
我終于明白,從前師姐語重心長的一句話,不要為一個男人放棄自己委曲求全,因為很多時候,你委屈也不能求全。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機會就是這樣,你不去爭取,他一定會走掉,學業,事業,即便男人,也是如此。沒有什么東西,注定是一輩子屬于你的。
在環球雅思我也不好好教書,雖然我和學生們的關系都很好,我們課間一起吃飯,甚至下了課會有學生用自行車帶我回宿舍,結課的時候,一個男學生送給我一本他寫的書,扉頁上寫道,給我最喜歡的莎莎老師,你在我心里永遠是那個最棒的firstsha。后來,那個學生去了劍橋。我滿是傷心,我們都是同齡人啊,都是大三大四要飛向世界各地展露拳腳的同齡人啊。可是我就這樣,一天天看著我的學生飛走了,飛到LSE, 飛到劍橋牛津帝國理工,飛到悉尼墨爾本,而我,還在原地不動,甚至一直在倒退。終于有一天,我無法在課堂上激情洋溢的說著那些雅思寫作,閱讀,看著我的學生一個個遠走高飛,辭去了環雅每個月近萬的工作,暗自傷神回家復習GRE去了。此刻,我覺得,我被世界拋棄了。
太抑郁了寫的我,休息一下再寫吧,每次提到往事就像把自己的傷疤一塊一塊揭下來,而傷疤里,滿是流膿的血水。天知道,我敲打這些字時候還在哭。試圖使自己平靜下來,從過去的悲痛沉浸中清醒回來,才發現,過去,全是噩夢。既然起了個頭,我就接著往下寫吧,算是對自己畢業這幾年的一個交代。
畢業那年,我成了無業青年,天天蹲在家里啃紅寶書。那時候,紅寶書對于我,絲毫沒有任何痛苦,因為, 當一個東西成為你全部希望的時候,它就不會再是痛苦。我找了一份自由翻譯的工作,不用去上班也能掙到一些錢。你知道的,個體公司的老板都很黑,我沒有簽署勞工合同,翻譯1000字大概是30還是40元左右,我翻譯得很快,質量在那些廉價的翻譯公司招聘的人里自然是最好的,所以,老板把所有文科的翻譯都分給我一個人做,有些時候,還能偶爾拿到一些化工涂料的翻譯,一個月大概4000多。當時非常感謝老板,天天給人不分晝夜地翻譯,因為我要趕進度,還要分出一段時間出來復習GRE。那段時間,每天大概能睡3個小時左右。后來才知道,老板很黑心,一個和我一起考GRE后來我還采訪過他的人(現在是上外的研究生) 當時采訪的帖子在這里,關于文科考GRE的09年G版經驗訪談第五期說,上海那邊最普通的翻譯是70元每千字,如果是專業化工的,至少是90元以上。
再后來,10G分數出來,復習了三個多月的我考了Verbal660 AW 5.5。再后來,太傻GRE的總版主wbavw (貝殼)邀請我當GRE版的斑竹。于是,我在太傻G版度過迄今為止難忘的一段歲月,認識了很多迄今還在聯系的朋友。于是,我寫下了從verbal到AW 到備考進度的很多帖子,提示信息 - 太傻超級論壇
于是,我組織了一個早起鳥和熬夜蟲備考俱樂部,兩個俱樂部加起來,大概有500人,于是從08年12 月到09年8月,我當版主這一年,我見證了GRE版的巔峰。每天的瀏覽量比寄托還要高出兩倍多。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管從前還是現在,太傻GRE版遠遠沒有我當斑竹時候的輝煌。畢竟,當斑竹也是一個將心比心的活,我敢說,很少有版主像我這樣,真心真意的去鼓勵別人,而不是僅僅冷冰冰一句加油一個加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只有真正經歷過失敗的人,才會深入骨髓的去理解,那些同樣在生活中掙扎期待有一天破繭而出的人的心情。因為,他們的痛楚,我都知道,真的。
可是,firstsha每天在安慰別人在努力給別人打氣的時候,誰曾真正關心過她呢?我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憐憫,更不需要別人的膜拜,因為,我清楚地知道,那時候的我,還是那個一無所有只有一個GRE的可憐蟲。別人越是崇拜我,我越是難受,因為這些人,過了不久就會轉到美申版,再過不久,就會遠走高飛了,就和我那些學生一樣,統統不見了。每天我的郵箱里都是那些讓我修改AW問我如何復習的人,很少有人問我過的開心不開心。更多的時候,你替別人改完AW或者回答完別人很長的問題,得到的僅僅是一句哦,連一聲謝謝,都沒有,而已。但是,我還是堅持當了一整年的斑竹,僅僅因為答應了我最好的朋友貝殼,亦或者,僅僅是因為在網上滿足我那點幻想中的firstsha,找到一絲絲做人尊嚴的假想,而已。
可是漸漸的,太傻帶給我的失落大于快樂,我知道,這時候,我要離開太傻了。
那時候,我一直從自己的情緒中走不出來,也沒有人開導過我,很多話也不敢和別人說。人家會說,你都那么高GRE了,還在抱怨,那我們怎么辦啊??敏感的我開始多疑起來,尤其是我09年又考了一次GRE之后,那時候,我的verbal 在國內考的接近滿分760,AW考了5,可是,可是,我一看到網上有帖子這樣說:“GRE算個屁,你要知道,有很多人,考了1500 也出不去,一些人,1100 也能出去”,我的眼淚就在流,我覺得那是在說我。有人說,失敗很容易產生變態的心理。我想,那時候我多半是神經病加變態吧。
你也許會說,你是南開畢業,也不算差學校,你有很高的GRE 和很好的GPA,別人能出去,你為什么不能呢?是的,如果沒有獎學金,我是去不了美國的。因為我之前欺騙過家人,我只能申請到全獎的PhD,才能瞞天過海。我很想很想告訴我的爸爸,對不起,你的女兒騙了你,我畢業后根本沒有找正式工作和讀研究生。我該死。可是話到嘴邊,我沒說。我的爸爸,因為年輕時候不分晝夜地打三份工,改革開放后又投身下海,早就烙下一身的病,最要緊的,還要高血壓,嚴重的時候,200多度,我過不了自己那一關,只好一直瞞下去。
可是我想,在今天我拿到哥大和聯合國的offer的時候,那個放在我心里多年的包袱,那個沉重地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的謊言,終于可以告訴我的父母了。
題記:昨晚我寫完(1)(2)后已經是美國深夜三點多了,所以很快就昏沉沉睡過去了。今早起來,發現信箱里多了很多信。很感謝看我博客的人們,謝謝把你們自己的故事分享給我,我看了以后,心情真的很沉重。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你們,因為我知道,一句表面的加油,你一定能堅持下去這樣的話,看起來很美,但是,在現實的銅墻鐵壁下輕輕一碰,就碎了。如果真要我說些什么的話,我只想告訴你們,人生的很多痛苦,需要你自己一個人去忍受。漫漫長夜后才是一點點的曙光,可是在這個曙光來臨之前,那些猙獰滿目的疼痛,那些自我折磨的掙扎,都需要你,自己,一個人去品嘗。 馬云有句話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現實不殘酷,就不會有那么多人等不到勝利的微弱光芒來臨前就死掉了。
我并非想成為什么人的楷模,因為,我真的無法給你們加油。能救自己的,只有你。姐姐告訴我說,“所以,你感動了,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相信我能做到的,你也可以,甚至做得更好。”同樣的話,送給你們。
我的本科是南開英語專業的,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很尷尬的專業。當然你也可以說是很flexible的專業,因為你什么都可以申請,MBA,金融,會計,管理,比較文學,英美文學,語言學,TESOL,對外漢語,中文教育,新聞,傳媒,教育,心理,社會學, 藝術史,socialwork。。。還有很多種可能。但是拿獎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僅因為你是英語專業,所以在出國的時候等于沒有專業,為什么呢?英語專業最主干的課程英美文學,語言學在國內都是大三到大四上學期開設,三個學期你能學的什么東西呢?再有,國內各大高校的英美文學,其實是英美文學史,理論很少,多是抽絲剝繭,迷離破碎的的文學選讀和籠統的各流派歷史。比起美國本科生從大一開始每周幾本書的看,四年下來人家戲劇,小說,歷史,哲學各看幾百本,說實話,你拿什么和別人拼呢?僅因為你是英語專業,所以即便你GRE 1500+, IBT 110+, 別人看來也是稀松平常的。這個念頭,去美國英國并非難事。拿個AD很容易,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GPA 70大幾,GT 都雙低的人都拿到AD了。但是,這些門檻低并非美國英國教育的詬病,因為他們是寬進嚴出的。換一句話之,你即使很低的門檻進去,也未必能畢業,真正的牛校是不會讓水項目錄取的人輕松畢業去砸他們的牌子的。聲譽,在英美國家很重要。
08年的時候,因為看了一篇帖子firstsha660+800+5.5 經驗貼 (2011最后更新)-GRE考試(在我帖子的二樓,一開始,我看一次哭一次,再后來,已經能背下來了)
當時我萌生了去普林斯頓讀比較文學PhD的決心,并且在09年為了它專門考了一次GRE。第一次我考 了660,可是普林比較文學GRE verbal 平均分是720,多么令人驚悚的分數啊。而且讀比較文學,需要你除了英語之外還需要掌握幾門歐洲的語種,比如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之類之類的,這個掌握,不是你會幾句話,而是真正用在考試當中的,是你能畢業的生命線。為此,我也專門再撿起了法語。我本來就很喜歡法語,覺得法語說出來很美,可是,如果要掌握到能用法語分析文學作品的程度,我想,我的三腳貓工夫,是根本不夠的。
帖子里的那個姐姐,也是歷經磨難最后才去到那里的,她先是在一個普通高校讀本科,然后去了北大讀研究生,接著申請Dartmouth College (就是曾子墨的母校)讀英美文學的研究生,然后最后才申請到普林的全獎PhD。你想想,大學4年,北大三年,Dartmouth 三年,普林大概要7-8年,甚至10年,才能走完一個比較文學的路。你可以說,一個女人的青春都逝去了之類的話,沒錯,一個女人搭進去了最少14年的青春。但是讀比較文學就是她的夢想,我們干什么事情,不管你是進華爾街,進律師所,公務員,出國讀master,讀PhD,考研,青春不是在逝去呢?青春逝去沒有什么可悲可嘆的,在有生之年因為自己的懦弱沒有拼盡全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才是可憐之人。
那個時候,只有北大那個姐姐的帖子,和兩部電影,一直在激勵著我,一部是Homeless to Harvard,一部是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在我最失落的時候一直鼓勵著我。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普林嗎?當我進入他們家的主頁,看到赫然的這樣一句話(我直譯),我們不會讓任何一個進入普林的人因為經濟的窘迫失去上學的權利。在普林斯頓,不存在自費的情況,所有的人都是獎學金學費全免。老公和我說,如果你真有能力,就去申請普林,像普林哈佛這樣的學校,專門收容那些在生活邊緣掙扎的精英。
姐姐說:“走路的時候,坐車的時候,掛耳機聽春秋筆法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經常就笑起來。收的那么多法語意大利語資料,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在圖書館上自習的時候,對照書,聽《神曲》的朗誦,對理解和記憶是莫大的幫助。在修《約婚夫婦》的課,對照聽過幾次,曼佐尼可比雨果,好久不讀這種偉大的歐洲小說了,驚喜。走在漫天大雪里,耳邊回響著意大利文的朗誦,保羅的書信,勸善勸信,優美有力,真給人一種不可阻擋的信心。” 我一下子就沉醉了,多么美的意境啊。我是多么想在普林的樹林下看書,感受那份古樸與世隔絕的美好,沒有塵世的熙熙攘攘,有的,只是不含任何雜質的自己。
可惜,當我拿到自己的GRE成績時候,卻再也鼓不起勇氣申請普林。因為,她在我眼里,還太高太遠,我還夠不到。
也許是老天開始可憐我了,在09年7月6號給了我一個巨大的禮物,這個禮物,從天降臨,從此徹底改變 了我人生的軌跡。我時常在想,如果沒有遇到他,我不會有今天。09年2月份的某一天,未名湖BBS砸開了鍋,原因是一個北大化學系的男生,手握普林斯頓,加州理工,哈佛,芝加哥的牛校全獎offer,卻揮揮手放棄了,去了一個叫做洛克菲勒的大學。這所大學,在生物圈里赫赫有名,在太傻上傳聞從來不招中國學生。但是,他卻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這一謠言,成為洛克菲勒近好多年內屈指可數的中國大陸來的PhD。后來,好事的人把他在未名BBS的帖子發到太傻,很多人對他進行人肉搜索。再后來,也是貝殼的邀請,他把自己的申請帖子發到太傻Biol@Rockefeller,Chem@Harvard,Caltech,UChicago andPrinceton+申請總結-2015年 ad/offer/rej/匯報比較很多人對他膜拜得不行,再后來,這個人,成為了我現在的男朋友。
我的男朋友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是一個非常push 非常有毅力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哪怕只有1% 的希望,也要用100%的努力去爭取。他的本科是北大化學系的,畢業后沒有直接出國,跑到清華生物做了一年technician,從化學到生物,從北大到清華實驗室的轉化,很多東西需要從頭開始。但是他僅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from scratch的過程,實現了飛躍。
如果一 個人在很順利的時候,周圍人蜂擁而上追捧她,喜歡她,這不算什么。可是,在我最落魄的時候,那么牛的他卻不因為我們倆背景上的差距嫌棄我,反而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把我一點點從自暴自棄的邊緣拉回來。感動,因為心里的溫暖不在那么血肉模糊。一個女人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我想,沒有什么比這樣的事情更幸福的了。
09年8月底,他出國了,那時候,我們剛剛開始不到兩個月。我們就要開始傳說中分手率極高變數極大的異國戀了。等待,在時間的指縫中掩面撲來,空氣里都是怨氣的蒸騰。一個人走到大街上,看著滿街的情侶雙手緊扣,而你,只能緊握著手機,告訴自己,幸福就在當手機鈴聲響起時那個不顯示電話號碼的電話。一個人哭,一個人笑。一個人堅強,當思念實在無法承受的時候,只能通過博客的邊邊角角寫下自己的心情。時差 13個小時,為了能在skype上視頻,我們兩個,一個改為美國作息時間,晚上8點開始睡覺,深夜1點多爬起來,讀書,掛skype,一個熬夜到凌晨6 點,才昏昏沉沉睡去,這樣能基本保證差不多20個小時能夠隨時聯系上的。
這樣的日子,我們持續了一年零5個月,以10年12月11號我來到紐約的時候,痛苦才宣告結束。
當年我申請聯合國實習的時候,因為正好掐在了截止的時間,是他,連續兩天陪我申請聯合國,填寫那些繁瑣的表格,給我的PS 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改了又改,幾經定稿。從PS 到工作的description,每項工作各寫1000-3000字,到兩天內看完一本書并根據書里的要點加進自己的PS,到四處找教授寫推薦信,校園里 四處亂逛上串下跳開在讀證明,這一切,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在我按時上課的情況下。兩天兩夜不休不眠終于完成了申請,于是,有了據傳說3萬個申請者里挑出 200個的offer。
申請哥大的時候,老公逼著我在11月21號提交(我是申請的心理學方向的一個分支),老公幫我去哥大陶瓷,聯系教授,沒有專業背景的我被迫在兩個多月內抱著大頭部的書看,到處找institute做實習,collect data,每周要commute 來回4個多小時跑去很遠的地方實習,再昏沉沉的回去寫PS,后來,我實習的institute主管,也是哥大畢業的PhD 親自給我寫了推薦信。 再后來,在我簽證前的4天,哥大教授給我發來了本土face-to-face invitation letter,再后來,有了長達1個半小時的面試,再后來,我開始跟著在讀學生去實習去旁聽,然后,在11年1月24號的時候,終于等來了那句congratulation。我成了program里那么多年來第二個從中國大陸來的學生。整個11月,是我覺得10年里最長的一個月,每天不到4小時的睡眠,加上長途的實習commute,我養成了隨時都能睡著的習慣。在bus上,在subway上,甚至在校園飯堂里等餐的時候,我都能睡著。
當我去香港的時候,一共有5個人說要和我一起申請美國,當我11月提交完申請后,發現其他的人選擇了放棄。就這樣,從8月29日到12月11日,沒有在香港讀完學位的我實現了巨大的跳躍。也許,這個跳躍并不全是四個月的努力,更多的,是來自過去的積累, 過去那些不被承認的卑微的積累,在某個時刻,它就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當我和教授說,我在大三的時候,就可以去教在職的MBA,承擔著讓很多當時是博士的人嚇得腳軟的全天不間斷課堂翻譯加課后輔導,當我和教授說,在我大二的時候,我就作為最小的學生去給亞歐的財政做翻譯,在有兩個學位的情況下還能英語專業功課都是90多分,當我和教授說,我為了我當年的普林的文學夢,曾一個人在有翻譯艱巨的工作下天天只睡三個小時考了一個很高的GRE分數,當我和教授說, 我每周都要commute很遠的路跑去實習,我能把你教課的教材內容告訴你,雖然我沒有學過,我就呆在紐約了,開學前我可以一直旁聽,我學東西很快,我看到的,是教授眼里激動的神情。You are quite competitive! 這是一個多小時面試后他親口告訴我的,12月13號那天,其實我就知道,我一定能被哥大錄取了。Resilience 這個詞,在彈跳起來的瞬間,是多么的沉重。
因為老公在紐約,所以我只能申請紐約的學校,當時的選擇有三所 NYU,CU 和CUNY。
第一所,是Gossip Girl 里拍攝的學校,連美國本土的學生都非常喜歡申請。但是,一次次詢問,得到的是幾乎不可能給International Student 半毛錢的消息。于是,我放棄了。
第三所,是一所排名在200名后所謂的爛校。但是它是紐約的地頭蛇,傳說是紐約中窮人的哈佛,從里面畢業的人就業率很高。但是,當我看到它家不僅排名低,而且對國際學生吝嗇且區分對待時,我也放棄了。
整個申請,別人都是申請了10多所學校,我只申請了哥大這一所,我的心里只有哥大。老公說如果哥大不要我,那我就和他一起去普林住,然后來年再申請。我抓住每個機會在祈禱,當我睫毛掉的時候,我抓住它,心里默念,讓我去哥大吧(據說從掉下來的睫毛如果你對它許愿它會幫你實現)。當我去基督教做禮拜的時候,我對主說,求你保佑我去哥大吧。每個旭日剛從海邊升起的早上,我對太陽說,你保佑我去哥大吧(因為獅子座的守護神是太陽),也許,主聽到了我的呼喚,于是,他讓我來到了哥大。
2月7號就要去實習了,也許,以后再也不會有這樣一 段時間來沉淀自己的那些小情緒了。雨天,總希望陰云密布是大雨來臨前的終結,可是,雨滴無法控制自己下落的速度,鋪天蓋地的都是雨。你的手掌那么小,那么小,無從抵抗,無力回擊,只是知道,天晴之后,我們還是要摸爬滾打繼續上路的。
寫下(1)(2)(3)(4)后,我突然發現,我把自己描寫的太過于英雄主義了,你知道的,語言總是帶有很多粉飾性。文字,情調,感官,觸覺被壓抑在短短1000多字里,扎在肉里,略過了很多想放棄的猶豫不決,I will never give up,天曉得這句話說出來時候,帶有多少要give up 的怯懦和掙扎。略過了多少蔑視的眼神,嘲笑的言語,這幾天,一遍又一遍聽信樂團的《海闊天空》,五味陳雜。期間無數次涌起一個邪惡的念頭,沖動地想聯系一些人,大聲對他們說,“謝謝你當初看輕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如此諷刺我,可是今天我要告訴你,我已經站起來了,把你甩得遠遠的了,未來的我會一直很好,請你看好了!!!”可是,他們又去了哪里了呢?我發現,過往的很多怒氣,委屈,不舍,猶豫,隨著我一再的更換博客,早就從我頭腦里消失殆盡了,我和某人,某某人,某人的某人也不再有關了。只是,不經意想起來,還是會很疼,就像刀,一刀,一刀又一刀劃到你的心里,一下,兩下,三下。。。但是,我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全部忘記的,揪著不放和你不再相干的人,干什么呢?多少你覺得刻骨銘心的,早就刻著別人的骨銘著別人的心了;多少你覺得永遠不會淡忘的,也在生活的打磨下漸行漸遠了。當時間,不再是殘忍的利器,我想,我也就真正釋然了,而現在握著我的手的人,才是需要我專心對待,生活一輩子的人。
既是總結,還是不要那么煽情。我把我能想到的一些因素一點點回憶起來,作為這次總結的完結篇吧。(雖然我還想寫下去)
1. 永遠要知道自己下一個時刻在干什么,能干什么。
從前在香港的時候,每次和男朋友撕心裂肺地吵架,我總是會絕望地說:“我真的不知道一年后我會在哪 里,變數那么大,人心說變就變。”其他的話我記不清了,只是記得他對我吼過的一句話,你今天之所以落到這個地步,就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一年后會在哪里。我覺得我畢業后之所以荒廢了那些年,就是因為我對未來沒有全局的把握。生活,早就不在是小時候,只要按部就班的寫作業,做卷子,就能考好,就能升學,就能買新書包和新文具。老天是如此苛刻,你只不過稍微打了一個盹,幾年就這樣荒廢過去了。
我記得以前kizenliang 在太傻說過一句話,記憶很深,他說:“大一的時候,我覺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現在我覺得,只有有方向的努力,才會成功。”如果,我從大二就知道,自己并不喜歡金融,就不會為了虛榮修了雙學位(那個時候,修到國貿的雙學位必須需要本學位學分績至少88分以上才可以爭取到名額),大學四年,花在微積分,線性
代數,宏觀微觀上時間不少,而不管我如何做陳文燈的數學,高數僅僅是70分。修了個雙學位,除了給我帶來外人看來很耀眼的資格,剩下的,就是考前雞飛狗跳的熬夜復習,平時四處奔波上很多課,學著自己并不擅長而且很痛苦的學科,成績單上,只有將將能過的成績而已。What if,我沒有為了虛榮去修雙學位,而把那些時間用來看大量的英美小說,詩歌,戲劇,西方文藝理論,每年幾百本的看,我也許今天早就在普林的樹林下看書了。為了一個虛名荒廢了大量的時間,放棄了本來可以實現的理想,拿著那張薄薄的成績單,它們無不諷刺的對我說:“ 無用功,無用功,無用功。。。
所以,我想我最大的一個失敗是,不知道長期(未來的2-3年)自己在哪里,能干什么。如果缺乏方向 性,我們就像劉瑜筆下的那塊浮木,奴隸一般,隨波逐流,毫無意志。我覺得只有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一個點上,才能集中突破,alternatives太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我申請美國的時候,老公切斷了我所有的后路,我12月就離開了香港,很可能香港的碩士學位就拿不到了,我也沒有去找工作,只是申請了哥大。每次我想找后路,老公就吼我:“你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可以耽誤了!”于是,我只能重新振作起來,逼著自己去奮斗。一個女人,對她來說,最寶貴的永遠是時間,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如果青春這段時間你耽誤了自己,往后要用多少年的奮斗才能原諒自己呢?
我申請聯合國的實習,是因為它在下半個學期,要占用整個學期的時間用來在美國實習。中秋節申請那天, 我對我一個南開的校友說,如果聯合國要了我,香港的學位我不要了。他非常吃驚,覺得我太過于冒險。他并不知道,我的心全在美國,香港只是我另一個無方向性的無用功(事實證明,申請哥大時候我根本沒有用到香港的經歷)。有個朋友知道我的經歷后,問我,真是后怕啊,What if,哥大和聯合國同時據了我呢?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我的硬件雖然不錯,但是絕對不是top2%,如果哥大把我拒了,那我就F2來美國,在美國旁聽哥大或者普林的課,跟著他們做無償的volunteer,讀大量的專業書,面對面死纏教授陶瓷,講專業心得,把我的托福考地接近滿分,我把我能做的都做了,我想總有一天,教授會被我感動的,最后學校肯定還是會錄取我的。我記得這樣一句話,if you have nothing,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那個時候的我,除了愛我的家人,朋友和我老公,就自身條件來說,就是have nothing。對我而言,去美國,就是我唯一的退路。生活,不就是個賭博嗎?在我的青春散場之前,即便我輸得精光,我還有時間可以去積累。怕什么?
簡而言之,就是要對自己未來至少2年要有一個全局的計劃,別告訴我計劃趕不上變化。什么時候工作,考 GRE,出國,心里都要有一個清清楚楚的schedule,一個個deadline。缺少這個核心,planner 上的日常完成事項不過是花花綠綠的遮掩而已。問問自己,我做的整個長遠的計劃,是我真正想要的嗎?是我真正喜歡的嗎?我試著了解過它嗎?這個2-3 年的計劃,越早越好,最好從大一開始,就逼著自己逐漸在頭腦里形成自己2-3后會在哪里的前景。我老公對我說,他在高一的時候,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高中要參加奧林匹克化學競賽,要靠競賽保送北大,剛去北大的時候,他就知道他一畢業就要出國,在美國完成他的research,可是,這些對未來的把握,我是直到 10年下半年剛剛開始模糊形成,浪費了多少年!?來到美國后,我發現這個學術圈里的精英,都是對自己人生每一步該怎么走有一個很清楚的 calculation,他們在2年前,就能很清楚的預計到自己以后要去哪個學校,申請哪些實習,發幾篇paper,如果,人生,也如數學一般要精準計 算,能避免多少無用功?
PS, 剛才一個PhD學姐對我說,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
Spend lots of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because you won't have much time for anything other than work and study next year.
我頓時感到一陣眼黑。。。
2月5日更新1:我之所以只在香港讀了不到4個月的原因,除了因為我不喜歡不習慣香港的 master教育外,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我想盡快結束異國戀,結束那段每天撕心裂肺和老公吵架的日子。因為我呆的時間很短,除了在圖書館準備申請,其他的我真的不清楚。所以,以后有關申請香港master的問題,我將不再回信。謝謝理解。另外,我沒有說香港的授課型教育很差,只是它不適合走學術這條路。更多的消息,我覺得最后問那些曾在香港呆過,讀過書的人,不要輕信寄托港版上說的,我很負責的告訴你,很多信息都是片面的。
2月5日更新2:關于一定要去美國的原因:
我轉訴一個北大學長的話,也是我想說的,給同樣想進學術圈的你(僅供參考):"有個高中學長北大中文畢業,去了UC-Berkeley讀博,搞東晉文學文化;當年我很幼稚地問他研究中文為什么要去美國,他笑得很慘淡。中國啊,出去混的都大把大把的賺錢了,留下讀博的都赤貧了,一個月給300塊錢也好意思叫獎學金的。所以去美國啊,只要你優秀,獎學金大把大把的拿,就算不發財也餓不著 你,也不用出去打小工賣苦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啊……其實我們比那些學金融、法律、醫學的人要其低多了,不要你給我很多錢,有個安穩的生活就可 以了。畢業幾年同學聚會,不求像別人那樣炫富,但也不能窮得像個
叫花子啊!這點要求國內都做不到,誰還留下?除非瘋了。。。上外小語種的研究生幾年碩博讀下來沒有幾天待在學校的,全部出去做翻譯賺錢了,真不知道研究怎么搞的,論文怎么寫的。。。哎~上中學的時候讀安徒生《光榮的荊棘路》,就在想今天的這些人是不是還在走荊棘路。。。看起來至少很多國家還是布滿荊棘 的。。。出來吧出來吧,別留著了,布拉赫不是說么?“處處都有天,我要什么別的東西呢?”——只要一個負責任的學校,一個負責任的導師,一個好的學術環境,一座圖書館和一筆恰當的獎學金。足矣。
------------------------------------------------------------------------------------------------
我突然意識到,馬上要過年了。在今后的很多年里,春節于我來說,只能是大洋彼岸無窮無盡對家人的思念,耳際縈繞的,“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行” 背井離鄉,就是留學的代價。
答應了朋友的很多要寫的博文,卻一直沒有動筆。比如,那篇擱置的關于二三四外學習心得,因為我自己沒 有做好,所以談不上什么心得可言。心得,是一定要在真實的環境下有感而發,學習西班牙語的任務在二月份一定要全部完成,這是我給自己的承諾。又比如,發了幸福學筆記1就再沒有其他下文了,其實我之后又看了很多公開課,做了很多筆記,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事情開了一個頭就不想有結尾。還比如,2011年我 的書架我的書,最近看了不少好書,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民主的細節》,統計學的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各種心理學的大眾書籍。。。但是也沒有整理。更要命的,還有我的申請總結,從25號到現在,拖了整整一個星期。
我 不想為給誰誰或誰看而寫,我只想說出我想說的話,也許不是那么成熟的觀點。只是希望,這個博客最后 不會落得如同之前的博客,不高興了就刪文,換域名,關閉,發覺人的逃避其實就是一種丟棄。當那些和過去有關的神經元被幸福的糖分溶解,你知道,即便你努力去回想,再也找不回來了。這個博客從10年6月到現在,已經8個月,希望,我能一直堅持下去,記錄自己曾經走過的每一段路。
今天要談的,是我香港的4個月不到的學習生涯。之前考慮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寫,會不會又無意中傷害到誰或者誰弱小的心靈(鑒于我之前有些偏激的話,已經有人發信給我說了),但是想來,還是寫。寫之前,我想說,1. 我不是留學專家或者中介,我一個人的意見只是我的直觀感受,還沒有能力上升到點評的階段,所以也不用太過在意 2. 我在香港不過4個月,而且由于自己的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香港,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3. 請勿將這篇轉載到太傻或者寄托港版,謝謝,同時,我能說的我會說,我不能公開說的請也別再刨根問底了。
我覺得我來香港,是個美麗的錯誤。香港是那么美,人們是那么善良,可是我去沒有好好地去看她。
記得我當時加了一個香港的群(授課型碩士,自費那種),群里唧唧咋咋,A 學**管理的,說:“我剛交了材料沒多久,就拿了offer 了(他們管自費的AD叫offer),六級還沒有送呢”B 說:“我只有四級啊,六級還沒有過呢,咋辦?”然后過了幾天,B在群里說她也有了offer。C 說群里有沒有考GRE啊,D 說考那個天書玩意兒干嘛?那都不是人考的。于是,我退群了。
開學了,English News Writing,滿懷希望,聽到的只是非常terrible 的Asian English,真的很terrible。老師的港味口音很重,我一直都不習慣。期間,課堂上老師說了一句話,We will invite a veteran journalist to our class in the mid-term. 然后,周圍就傳開我們期中要來一個越南記者,于是,我沉默了。
課是在晚上上,part time 和full time 的學生一起上課。學生生源人大有兩個,南開有三個,復旦有一個,北廣有兩個,其他的都是我沒有聽說過的學校(我很孤陋寡聞),整個班有80個人(full time 加part time),每個專業背景的都有。新聞系需要6.5 的雅思就可以了(或者是6分,我忘記了),更多的系,是可以用四六級直接申請(理工科)。我發現,我和一些人交流起來不是那么開心。
再后來,發現英文的課也能用中文presentation,再后來,我發現我徹底想走了,我根本不能融入這里的環境。那個時候,是9月末,剛到申請聯合國的時候。
有一天在飯堂里,問一個同樣來自南開的學**管理的校友,你甘心嗎?他抿著嘴,說,‘不甘心,真的不 甘心。要是有GRE,我干嘛來香港了。你知道嗎,我發現我們學校在這里居然成了最好的學校。’我說,那你和我一起申請美國吧,我們不能再等了,歲月不饒人 啊。他說,好。后來他說他要好好背GRE單詞了,10月份的時候,他告訴我他打算只復習IBT 申請加拿大,因為GRE沒有時間準備了。11月份后,他和我說,要不我直接申請學校的Mhpil (兩年制的研究型碩士,有research的),等到12月11號我從香港離開到紐約,他和我說,都來不及準備了,要不找工作吧。工作兩三年再看看吧。
就這樣,當時說要和我一起申請的一共有5個人,最后,只有我申請了。
如果我多留幾個月,會不會改觀,畢竟了解一個地方,就像了解一個人的秉性,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只是,不知道為什么,來到香港后,對美國的思念反而愈演愈烈。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覺得我非要去美國,非要讀top 10 的學校,非要拿到獎學金不可,可是在那之后,我覺得,我有且唯一有這一條路。其他的路,對我而言,就是死路一條。
下面一些是我對讀以香港為跳板申請美國的一些思考,僅供參考吧。我個人認為,如果是想以香港為跳板去 美國,她看上去很美,其實不然。香港的授課型碩士是一年(其實上課的時間是從9月到12月,1月到5月,一共7個月,學費8-10萬港幣一年,一共8-9 門課,每門課1萬多港幣,每周一次課)。
1. 首先,不得不承認,語言問題是最大的障礙。如果想畢業之后直接去到美國,必須在讀碩士的第一個學期完成申請,而如果之前你沒有GRE,IBT 成績,你必須在圣誕節前考完GT,弄完PS,陶瓷,而且你申請的時候,香港這邊的成績單還沒有出來,根本不具備說服力。如果不是在第一個學期申請,那就要
等畢業后在弄這些,可是畢業后你又要工作(除非蹲在家里接著不工作專心申請),工作后的環境很難比你在學校期間更能弄好申請。所以,想以香港為背景畢業后 直接走人的,時間會緊得讓人想尖叫。當然,如果你畢業后工作幾年再申請,也是很好的選擇。我說的那些是一定要盡快去美國的申請者而言的。
2. 第二,面試的時候,我和教授說,我不打算繼續在香港讀master了。教授說,他根本不看重一年制的master,更看重的是本科或者相關的工作或者 research 經驗(當然,只是面試我的教授,sample過小,僅供參考)。所以,從我面試的經驗來看,本科的積累很重要,GPA,GT,research,相關實 習,都是決定性的因素。專業GPA 的rank 很高的話(前三吧),是非常有優勢的,所以專業的GPA 一定要單獨拿出來,整理成excel 文檔做成explanation。
3. 就申請美國來說,本土face-to-face的面試對申請有很大的作用。Face-to-face的面試,一般情況下,有參與直接錄取你的教授,還有馬 上要畢業的phd學生一起,3-4個人,時間1個半小時,各種問題,專業非專業。考察的是絕對是你的英語實力和你能不能用英語來表達面臨的問題。非常 challenge,當時我邊裝鎮定其實一直緊張得要上廁所。
4. 關于申請,你也許聽說的是,1200的GRE 就夠了,1100的不也照樣走了嗎,90多分的IBT就行了,過線就好了,3.3 的GPA 就湊合了。。。可是申請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申請者,和你申請同樣一個學校的申請者,他們的GRE是1400+ IBT是105+,GPA 3.8+ 這個時候,你就會非常沒有底了。我只是想說,把握好申請的每一個環節,看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才是一個不留遺憾的申請。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本來你努
力就能得到的東西,因為自己的懈怠而失去了機會。
到此,我的申請總結就全部寫完了。我不想再說什么煽情的話,只是我的家人們,朋友們,一路陪我走過來的人,這的對你們說聲謝謝。你們懂的。
有幾本書,對我影響很大,想推薦大家看一下
1.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少有人走的路),我在愛問知識人的共享區下的電子書
2. 劉瑜《送你一顆子彈》,這是她留學多年的感想,很有質感的文字。
有 一個演講,看了不下30次,Steve Jobs 談死前人生,是他在2005年Stanford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永遠記得他說過的話,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這是鏈接[TED演講集:Steve.Jobs談“死”前人生].Steve_Jobs'_2005_Stanford_Commencement_Add_土豆有個關于申請的技術類型的帖子,我覺得寫的很好,很有價值,原作者說了很多我想整理的關于申請要注意的事項,我就不再重復了。
這是鏈接(轉載自太傻)辦公室的招生學到的申請美國必讀_firstsha_新浪博客最后我想說對我老公說,很遺憾,在我最美的那些年,沒有遇到你。只是希望,今后的日子里,我們能一起面對無數生活未知的因素。謝謝你,在我最難的時候,一直堅定地鼓勵我,肯定我一定能走出來。
讀書,錄取只是一個開始,以后還有面臨能否畢業,能否找到faculty的教職,加上生兒育女的生活種種,只是,有了前些年的淚水堆積,當更大的失敗來臨,還是會哭,但是擦干眼淚再次上路的時候,有了更多的勇氣,面對自己,面對生活。
-------------------------firstsha 寫于2011年1月31日,紐約深夜2點。
最后兩位:清華大學雙胞胎學霸馬冬晗馬冬昕
網上熱傳的馬冬晗的學習計劃表。
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馬冬晗
GPA
大一 93.2 排名 1
大二 93.8 排名 1
大三 92.3 排名 1
曾、現任社會工作:
【團委、學生會】
2010.05~2011.05精儀系第36屆學生會主席(精儀系學生會歷史上第一位女生主席)
2011.05至今 精儀系團委副書記
2011.09至今精儀系一字班新生導引項目助理
2009.05~2010.05精儀系第35屆學生會內聯宣傳組組長
【班級】
2010.09~2011.09精儀系八字班第一黨支部組織委員
2011.09至今 精81班體育委員
2009.09~2010.09精81班學習委員
2008.09~2009.09 精81團支部宣傳委員
【社團】
2009.09至今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隊員,曾任宣傳副隊長,現任帶兵分隊長
2011.07至今清華大學馬拉松愛好者協會會員
【志愿服務】
2009.09~2010.01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首批骨干志愿者
2009.10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24方陣第5中隊宣傳委員
2009.07精儀系春蕾實踐海南支隊隊長
【體育代表隊】
2011.09至今 清華大學體育代表隊乒乓球隊隊員
2010.10至今精儀系乒乓球隊隊長
2010.09至今 精儀系羽毛球隊副隊長
2009.09~2010.09精儀系女子排球隊隊長
獲獎勵情況:
【綜合獎項】
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本科生優秀共產黨員;
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一二九獎學金”;
2008~2009學年度,清華大學“清華之友——蘇州工業園區獎學金”;
2010~2011學年度,北京市三好學生;
2010~2011學年度,北京市“先鋒杯”優秀基層團干部;
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干部;
2009年10月,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24方陣優秀隊員;
2008年9月,清華大學2008級學生“軍訓先進個人”。
【培養計劃】
2009年4月,入選清華大學“飲水思源,服務社會”優秀學生培養計劃八期;
2010年6月,入選清華大學思源骨干班四期;
2010年9月,入選清華大學導師團計劃三期。
【科技競賽】
2008年12月,設計作品《智能書箱》,獲第六屆清華大學新生機械創意大賽一等獎;
2009年12月,獲第26屆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非物理類A組)一等獎;
2010年1月,獲清華大學2009~2010學年度理論力學競賽三等獎。
【社會實踐】
2009年6月,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任春蕾實踐海南支隊隊長)。
【文體獎項】
2010年9月,北京高校《國旗教育論壇》暨“國旗在我心中”演講比賽一等獎;
2009年5月,“傳承清華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清華大學2008級新生演講比賽二等獎;
2011年5月,清華大學2011年乒乓球單項賽女子單打并列第三名;
2010年12月,精儀系牛彼得杯乒乓球聯賽女子單打冠軍;
2010年3月,精儀系牛彼得杯羽毛球聯賽團體冠軍;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第54屆馬約翰杯乒乓球團體賽甲組第七名;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第54屆馬約翰杯羽毛球團體賽甲組并列第五名;
2009年4月,清華大學第53屆馬約翰杯女子排球比賽甲組第七名;
2011年3月,精儀系“牛彼得杯”春季師生運動會女子800米亞軍;
2011年4月,清華大學第54屆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女子4*400米接力第四名;
2011年4月,清華大學第54屆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女子鐵餅第七名。
參加SRT計劃、科研工作、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學科競賽、文體活動等情況:
【科研工作】
? 2010年9月,設計課題《多功能人性化脈搏監測系統》,獲得“電路設計與實踐”課程班第一名;
? 2011年7月,設計課題《I-floor——基于可重構交互技術的微元地面》,獲得“機械設計綜合實踐”課程班第二名;
? 2011年9月,在赴內蒙古一機的生產實習中,針對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研究課題《保護型鋼絲螺套的力學分析和改進設計》,給出了可行的操作與結構的改進方案。
【黨建活動】
? 大三學年擔任黨支部組織委員,承擔了黨員發展、黨費繳納等工作,支部被評為“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黨支部”和“清華大學先進黨支部”(全校只有七個本科生黨支部獲得這一殊榮)。
? 積極參加理論學習,獲精儀系“第六屆黨的理論知識競賽”一等獎。
【社會實踐】
? 2009年7月,擔任精儀系“春蕾”實踐海南支隊隊長,帶領隊員赴海南三亞海棠灣椰林小學進行了五天的支教,利用系友贊助的資金為當地女童帶去了價值兩千余元的書籍、器材,完成了英語、文學、藝術、科技等支教內容,還為當地女童建立了“春蕾”圖書室;
? 2009年8月,赴湖南湘西進行為期兩周的支教活動,同時對當地的職業教育進行了詳細的調研;
? 2010年2月,在家鄉范圍內進行社會考察調研,完成《從身邊人與事窺探我國醫療環境》調研報告;
? 2010年8月,赴河北唐山進行為期十天的調研活動,小組完成《唐山的人文精神和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 2010年8月,赴青海進行為期兩周的調研活動,小組完成《青海教育對減貧民生的影響》調研報告;
? 2011年8月,赴香港進行為期十天的考察活動,對香港的政治、傳媒、教育、公益等有了初步了解。
【文學創作】
? 2009年9月,寫作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在清華新聞網上;
? 2009年9月,參加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創作詩歌7篇,宣傳稿10余篇;
? 2008年11月,精儀系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主題征文活動二等獎。
【文體活動】
? 2008年12月,擔任精儀系學生節“儀夢千尋”主持人,并表演原創詩朗誦《唱給二校門的歌》;
? 2009年4月,擔任清華大學學生會迎新晚會主持人;
? 2010年1月,在精儀系師生新年晚會上表演原創詩朗誦《心之精儀》;
? 2010年4月,擔任精儀系學生節“一千聆儀夜”主持人;
? 2011年7月,參與拍攝清華學生原創電影《清青年華》;
? 2010年11月,組建精儀系乒乓球隊并擔任隊長,現為校乒乓球隊隊員;
? 2010~2011學年度任精儀系羽毛球隊副隊長;
? 2009~2010學年度任精儀系女子排球隊隊長;
? 2011年10月,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半程比賽。
【公益活動】
? 2010年1月,獻全血400ml;
? 2009年9月,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24方陣隊員,并擔任5中隊宣傳委員,因表現出色,獲“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24方陣優秀隊員”稱號,并作為學生代表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的采訪;
? 2009年7月,作為志愿者,擔任第二屆“祖炳民”杯欣欣學校征文比賽(2009)初審評委;
? 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如五一校園義務導游、系慶服務、北京爾康腦癱康復醫院義工等;
? 作為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首批骨干志愿者,完成“學在清華”調研工作。
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答辯——馬冬昕
大一 93.7 排名 1
大二 91.8 排名1
大三 93.3 排名1
曾、現任社會工作:
【學生會】
2011年1月至今,清華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分管生活權益)
2010年3月-2010年9月,清華大學學生會宣傳部副部長
2009年8月-2010年5月,化學系學生會學習部長
【團委】
2010年6月-2011年6月,化學系團委實踐副書記
2010年9月-2011年1月,校團委組織部基層制度組干事
【班級】
2008年9月-2009年9月,化學系基科89班班長
2010年9月-2011年9月,化學系基科89班生活委員
2011年9月至今,化學系基科89班體育委員
【體育代表隊】
2011年9月至今,清華大學體育代表隊乒乓球隊隊員
2010年8月-2011年9月,化學系女子排球隊隊長
2008年9月至今,清華大學化學系乒乓球隊、排球隊、田徑隊隊員
【社團】
2009年9月至今,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隊員,曾任常務副隊長,現任帶兵分隊長
2009年10月至今,清華大學學生“好讀書”協會成員
2011年7月至今,清華大學學生馬拉松愛好者協會成員
【志愿服務】
2009年3月至今,清華大學本科生服務團“紫荊信箱”志愿者
2010年4月-2010年9月,清華大學學習與發展中心答疑志愿者
獲獎勵情況:
【綜合獎項】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個人(本科生7人,研究生3人)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本科生優秀共產黨員2009-2010學年度,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干部2010-2011學年度,清華大學優秀共青團員2008-2009學年度,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銀獎個人2009-2010學年度,綜合一等獎學金——清華之友—航天CASC一等獎學金2008-2009學年度,綜合一等獎學金——“好讀書”獎學金2010-2011學年度,化學系學習標兵2009-2010學年度,化學系學習標兵
2009年4月,入選“飲水思源,服務社會”清華大學優秀學生培養計劃八期
2010年4月,入選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班(學堂班)
2010年9月,入選第三屆清華大學社會工作“導師團”計劃
【集體獎項】2008-2009學年度,所在支部獲得化學系“甲級團支部”榮譽稱號(時任班長)2008-2009學年度,所在班級獲得化學系“優良學風班”榮譽稱號(時任班長)
2009年9月,所在化學系赴延安謝子長希望小學支教支隊獲得化學系暑期實踐金獎、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時任支隊長)
【文體獎項】
2009年5月,“傳承清華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清華大學2008級新生演講比賽一等獎
2009年9月,在清華大學2009級新生演講比賽上作為唯一老生代表,演講《把握現在,成就未來》
2011年4月,化學、化工、環境三系聯合運動會女子200米第二名
2010年4月,化學、化工、環境三系聯合運動會女子800米第一名
2009年4月,化學、化工、環境三系聯合運動會女子200米第二名
2010年4月,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女子400米比賽乙組第六名
2010年4月,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女子4×400米接力乙組第三名
2009年4月,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女子4×400米接力乙組第三名
2010年12月,馬約翰杯乒乓球團體比賽乙組第四名
2010年3月,馬約翰杯乒乓球混合雙打比賽乙組第二名
2010年3月,馬約翰杯乒乓球團體比賽乙組第五名
2008年11月,馬約翰杯乒乓球混合雙打比賽乙組第三名
參加SRT計劃、科研工作、科技活動、社會實踐、學科競賽、文體活動等情況:
【科研工作與科技活動】
2010年8月,赴印度孟買參加亞洲科學夏令營
2010年3月-7月,在學生部牛犇老師指導下完成SRT項目《五年來本科生先進班集體建設規律研究》
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化學系王訓教授課題組參與納米材料的研究
2010年7月至今,在化學系邱勇教授課題組開展課題《藍光離子型銥配合物的設計、合成、發光性質研究》,以此為題的《科學研究訓練》課程獲得了97分的最高分
完 成第二作者學術論文一篇:LeiHe, Dongxin Ma, Yong Qiu*, et al.
Controlling intramolecular pi-pi stackinginteractions in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es: the effect on photoluminescence andstability of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Chemistry (impact factor:
5.1).Submitted
【社會實踐】
2009年寒假,參加主題為“化學生的未來”的社會實踐
2009年7月,赴陜西省延安謝子長希望小學開展了為期10天的支教、調研等實踐活動(任支隊長)
2009年7月,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縣開展了為期10天的支教、調研等實踐活動
2010年寒假,參加主題為“醫學生成長與醫療環境”的社會實踐
2010年8月,赴河北省唐山市開展了為期10天的考察、調研等實踐活動
2010年8月,參加人文社科學院赴北京市老城區改建與社區文化口述史研究支隊
2011年8月,赴香港開展了為期13天的考察、調研等實踐活動
【文學創作】
散文《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和詩歌《摘下我的軍徽》發表在《紫荊報》上
散文《記我的概率論老師》發表在《清新時報》上
散文《隨筆清華》發表在《化時代》創刊號上
【文體活動】
2008年12月,應邀在精儀系學生節“儀夢千尋”上表演原創詩歌朗誦《獻給二校門的歌》
2009年5月,參加“傳承清華精神,踐行科學發展”清華大學2008級新生演講比賽,獲得一等獎
2010年1月,應邀在精儀系師生新年聯歡晚會上表演原創詩歌朗誦《心之精儀》
2010年5月,參加化學系畢業聯歡晚會基科89班劇《香水奇緣》演出(主演,分飾四個角色)
2010年12月,擔任清華大學化學系首屆“求索杯”理論知識競賽主持人
2011年7月,參與拍攝清華學生原創電影《清青年華》
2008年10月,參加并完成北京國際馬拉松10公里比賽
2010年3月,考取中華人民共和國排球項目三級裁判員
2011年3月,參加并完成“清華園之春”百年校慶師生長跑
2011年9月,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半程比賽
【公益志愿活動】
2008年9月至今,多次參加校園義務講解工作
2009年8月-2010年1月,化學系“新生領航計劃”志愿者
2009年7月,擔任第二屆“祖炳民”杯欣欣學校征文比賽(2009)初審評委
2009年10月,參加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
2010年1月,獻全血400mL
2011年4月,擔任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馬約翰杯田徑運動會開幕式升旗手,實現升旗“一秒不差”
雞湯也好,勵志也罷,希望對你有用,不僅僅是看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