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懷疑我 走在沙漠中,從無結果 無論種什么夢,才張開翅膀 風卻變沉默,習慣傷痛 能不能算收獲
從小到大,一直發現自己是個愛做夢的人,并且是做美夢的人,很多時候精力消耗在美夢成真的幻想中,一遍遍的做,夢做到自己心情好,夢做到自己真的相信為止,就這樣一次次的把自己催眠了。而現實真心是很骨感的,幻想一次次的破滅,捷徑總是走頭無路,最后只能獨自面對傷痛,傷痛多了就麻痹了,漸漸地發展出習慣的模式,不再感覺到痛了。
帶著一份倔強,帶著一份對抗,走自己想走的路。這個信念不是現在才有,從小就體會到的。姐姐從小到大都比我懶惰,但是她會做人做事。懂得說好聽話哄人,而且在父母那說一套,與我說的又是一套。這種方式很管用,我就通過觀察而模仿她,因表演技術不夠嫻熟,每次都被父母戳穿而羞愧。怎么辦呢?總要在家里找個舒適的位置活下來吧?那就換個方式吧,用服務的行動來換取一份看見。
記得最深刻的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當時我才6歲,大家坐在一起吃飯,看見父親一遍遍的用毛巾擦汗,那會兒家里沒有電風扇,只有蒲扇。我主動放下碗筷,聲稱自己不餓,然后幫父親扇風,使勁兒地左右扇,讓大家都一起涼快涼快。由于節奏掌握不好,胳膊酸了就扇不動了,大家就來嘲笑我,說我是拍馬屁,不是真心的。我就一邊察言觀色,一邊調整扇子的頻率,胳膊酸的抬不動了,還在堅持著,堅持到最后大家吃完飯了,才得到一些表揚。而姐姐呢?根本不用做事,一樣得到表揚。我就會很困惑,為什么我想得到姐姐一樣的待遇是這樣的困難?因為我真的不夠好?還是天生就是這個命?
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很冷漠。我做了很多事情都沒有人看見,犯了一點錯誤就被揪住不放。這些人都是糾錯專家,我也要多觀察,逮著他們的錯誤記住在心里,等到他們揪住我的錯的時候,好用這些事情反擊。這也是平時要么壓抑自己不表達,等到忍無可忍的時候爆發一次,新賬舊賬一起算。
6年前,我跟著姐姐做了3年的金融業務,收入比原來在商場做珠寶管理高出一籌,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中,也學習了很多社會交往能力。收入高了,不用親力親為的做事,可以用錢來籠絡人心,買東西孝順父母、公婆,送禮物給親戚朋友,這時我被看見了,大家都夸我是好人。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哪里是人做人,分明是錢做人。
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執著,將命運的鎖打破,冷漠的人,謝謝你們曾經看清我,讓我不低頭,更精彩的活!
在忙著賺錢的時候,感知不到自己內心的匱乏與童年的創傷,關注的都是外在的評價、認可,不斷地向外抓取,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次次的打擊孩子。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被孩子的挑戰拉回來看自己。我去學習心理學,考證,全家人都笑話我胡鬧,姐姐鐵定的說,你要能考過關才出鬼呢。平時我確實不愛學習,也怕考試。但是這一次我就是要爭口氣,為什么你們都瞧不起我,難道在你們心里我就是這么挫嗎?因為我孩子的叛逆,你們認為我是失敗者?因為我沒有你們有錢,你們認為我無能?認為我無用?帶著一腔憤怒,我每周堅持聽課。可是當時非常的焦慮,擔心自己不過關被大家看不起,同時又不想用功就能順其自然的過關(做美夢的模式)。平時看到復雜的理論知識,就是拖延不想看,仔細想想又不現實,一直到快臨近考試的時候,才用心的看理論知識。考試前一周就開始失眠,每天只睡4小時左右,直到考試結束之后,才放松下來。三個月之后,分數出來了,我順利通過,趕快回家告知父母與姐姐,誰知道他們說,是我運氣好才通過的,孤獨、委屈、絕望、冷漠、不屑、傷心、自卑……深深的無力感在體內升起,在愛與恨中糾纏。
麻痹與倔強對抗模式,在這些故事里演繹得淋漓盡致。不出離故事,還是玩人格模式的游戲,不斷地強化它。
我有覺知的體會故事帶來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真相是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我只需要為自己負責任。看見自己是如何演繹的,看見真相是什么?傷痛與天賦是一把雙刃劍,能穿越傷痛就能找到天賦。我回到自己的中心,臨在中感受自己不被認可、無價值的痛,小草存在有它的價值,花兒存在也有它的價值,我看見了我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