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者的世界,你也許只是個過客

——C&B電影季第八場《碧海藍天》備忘

圖為:雅克和他的家人海豚

時間:2017年10月14日

電影:《碧海藍天》

主講:燈塔組 鄭捷、廖欣菊、小熊、李佩珊等

這一部電影是電影季以來,我唯一沒有看的一部電影。在眾多沒有看的理由中,我想有一個可能影響會大一些。那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名字會讓我想到一段不愉快的經歷。我想也許是我在有意無意在回避那段經歷和那個人。

電影的開始,黃菊同學,帶來了一段音樂,邀請大家閉上眼睛是跟隨音樂,幻想著自己潛入深海。在這段音樂中,我感受到了潛入水中的擠壓感、恍惚間仿佛聽到了遠處傳來海豚的歡叫聲,一切的聲音和映像仿佛都帶著一種幽深的召喚,被水完全包圍的安全感背后,隱隱的有種很深的恐懼,我假裝沒有發現,或者說我輕巧的把它忽略了。只是隱隱的關注著自己的呼吸,讓它保持順暢……

當我們睜開眼睛的時候,配合著PPT上面的畫面,雅克(鄭捷朗誦)、喬安娜(李瑛朗誦)、恩佐(王才奎朗誦),將自己的內心獨白時而款款到來。他們所講的內心獨白都是電影上面沒有了,是鄭捷根據自己對于電影人物個性及其情感的神入與共情,寫出來的劇本。也是通過這些內心獨白,讓我更直接的去走進三位主角看似炫酷的人生背后,那種走不出的命定的結局。一個友情、愛情、親情與回歸的故事徐徐展開……

接著是廖欣菊上場,她給我們帶來的是電影人物關系圖和三位主角的人物素描、性格分析、心理類型的判斷,以及他們的主要客體關系。在這個部分,分析的深刻而全面,一點也不拉雜。分析出了三位主角的心理類型,雅克——內傾情感型、喬安娜——外傾情感型,恩佐——外傾感覺型,在恩佐的心理類型上面,T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和修正,恩佐屬于外傾直覺型。

? ? ? 以下我將結合小伙伴的分析,以及我對電影的理解,進行一個電影主演人物關系與劇情的梳理:

? ? ? 雅克是一個出生在20世紀60年代意大利海邊小鎮的孩子。從小母親就離開了爸爸和自己,回到了她遙遠的家紐約。從小在沒有母親的溫情中,他跟隨著以潛水采集海洋生物為生的爸爸和舅舅為生。雅克從小遍熱愛潛水,而且天賦異稟。他也是個不太愿意或者說話和表達情感的孩子。更多時候他是一個安靜的傾聽者。7歲那年,父親再一次潛海作業中,因意外事故葬身海底。年幼的雅克更加的孤獨了,陪伴他的只有大海,和他當做家人的海豚……

? ? ? 20年后,雅克一次外出到瑞典潛水作業中邂逅了,從紐約來處理工作事宜的喬安娜??吹奖煅┑刂械难趴藵撊搿氨摺保瑔贪材雀械椒浅5恼痼@。也通過儀器觀測,發現了雅克潛水后身體的反應異于常人,在深水處,他的腦部的血液就像鯊魚和海豚一樣,不會流向四肢……于是在雅克出水后,送上一杯熱咖啡。那一次對視,雅克純凈的眼神,深深打動了喬安娜,而在雅克的眼里,他仿佛看到了大海中的美人魚。于是雅克第一句話是:“我們見過嗎?”“在深海。”一次短暫的邂逅讓兩個隨即分離的人的內心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喬安娜回到紐約后,于是做了大膽的決定,她像瑞士的合作伙伴打聽雅克的住址,她不惜欺騙上司,以工作為由去找雅克。

? ? ? ? 兩個人的再次相遇,讓他們品嘗到了愛情的甜蜜。但是雅克的不善表達與喬安娜對于雅克的依戀,都給了雅克不小的壓力。他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導致同樣來自紐約的喬安娜會像母親一樣拋棄自己。他在與喬安娜激情過后,總是內心無法平靜,于是只能回到大海與海豚們在一起才能漸漸平復心緒。

當喬安娜問雅克,潛入大海深處是什么感覺時,雅克的回答是:“潛入海底最難的地方不是下潛,而是有時候我找不到浮上去的理由……”喬安娜說過一句:“你看大海的眼神讓我害怕”這些話其實也在有意無意中,讓我們體會到了,雅克最終的生命取向。

? ? ? 恩佐是他童年的玩伴,一個同樣熱愛大海和潛水的孩子。恩佐在小伙伴中間是一個領軍式的人物。潛水方面很有天賦,他渴望得到所有人的欽佩,但是唯獨雅克對于他的潛水能力,是沉默的,甚至他在雅克的表情中感受到了雅克對他的成績有保留的評價。成年后恩佐已經多次獲得世界自由潛水冠軍之后,他想到了雅克,在潛水方面也許他才是自己最強勁的對手。他想挑戰雅克,成為內心中真正的世界第一……

? ? ? 孤獨的雅克,再次遇到恩佐,他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雅克對于世界自由潛水比賽本身沒有太多興趣,他熱愛大海,大海給他母親般的包容感和家園感,而他錢包里的海豚照片,則是他的家人。但是恩佐的邀請,讓他有一種小伙伴一起做一件深愛的事的熱情。盡管他也許內心已經預感到自己的取勝也許會讓恩佐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承擔太大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他不想失去恩佐,為此他曾經放棄過比賽。

? ? ? 果然雅克的成績超出了保持世界自由潛水冠軍記錄的恩佐20米達到了380米。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深度。這似乎是正常人類所能到達的禁區。恩佐想要去挑戰這個新的世界紀錄。這讓比賽主辦方感到了事態嚴重,為了安全起見,主辦方決定取消比賽。但盡管這樣仍然阻擋不了恩佐挑戰的決心。

? ? ? 在雅克勸阻無效后,雅克目送恩佐下潛。在感覺事態不對時,雅克下潛到深海尋找和救援恩佐。當恩佐浮出水面后,他說:“你說的對,在海底深處是更好的世界?!甭牭竭@句話雅克淚流滿面。因為他預感到了,恩佐已經如自己一般……恩佐接著說:“把我放回水里”雅克,不想失去摯友,直到恩佐再三要求,并在雅克懷里去世……

? ? ? 又一次最親密的人的永遠離開,雅克在深海與恩佐默默告別,浮上水面后,經過搶救雅克終于有了呼吸。在恍惚間他看到了大海,看到了他的海豚在海里歡快的游來游去。躺在病床上,他感受到了大海對他的召喚。于是,在喬安娜的一再挽留,甚至以已經有了他們的孩子的訊息,也最終沒有挽留住雅克。他迫不及待的潛入深海,回到了那個有美人魚的地方,與父親、恩佐和海豚一起……

? ? ……?

接下來是小熊關于導演、以及電影敘事手法的分享,他從導演介紹到《碧海藍天》這部電影的創作背景,再到電影的敘事手法、電影色調的處理與象征、電影音樂分析等。

在分享的最后一個部分是鄭捷為我們帶來的主題為:“孤獨與歸屬”,整個分享分為三個部分:

1、 雅克是個殘酷的人嗎?

(1)“雅克一個孤獨到靈魂深處的孩子……”

鄭捷從雅克的心理類型、情節、依戀障礙三個部分進行理論的對接和分析,可以說是入木三分。

(2)復雜的依戀障礙

“兩個關鍵時期,依戀對象的粗暴喪失與兒童的自我找尋,雅克的依戀對象——海豚;雅克的環境母親——大?!?/p>

(3)大海的隱喻

【原型】【環境母親】【融合體驗】【海洋體驗】

(4)海豚的隱喻

【親密客體】【連通母體情感的路徑】【真我】【情結】

(5)潛水者的隱喻

【意識與潛意識的橋梁】【自我】【生本能與死本能的界碑】

2、 我們的孤獨是什么?

“孤獨是對失去,不在身邊的愛的客體所懷有的痛苦的渴望?!?/p>

(1) 孤獨的內涵

在這個部分,鄭捷引用了客體關系理論家梅萊妮.克萊因的一個觀點,關于嬰兒早期在母親哺乳過程中體驗到的“我和母親不需要說話就能夠完全被理解”的感受,而早年沒有這樣體驗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總會有一種看似沒有原因的孤獨和悵然若失……

(2) 對陪伴的渴望背后是控制權的爭奪。

3、 尋找歸屬感的現代人

“歸屬感,指的是一種人希望被接納為一段關系或群體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們渴望在一段關系或一個群體中作為真實的自己受到肯定和尊重。”

課程結束,我打開了這部電影……

? ? 去真正面見仿佛早已經是老友的雅克、恩佐和喬安娜。曾經我可能更容易被女主角渴望愛情而不得吸引去了注意力。但這次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命定的追尋與理解。在他者的世界中,你也許只能是個過客,除了珍惜、你能給的就只是尊重與祝福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呂克.貝松說過:電影,不過是一片阿司匹林…… 你會發現,到最后只有你一個人。 電影《碧海藍天》以不斷前進的波浪開篇...
    云淼淼閱讀 1,137評論 0 4
  • 時間:2017.10.15 地址:昆明 大溪地 主講:燈塔組:黃菊、王才奎、李英、鄭捷、廖星菊、小熊 燈塔組帶來的...
    孤獨的長跑者閱讀 827評論 0 0
  • 你知道怎么才會遇見美人魚嗎?要游到海底,那里的海更藍,在那里藍天變成了回憶,躺在寂靜中,你決定留在那里,抱著必死的...
    隱仕傳媒閱讀 362評論 0 0
  • 有些電影,看過之后就忘記了,但是許多時候卻在不經意的影響著我們,等許多年以后,回頭再次觀看,竟可以找到無數的潛在聯...
    taoyh閱讀 1,034評論 0 49
  • Redis默認配置是不需要密碼認證的,也就是說只要連接的Redis服務器的host和port正確,就可以連接使用。...
    很少更新了閱讀 3,99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