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話題性十足的30位姐姐搶占綜藝類熱榜和話題。里面的姐姐們個性十足,讓人印象深刻,有大姐大霸氣十足的靜靜子-寧靜,有自信滿滿到自戀、又天真率性的綺綺子-張雨綺,有藝人里最會做管理的萌萌子-張萌…
今天就挑幾位典型的姐姐,來講講她們的人格AB面,她們在節目中經常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個性和處事方式。
一、伊能靜的AB面
溫暖成熟的大姐姐VS貶低隊友的小作精
伊能靜在節目中的表現,有時很成熟很暖,充滿正能量,有時候有特別招黑。
A面:在第一次成團時,主動擔任隊長,帶王麗坤和王智兩個不會唱歌的新人,帶教方式堪稱管理學界的經典,直線主管帶教新人教科書式的范例,不斷的鼓勵她倆練習,溫柔又堅定,正能量滿滿。
第一次vocal小考時,也是特別投入的狀態,被趙老師批評后還感動哭了一大幫姐姐們。
這是伊能靜的A面。
B面:第三期,伊能靜姐姐的大型招黑現場。
一開始在車上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如果要贏得話兩位隊員必須是發光體,但她們兩個都沒有。當面diss隊友,看王麗坤和王智倆人立馬就很尷尬,臉上都掛不住了。
最后拉票環節,就只強調我伊能靜出道26年,我的粉絲還愿意聽我唱歌,一直在支持我。一直在強調她個人,把身邊兩個隊友當透明人,好像這個團隊就只有她一個人能行,就靠她一個人撐著,實際上王麗坤在第一次公演的的舞蹈還是挺驚艷的。
更別提節目采訪時貶低梅艷芳,說女人先實現自我價值,就得不到家庭的幸福,這個順序不能顛倒,梅艷芳一輩子都沒結婚,她沒我幸福。這種言論聽的我當場驚掉了下巴,聽的全國人民都想打人。還有在微博中拉踩寧靜,又甩鍋閨蜜等等迷惑行為。
伊能靜AB面行為解析
為什么伊能靜經常會有如此矛盾的兩面行為?這和她的童年經歷有關,從小長在單親家庭,她爸爸離家出走,給出的理由竟然是,她是個女孩,長大了不能當家?!
說實話被以這種混蛋理由拋棄,確實是很不幸。有句話是,童年的不幸要用一生的努力去彌補。這話沒錯,在之后的成長過程中,伊能靜姐姐相當努力,勤奮,賺錢養家,立志做到能當家,希望以這樣的行為喚回父親,同時補償自己在童年這方面的缺失。
伊能靜姐姐在內心中想象出一個光輝溫暖的父親形象,她自己也是朝著這個形象代表的人格在持續努力,所以這個時候她表現出的行為就是A面,積極正向,照顧別人,扮演付出者的角色。比如給媽媽和姐姐買大房子,把婆婆當女兒一樣照顧,在團隊中擔任賦能者、教導者的leader角色。
但是,這么多年下來,雖然她那么努力,那么拼,對身邊人付出了那么多,一直在乘風破浪,但是她自己的內在小孩卻一直沒有被滋養(科普一下,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代表我們自身內在的精神力量和心理能量)。
所以才會導致她AB面的矛盾行為,第一次婚姻中,一方面天天秀恩愛,曬幸福甜蜜,但不久又出軌約會其他人。正是因為她自己的內在小孩沒有得到滋養,很虛弱,所以對老公的要求往往會附加自己對缺失父愛和完美父親的要求,希望自己時時刻刻能得到關注和照顧。
當沒有得到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這種關注時,或者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會表現出自己不成熟負能量的這一面,或者表現的比較作。
我們發現,內在小孩比較虛弱的人格,往往會很作,在第五期時,伊能靜說自己是小作精,網友們還開玩笑說,恭喜伊能靜姐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準確定位。
玩笑歸玩笑,事實上是,自體比較虛弱的人格,一直沒有被周圍的人充分關注,被看見,被認可,就會表現的比較作,想通過“作”的行為獲取關注、獲取資源、獲取認可。
我們會發現,有些老人,到老了會變成老小孩,會不停作家里的人,比如《都挺好》里面的蘇大成,就是典型代表。這類人可能是在過去一直沒有被周圍人好好關注過,得到過充分的尊重和愛,他的內在是很渴望被看見,被尊重的,往往就會通過這種方式表現出來。
二、袁詠琳的AB面
有才華想展示的隊長 VS 極度不自信要出讓隊長
周杰倫小師妹,很有才華的一個人,出道十幾年一直不是很紅,介紹自己的時候說,我不是袁詠儀,我是袁詠琳,連名字都不太被觀眾記得的一個藝人。
A面:平時不管是排練還是演出,都是挺有活力有才華的一個人,咧著嘴大笑時挺有感染力的。袁詠琳其實很想展示自己才華的,在第二次公演時自薦當了隊長。
B面:給我印象深刻的有幾個鏡頭,是她在節目中有幾次因為極度不自信崩潰大哭時聳動的肩頭。在第一次公演排練時,她就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崩潰大哭過,當時阿朵去安慰她,她說,自己堅持做音樂十幾年了,就是一直不紅,不被看見,有可能是自己真的不適合做音樂吧,如果真是這樣自己也能接受,就再去做別的。
后面幾次崩潰大哭,是因為自己當了隊長,但覺得壓力太大,不自信感覺自己沒有能力承擔這個責任,要出讓隊長,讓阿朵來當。
袁詠琳的AB面分析
袁詠琳之所以會幾次崩潰大哭,我認為是長期不被看見,不被關注的結果。出道十幾年,付出很多,也很有才華,但就是不出名。這種付出和得到結果的不對稱,導致她內心會積壓很多的委屈,在面對壓力和更高的挑戰時(比如當隊長),委屈的情緒夾雜著對未知挑戰的焦慮,會出現不自信退縮的情況,質疑自己為什么不行,不敢面對這些挑戰,害怕失敗害怕丟臉。
讓我們來看看共情力極強的阿朵,是怎么安慰她幫助她支持她的。
在袁詠琳第一次崩潰大哭時,阿朵安慰她,你的才華肯定是能被看見的,你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袁詠琳當隊長后招募隊員,阿朵看沒人站,她就第一個站了出來,說我們都知道你的才華,我肯定支持你站你。
第二次崩潰大哭要讓隊長時,阿朵沒有簡單的說,你能行你可以的,阿朵安慰她,你是有能力的有潛力的,這是你的功課,是你終究要跨越的一道坎,你遲早都要面對,不要逃避,要去面對去嘗試。
后面在排練過程中,阿朵和雅雅姐都很信任她支持她,然后也會給出很多的idea,她的壓力也小一些,索性就拋開當不當隊長這個煩惱,認真排練,后面在試演時,被趙兆老師稱贊為最有團魂的一個團隊。
第二次公演后,阿朵被淘汰離開時,袁詠琳傷心大哭時,阿朵還安慰她,我們離開沒有關系,因為我們都體驗過了,享受過這個舞臺,你需要更多的去體驗,去展示自己。
后面阿朵走的時候,還特別動情的說真的希望cindy能留下來,展示出發揮出自己的才華,能更好的走下去。
cindy有幸遇到了阿朵,能這么支持她安慰她陪伴她,其實對于長期不被看見、內心虛弱的人而言,這樣的支持陪伴是很需要的,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展示出自己的才華。
三、孟佳的AB面
不敢讓自己脆弱的Leader VS 她終于允許自己哭了
孟佳,練習生女團身份出道,唱跳俱佳,專業能力杠杠的。
A面:從個人才藝首秀到第一輪公演【大碗寬面】,都展示了她女團出道專業素質過硬的一面。
B面:第二輪公演,專業女團唱跳優秀的她被大家推舉為隊長,但由于隊里三個人觀眾投票排名都靠后,導致得分低只能后面選曲,只選到一首慢歌《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且本來選擇的第六名出場順序被其他有排名優勢的隊伍頻繁調換,調到第二名出場。
這類曲風在比賽中不占優勢,贏的幾率不大,也不是孟佳擅長的風格,再加上排練不順,且試演時作為隊長出現低級失誤,制作人評價不高。孟佳表現的很喪,在采訪中說對這類慢歌實在是沒什么把握。
作為專業女團出身的孟佳,在比賽中遇到不熟悉的曲風,沒有積極給團隊打氣,去練習去轉變,反而有點喪,這不太符合她專業隊長的人設,也不符合制作團和觀眾們的預期。
孟佳的AB面行為解析
張含韻小姐姐對于孟佳有一段評價講的很透,說她們這類女團練習生出道的,從一開始就接受嚴格的訓練,不允許自己脆弱。
不允許自己脆弱,只能堅強,導致很多負面情緒被壓抑,不能表達,長此以往的話整個人的狀態就會不太對勁,其實孟佳第二次公演抽到慢歌之后,狀態就不太對了,而試演時出現了低級失誤有一個動作沒有站起來,正是這種狀態的反映。
當然在后續排練過程中,她的隊友們給了她很多的支持,張含韻說,我們的隊長是需要關愛的。在團隊中汲取的這種能量,支持她重新站起來,支撐她在不熟悉領域勇敢轉型。
公演的曲目,《因為我們能感到疼痛》,雖然是首慢歌,但表演過程中,情緒表達特別到位,現場渲染效果特別好,最終在公演中拿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這首曲子表達的內容,其實也特別符合孟佳這段的心路歷程,我們能感到疼痛,我們可以表達情緒,我們可以允許自己脆弱,我們需要相互支持,我們需要更多擁抱。
在表演結束謝幕時,可能是現場表演真的帶入了很多情緒,她還沉浸在這個情緒里面,也可能是這首歌真的很契合她的心境,孟佳忍不住哭了出來。
她的粉絲說,不僅是這次演出的效果和第二的好名次讓人很開心,更重要的是,孟佳允許自己哭了。
不管是表演結束時哭了,還是這次演出本身,還是在排練過程中,孟佳已經逐漸允許自己表達情緒,流露脆弱了,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療愈了自己。
其實孟佳代表了我們很多人,從小被嚴格要求,好好學習表現優秀,長大后也是職場的中流砥柱,要堅強,有事硬抗,不允許自己脆弱,長期會壓抑很多情緒。
就像之前的咪蒙,作為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和老板,每次遇到困難和糟心事了,她只允許自己傷心沮喪十分鐘,然后就像沒事人一樣笑呵呵的去面對自己的員工和客戶,她對自己說要樂觀積極,要強大,不允許自己脆弱。這樣的后果是長期會壓抑很多負面情緒,在大事上表現的淡定、堅強,但在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上可能就會爆發,比如咪蒙有一次在某個會務現場,因為一些細節沒安排好,就大發雷霆,正是因為積壓了太多的情緒沒有出口釋放,一些不經意的小事反而會成為觸發情緒的導火索。
因為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每天工作18個小時,和外在積極樂觀堅強的表現下壓抑了太多的負面情緒,她后來得了抑郁癥。當然也是在后期生病之后休息了一年,慢慢的接納了自己的脆弱,放下了很多執念,療愈自己后重新出發再創業。
所以,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樂觀和積極是需要的,但是沮喪的情緒,也是需要被正視的。接納允許自己的悲傷、憤怒情緒,找到健康合理的情緒宣泄渠道,安撫好自己的情緒大象,才有力量重新出發,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去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