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黑人老者,睿智聰慧,夢想成為大學教授,卻陰差陽錯成為了最有知識的汽車修理工;一位白人老者,家財萬貫,脾氣暴躁,卻總是孤身一人。這樣的兩個人卻因為同時身患絕癥而進入了同一間病房,這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生命從我們出生開始就進入了倒計時,我們活一天,就離死亡近一步,生命也就跟著少一天。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會感嘆時光易逝,可是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又覺得生命漫長,能夠隨意浪費。就像歌詞里說“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然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突然告訴你,你的人生已經時日無多,你會怎么辦?
兩個老者經歷了化療,嘔吐,期盼醫生能夠帶來好的結果,進而失望——的確已患絕癥,并且時日無多,回天乏術。這個時候究竟應該選擇去完成自己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情,讓自己沒有遺憾的離開這個世界,還是按照慣例,留在醫院治療延長生命直至最后一口氣?總有人說想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因為那雖然是大家都想要的瀟灑生活,但同時又是不為大家廣泛認可的選擇。這也許就是理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而兩者都能當同一回事的人,注定會得到大家欽佩的目光。
他們是不幸的,因為他們身患絕癥且回天乏力;但同時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相遇,共同支持對方一起完成他們的遺愿清單——離開醫院,來一場告別人生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即使家人不理解,他們也終于找到了支持自己的人,踏上了找尋自己的旅行。
錢不是萬能的,白人老者家財萬貫卻總是孤身一人,一人住院,一人化療,一人嘔吐,除了一位助理和黑人老者,他好像習慣了自己一人的孤獨人生。但是沒有錢總是萬萬不能的,他們踏上了遺愿旅行,去哪里都是最好的待遇,黑人老者不止一次問他,你究竟有多少錢?白人老者笑著說,特別多。可是在生命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錢的人也買不來長命百歲,錢也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
黑人老者說,他曾經想要成為一位大學教授,可是他的女朋友懷孕了,身為一位多少受到歧視的年輕黑人男士,他只能輟學去打工賺錢養家糊口。他本來想等以后有機會了再繼續上學然后去當教授,可是接下來一個又一個孩子出生,撫養大了孩子又接下來有了孫子,雖然說三代同堂一家幸福,可是他的心里依然留有遺憾。電視知識問答節目他的回答總是又快又準,他還有一個想要當教授的夢想。
他的妻子不理解他放棄治療,離開醫院離開家庭,而去跟白人老者共處生命的最后階段。他們很早就在一起,相濡以沫這么多年,三代同堂,他的生命即將終結,最后卻選擇一個陌生人共度最后的日子。黑人老者給的解釋是,我為了這個家付出了我的一輩子,漸漸的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最后的日子我想為自己活著。
我們總覺得機會還會有下一次,這次因為家庭錯過了,下次因為愛情錯過了,時間就在錯過中不知不覺的走遠了,等到反應過來,才發現我們再也沒機會了。如果是因為想要養家糊口或者為了別人而自己讓步,沒有達成自己的夢想,那么真的總有一天這些不甘心會突然間聚集爆發,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好像不是你的,你沒有為了自己活過,你找不到自己的價值,當人生開始進入倒計時,這種突然而來的恐慌就會充斥內心,甚至由此產生的不甘心會在不自覺中混淆你的視線,你看不到自己的歸宿,也不知道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死神即將叩門的無助和對于結束生命的不甘心會讓人陷入迷茫之中。
白人老者有過很多任妻子,有過更多位情人,黑人老者由始至終都只有一位妻子,在生命的最后,黑人老者突然間對家庭產生了厭倦的感情,跟妻子攜手走過了太多的時間,他沒有了當初的熱情,所以他逃離了她。但是當他跟白人老者安排給他的“艷遇”聊天時,他終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最愛,他依然最愛他的妻子,只是過去這么多年,時間消磨了一些他最初的愛情,而成為教授理想的破滅,發現身患絕癥的打擊,讓他以為因為家庭他錯過了他的人生。經歷了一場旅行和一場艷遇,他終于明白,他的家庭就是他最珍貴的財富,他的妻子就是他一生的最愛。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有的東西時間過去就真的再也不回來,我們總要接受變化,只是改變并不意味著一切歸零。愛情也許會漸漸摻雜進親情,家庭也許會逐漸充斥著責任,但是這些歸根究底依然是我們當初選擇的,甘愿為之奮斗付出的存在。
有句話是“如果你為錯過夕陽而哭泣,就會繼續錯過漫天星斗”,有個詞叫做“執念”,執著于錯過的事物,漸漸忘記了想要的原因,只是堅定自己一定要得到的信念。人生處處是風景,處處錯過,卻依然都是繁花似錦。不妨在每次失去的時候問問自己,想要堅持得到的原因是什么?是真的非它不可,還是因為得不到所以不甘心?是不是真的想要到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都能說你絕不后悔?不破不立,不舍不得,想要得到,就要用失去來換。最怕的不是你失去了這個夢想,而是你付出一切來交換之后,反而失去了你最珍貴的東西。
黑人老者說古埃及有一個傳說,能上天堂的人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你快樂嗎?一個是你是否為別人帶來過快樂?白人老者說,我做過的事并不是每件都讓我問心無愧,只是如果重新再來,我依然會這樣做。他跟黑人老者談起了自己的女兒,談起了因為女婿家暴,他擅自對女婿做出了懲罰,可是女兒卻從此不原諒他,也不再見他。
黑人老者感受到了白人老者對于親情的渴望,他暗自安排了白人老者去見他女兒,卻被白人老者嚴厲拒絕,他說他多管閑事。他說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好的結局,不是所有的久別重逢都能一笑泯恩仇。他的歇斯底里,更像是害怕知道一個不完美的結局,因為害怕,所以提前拒絕。欺騙自己沒有親情也過得很好,強硬的態度好像自己得到了真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看待別人的事情總是更加清晰,可是輪到自己卻總是近鄉情怯。害怕被拒絕就提前說自己不在乎;害怕悲劇結尾就逞強說喜劇都是假的;害怕孤身一人卻總是堅定的強調這樣很好。黑人老者的病危成為了白人老者改變的一個契機,他終于鼓起勇氣去見了女兒。當時兩位老者寫遺愿清單的時候調皮的寫了一句“希望得到世界上最美的女孩一個吻”,只不過是玩笑般的一句,白人老者卻意外發現自己有了一個外孫女,他真的得到了最美的女孩的吻,同時還有親情包裹內心的溫暖和陪伴。
有一個鏡頭總是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兩位老者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可是天氣不好,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只能來年春天才可以爬山。他們兩人對視一眼,無奈又苦澀的笑了,說,那就……下次再來吧。他們內心都很清楚,他們沒有下一次,這次不能爬山,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可以再次來到這里,完成這個愿望。
看到這里一股絕望撲面而來,當我們說出“下一次吧”的時候,是我們拋棄了機會,可當他們說出“下一次吧”的時候,是機會拋棄了他們。再也沒有下一個春天,再也沒有下一次旅行,再也沒有那兩位老者的存在,所有的都是訣別。時間從來不等我們就自顧自的不停向前,不因我們的欣喜而減速,不因我們的悲傷而提速,我們總要走到人生的最后一天,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不可以每一天都讓它單獨精彩,而不是成為結局必須具備的沒有特點的單調步驟?也許你今天渾渾噩噩度過的,就是臨近結局想要擴展的時間啊。
人生總是不斷的選擇,得到,失去,遺憾的過程,擁有的時候別總想著失去,好好的享受,認真的對待。失去了別總是懷念擁有,勇敢的進行下一場旅行,擁有下一件事物,開始下一段回憶。
黑人老者和白人老者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幫助對方找到了他們珍視的情感和人,完成了他們列下的遺愿清單,他們成為了對方的鏡子,成為了對方的勇氣。他們完成了他們人生中從未做過的事,看到了從未看到的風景,又找回了漫漫人生路險些丟掉的珍貴感情,有的人也許比他們要多活很多年,但是多出來的時間并不一定會比他們過得更有價值。他們成為了愿望的實踐者,而不是愿望的空想家。
我們總說,去見想見的人,去做想做的事,去看想看的風景,去體會想擁有的人生。可是這句話我們每年都說,每年都是空頭支票。我們好像有更多十分重要的事擋在這些我們想要的東西面前,忙著開會,忙著上班,忙著東奔西走,忙著不停賺錢。那些讓我們腳不沾地的事情漸漸的成為了我們生活的重心,我們一邊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路和遠方的田野,一邊只看得到眼前的忙碌,不記得田野在哪方,還要懷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夢想。
所以當死神來敲門,我們內心的渴望就會突然間淹沒那些讓我們忙的腳不沾地的“正事”,叫囂著人生還不圓滿,勾起我們對于世界的不舍,對于過去的選擇不滿和對于生命的留戀。我們忙于奔波,歸根究底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本末倒置,就很容易得不償失。
不如就從今年開始吧,每年都列一個愿望清單,看看我們內心渴望的究竟是什么?縱然錢很重要,我們忙于賺錢養家,只是我們的愿望是不是一定要我們成為百萬富翁才能夠一一實現?事情不是計劃的萬無一失,條件萬事俱備才能夠做好,而是在不斷的推行實踐中逐步走向完美。
慶幸今天我們還能健康的生活,感謝明天我們還能彌補今天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