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早期閱讀?
早期閱讀主要針對的是0-6歲孩子,培養孩子早期閱讀能力圖畫書不是唯一的媒介,如麥當勞的標識、牛奶的包裝盒、報紙等都是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的素材,但圖畫書是強而有力的媒介,是最好的教材,因為他可以把語文里面的文學語言和口頭語言做到很好的結合,且可以拓展,圖畫書有自己的結構,專屬的文學表達形式,早期閱讀最根本的發源地是來源于他的生活,所以念完圖畫書,理解完圖畫書后,我們要把書做二項空間,來回到他的生活體驗,所以就會有圖畫書的延伸活動,也就是拓展圖畫書的經驗。
例如:《好餓的毛毛蟲》念完后,讓孩子去防寫,為什么要做延伸呢?因為我們針對的是0-6歲的孩子,所以在進行早期閱讀的推廣時候,我們利用了圖畫書這個文學表達經驗,把它又帶回到生活中,并不是要做教育目標,只不過教育就是生活,為什么要回到生活中?因為0-6歲的孩子需要回到他的生活去,這樣才是完整的閱讀推廣活動。
2.對于“書”來說,閱讀只是其中的一個面向。
由這話我們反推剛才說的,我們在看書時不是只有閱讀,還包含了很多先前經驗,還包含了我們同孩子閱讀時的社會,什么是社會經驗?爸爸帶孩子看的書,老師帶孩子看的書,媽媽帶孩子看的書,這些社會經驗的互動,親子互動,師生互動,這些所有種種,都不是一個書或閱讀的簡單定義來說的,所以對書來說,閱讀去讀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面向而已,還包含了其他很多面向。(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松居直先生說,書不是給孩子自己看的書,是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的,因為孩子的經驗有限,生活經歷有限,父母再給孩子讀書時,可以很好的把自己對生活的閱讀投射到書上,通過我們同孩子的互動閱讀傳遞給孩子。)
不同的成人有不同的思考模式,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引導,所以在給同一個孩子共讀時,他同時接收的是不同的行為模式,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邏輯,不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