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格》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文/陳雄輝


有可能是一種聲音,老實的人

不滿足隱藏在木頭里吱嘎的歡娛

一定要把它寫出來,他每天結繩記事

或在樟木的股子里刻劃海潮的起伏

那個人自詡為

古代的詩人,現代的灑家


也可能是一種格調,要比一種竹篾

來得輕巧,那種竹遍體鱗傷

幾個朝代用錦衣玉帛輪番包扎

留在罄竹難書的“書”是一種冷漠

或因文字太沉,而成為罪過


可他說:昨夜酒醉,黑暗是最濃的酒癮

有什么可怕之處,古代的文人

一撥撥畫地為牢,他照樣鉆燧取火

或入木三分,現代的灑家妙趣橫生


他能在莽莽森林里安撫了幾棵荒涼之樹

讓他們忘了刀耕火耨的痛苦

他能在戒備森嚴中讓皇帝下井打水

讓生活有了水火相容的可能


那么,草木成紙后

宋朝在聲聲慢里曼妙沉淪的災難

他就承擔了婉約的重任

空想、鳥唱、交歡、倩影

不再穴局野處,陰歷、江南、詞牌、輕風

都被他比作美人的鼾聲……


那么,他的網名也就親昵起來

那個自稱“木格”的灑家又開開始

對皇宮里的格格做個非分之想

想那格格能否用他多余的情商

在一次夢里研墨抄詩,許一顆紅豆

贈心中的那個子虛烏有,認領了自己的

自以為是,從此

他的文字在南方打開了死結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