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來了位要求在門診導尿的病人,護士小麗奇怪了,這位老爺爺明明上周剛剛換了尿管,怎么又來了,一詢問才知道,原來老人尿管又堵住了,腰部還隱隱作痛,小麗干凈給老人聯系了泌外科門診,讓老人過去仔細檢查一下,看看有無尿路感染,并且叮囑老人如果需要隨時到門診來找護士。
后來,老人專門來感謝小麗,原來老人留置尿管發生了感染,泌外科醫生給老人做了處理,并且更換了新的適合老人的導尿管。
留置導尿是臨床上常見的侵入性護理操作,某些患者由于置管時間較長或家庭經濟條件受限等原因而選擇家庭留置尿管。近年來,門診患者家庭留置導尿管者逐漸增多。由于患者及家屬對留置尿管相關醫學常識不熟悉,護理措施不到位,家庭留置尿管極易發生尿路感染、尿管堵塞、漏尿、出血及尿道損傷等相關并發癥,可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危及生命。
筆者針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家庭護理,通過臨床案例收集、查閱文獻、詢問專家的方式,整理了七個問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多長時間更換引流袋與尿管?
常規更換導尿管及引流袋,并不推薦固定更換的時間間隔,推薦依據臨床指征進行更換,例如發生感染、梗阻或密閉的引流裝置開放。
目前大部分醫院采取的是每周更換集尿袋1次,每月更換尿管一次。
2.導尿管型號如何選擇,注入多少水合適?
選擇適宜的雙腔氣囊導尿管雙腔氣囊導尿管的優點是易于固定、便于清潔、對皮膚粘膜刺激性小。我院門診使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現有14號、16號、18號三種型號,根據病人的年齡和尿道情況選擇導尿管。
8Fr-12Fr,3ml:兒童;
12Fr-16Fr,5-10 mL:女性;
14Fr-24Fr,5-10 mL 彎頭:男性。
3.膀胱沖洗是必要的嗎?
除非可能發生導尿管的阻塞(例如前列腺及膀胱手術后出血),否則不推薦行膀胱灌注沖洗。若有發生導尿管阻塞的可能,推薦行閉合性的膀胱持續沖洗。不推薦常規行抗生素膀胱沖洗治療。最好放置三腔導尿管,用輸液器滴入,保持導尿系統的密閉性,減少感染發生。
4.哪些情況需要及時與醫院取得聯系?
觀察尿液的量、顏色、性質,如尿液量每日少于400ml,尿色混濁、或有血性等異常情況應及時與醫院取得聯系,必要時送往醫院治療。
如尿管松動、脫落形成尿液外滲時應及時來院調換尿管。
5.留置尿管的日常家庭護理
二個關鍵詞:通暢,防感染。
(1)患者及其家屬知曉留置導尿管的目的和護理方法,了解預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
(2)每個患者應有個人護理方案,以盡量減少阻塞和結垢問題。對其置管期間護理情況做好記錄。
(3)避免導尿管及引流管扭曲。尿液引流不暢時,若是管道扭曲或打折,及時進行糾正;若導尿管超過2周未更換,管道口及導管內有尿垢或尿結石產生,更換導尿管;若是氣囊內注入液體過少,患者牽拉尿管后致使尿管強行拉出氣囊部入尿道,應將氣囊液體抽出,消毒外陰及脫出的尿管后再送入膀胱,也可重新更換尿管。
(4)引流袋始終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觸地面。
(5)應當使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及時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時,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防止尿袋開放活塞接觸未滅菌的集尿容器。
(6)留置導尿管后,不要使用消毒劑清潔尿道周邊區域來預防泌尿道感染。在每天洗澡時清潔導管的表面或使用清水/生理鹽水清潔導管表面,保持每天的衛生是更為合理的預防方法。
(7)囑病人來院拔除尿管不可自行拔除,以免損傷尿道粘膜引起出血。
(8)定時開放尿管每隔2~3小時放尿一次,保持膀胱容量,以免形成小膀胱。
(9)鼓勵患者多飲水達到內沖洗的目的,并協助更換臥位。發現尿液渾濁、沉淀、有結晶時應作膀胱沖洗,每周做尿常規檢查一次。
(10)患者離床活動時,導尿管及集尿袋應妥善安置。搬運時夾閉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注意要及時打開引流管,以保持引流通暢。
(11)患者沐浴或擦身時應當注意對導尿管的保護,不應把導尿管浸入水中。
(12)若導尿管不慎脫出或留置導尿裝置的無菌性和密閉性被破壞時,應立即更換導尿管。
(13)每天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時盡早拔除導尿管,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管的時間。
6.什么是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
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CA—UTI)的相關癥狀和體征包括:無其他明確原因引起的新出現的或加重的發燒、寒顫、精神狀態改變、全身乏力或嗜睡癥狀;腰痛;肋脊角壓痛;急性血尿;盆腔不適,尿管拔除后尿痛、尿急、尿頻或恥骨上疼痛或壓痛。
對于癥狀能立即緩解的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CA-UTI)患者,需遵醫囑持續應用抗生素7天。
對于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者,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10-14天,不管其是否繼續留置導尿。
?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CA-UTI)較輕的患者,需遵醫囑持續用左氧氟沙星5天。
?在拔除留置導尿管后,不伴有上尿道感染癥狀的65歲以上的女性患者,在發生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CA-UTI)時,遵醫囑應用3天的抗生素治療
若為有癥狀的念珠菌患者,應系統地使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
7.發生導尿管阻塞怎么辦?
(1)如果發生導尿管阻塞或可能因為導尿管的材料導致阻塞,需更換導尿管。
(2)對頻繁發生導尿管阻塞的長期置管患者,使用酸化液劑灌注或口服脲酶抑制劑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