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玉環怨

玉兔當空,秋蟲淺唱悲枯冢。風煙殘盡付千年,幽念鴛鴦夢。縱使情根深種,為江山,離鸞別鳳。

陰陽將隔,華清池旁,相思一捧。

歲月輕篩,且將往事從頭攏:芙蓉帳暖度春宵,始得君王寵。尤記珠圍翠擁,御花園,群芳愧悚①。馬嵬坡下,三尺白綾,殘魂贐送②。

注:

①愧悚[ kuì sǒng ]:慚愧惶恐。語見:

? 宋 蘇軾 《答水陸通長老書》之三: “別后一向冗忙, 有疏奉問, 疊辱手教, 愧悚良深。”

? 清 惲敬 《上曹儷笙侍郎書》: “附呈近作數首, 聊以塞盛意, 愧悚愧悚。”

此處指1、楊玉環的“羞花”故事;2、因為楊玉環的存在,導致“六宮粉黛無顏色”;3、暗指楊玉環的驕縱,后宮佳麗對她的悚懼。

②贐送[ jìn sòng ]:送別時贈與的財物。此處指楊玉環將自己的性命作為禮物,贈與唐玄宗去挽救大唐江山。

創作意圖: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家喻戶曉!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新樂,賜楊氏以金釵鈿合,并親自插在楊氏鬢發上。玄宗對后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復制新曲《得寶子》,足見寵幸之隆!公元755年,安祿山以“清軍側”為名起兵反叛,兵鋒直指長安,公元756年唐玄宗帶著楊國忠與楊玉環等人西逃。途徑馬嵬坡時,禁軍嘩變,砍殺楊國忠,在嘩變士兵的逼迫以及高力士的勸說下,唐玄宗無奈賜死楊玉環!七月十四日,圣旨下??????

此一段故事,引發了后人無限的感思,并留下如《長恨歌》、《長生殿》等諸多文字。作者近日再讀《長恨歌》,無限感慨,想到:馬嵬坡下,深知唐玄宗心意的楊玉環,雖說不得不死,但她內心肯定是百感交集。有無奈嗎?或許吧!有為愛成全大唐江山的意思嗎?應該有吧!有埋怨嗎?可能也會有些吧??????

故作者依《欽定詞譜?燭影搖紅》周邦彥體,取詞林正韻,作此篇,妄揣佳人心思,以饗玉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