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讀有你|如果沒有明天:抗戰空軍的愛情故事

戰爭給人帶來的感覺大多是伴隨著死亡、災難還有痛苦。戰爭只是時代的某種極致表達,波瀾不驚的日子里,依然有求而不得的嘆息和無可奈何的別離,只是戰爭中的愛情格外動人。戰爭帶來了死亡和涂炭,但是戰爭也會帶來愛情與美好。

1932年,為應對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當時的國民政府便在杭州筧橋成立空軍學院,自此至抗戰結束這里一共走出1700人,沖上藍天,與敵奮戰。而劉粹剛便是中央航校二期驅逐科的學生,一心想要收復失土,其射擊成績非常之突出,僅次于教官高志航。后來被日軍對手稱之為“空中趙子龍”。

而也就是在這段期間,他在火車上結識了當時18歲的許希麟。有一種感覺叫做一見鐘情,自見你第一面開始便深深的喜歡上了你,于是當時21歲的劉粹剛將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寄到許希麟家中,在情書中劉粹剛癡心望斷,信中更是一句又一句的情話試圖打動許希麟的芳心。

但又怕自己無法獲得芳心,于是經常駕駛飛機在許家窗外低空飛行,引起許希麟的注意。

一句“耿耿此心,望斷雙眸”,是劉粹剛和許希麟愛情的開始!

但是當時的航校有年齡限制,未滿年齡的飛行員是不允許結婚的。因為他們的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是永別,誰也不知道起飛之后還是否能活著回來。

劉粹剛不一樣,他想到這些但是他覺得許希麟就是那個一輩子的人,所以他決定為愛癡狂一回。在許希麟那個年代自由戀愛的風氣才剛開始普及再加上自小家教就很嚴,她并沒有直接答應劉粹剛交往的要求,而是轉而與劉開始書信之間的交往。

許希麟的父親雖然贊賞這位“空中趙子龍”,但也對自己女兒未來產生了擔憂。于是有一天他把許希麟找來說“粹剛這孩子是不錯,就是職業太危險了”

許希麟當時只說一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就這樣劉粹剛獲得了許希麟的芳心,許希麟也得到了父親的認可。兩人終于在1936年突破了當時飛行員年滿28歲才能結婚的規定,正式結為夫妻!

擁有了愛情戰爭還是在持續著,只是接下來面對死亡的就不再是劉粹剛一個人了。結婚不久后,空戰也如期到來。

十月,劉粹剛奉命防衛南京城上空,跟隨夫婿前來的許希麟還不知道自己即將見證一場真正的空戰。當時天上自己的丈夫正在與敵人搏斗,而自己在地面卻什么也做不了。以至于后來她對劉粹剛說:“你在天上天上和敵人拼命,而我只能躲在防空洞里,我做不到。”

這就是作為妻子最無助的地方了吧,也是劉粹剛覺得最對不住許希麟的地方。那時候的飛行員其實都是不敢談戀愛,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會有明天。劉粹剛雖然結了婚,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處境,于是寫信給許希麟說

假如我要是為國犧牲、殺身成仁的話,那是盡了我的天職

您時時刻刻要用您最聰慧的腦子與理智,

不要愚鈍,不要因為我而犧牲一切,

我只希望您在人生旅途中,永遠記著遇見了我這么一個人

我的麟,我是永遠愛你的

也許劉粹剛早早地就預料到了結局所以才寫下這封信,正如他所說這是他的天職,而不久后他完成了自己對于國家的使命。

兩周之后劉粹剛北上支援戰斗,但是由于天氣惡劣再加上沒有無線電通訊,他們沒有找到機場。劉粹剛幫助僚機跳傘后,自己卻堅持迫降(當時的戰斗機如數珍寶),最后因為視線模糊不幸犧牲,年僅24歲。

他們的愛情故事是美好的但結局卻是那么的悲壯,我用生命守護國家天空卻無法盡到一個丈夫愛人的職責,無法陪你到老或許是劉粹剛最大的遺愿了吧。

而那時候對于大多數年輕飛行來說,他們也想去愛但不能去愛。他們在人生中最年輕、最英俊的時候在想著該如何坦然去死,也正是抱著這樣必死的信念很多人根本就不敢談戀愛。

如今已經96歲的老飛行員陳炳靖說“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很多女孩子不懂嘛,不知道你隨時會死,但是你的良心知道,你不可以這樣,每個人都不敢談戀愛。”

這是多么殘酷的青春啊,他們有著對愛情的憧憬,但在國家面前這一切都被迫壓在心底不去想。和平時代的我們是在不斷在追逐自己的夢想、享受著戀愛帶來的幸福,而他們處于那個國家危難之際,在一天天訓練和戰斗中培育著自己死的決心。

這一切不言而喻,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換來的。在一生最燦爛的時刻,他們放棄愛情、放棄前途甚至是生命,用自己的身軀一次次沖上云霄沖破黑暗,最終換來了我們的今天。

我們處于這飽經滄桑的土地上,不要忘了這些人當初是為了我們而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