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坐在拉巴特老城raid的天臺,大西洋的輕風拂面。國內時間中秋節已過去,摩洛哥時間仍屬于中秋之夜。我們圍坐在天臺,吃著路途買的朝甜哈密瓜和中餐館老板娘送的月餅,竟也有了過節的意思。明天成員T先行回國,旅程也已近尾聲,心中無限感慨。
與拖沓的意大利之旅更新速度相比,這次摩洛哥之旅還沒結束就已動筆。要知道旅途中抽出時間寫作很不易,湊了兩個晚上才寫一小段。更郁悶的是還有一段沒保存。
你可以當故事看,因為自從公眾號一改文風話比照片越來越多,本文承擔了攻略+旅途故事的作用。Just have fun!(這是要成為作家的節奏啊。)
與去年一樣,出發前充滿波折。無論旅途小伙伴的確定到最后臨行前的倉促,都說明了一件事兒:折騰是永恒。
從小我就是課堂上會看各種小說的文藝青年。除了武俠與瓊瑤阿姨外,我還喜歡看臺灣作家三毛的書。她的撒哈拉故事如夢似幻,筆下的人物如此鮮活。以至于我年少時代的夢想之一就是像三毛那樣不羈的去流浪。也因此,撒哈拉沙漠、北非一直是我心中向往的神秘之地。
確定今年去摩洛哥就一瞬間的事兒。有天閑來無事書寫旅行夢想版圖,不知不覺竟然寫了長長一串名單。突然摩洛哥跳出我眼簾。嗯,就它了,我對自己說。確定后才發現摩洛哥2016年對中國免簽,一下子省了簽證的諸多麻煩。
目的地定下來后,團員的找尋卻很艱辛。小Z因工作無法前行(此處應有勞模獎章),傻閨蜜一H夫婦說和我一起,然后H老公在知道小Z無法去后放了我們鴿子。那句話咋說來著,兄弟情深啊。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真可怕。
不得已,我在網絡上發出英雄帖。好幾個童鞋看到帖子聯系,最終爽快的攝影同學A第一時間向我拋出確定跟隨的橄欖枝。隨后我嘗試勾引J,去年意大利的旅伴。她一分鐘內給出答復:我跟。簡單,粗暴。
不得不說,在拐別人老婆/女友這件事上我比較有心得。T是我最后勾搭成功的傻閨蜜二(不得不說我們仨把傻大姐這三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她一直憧憬著去新西蘭自駕,結果被我在臨行前幾周拿下,從大洋洲改道非洲。其實此時成員已確定,因為機票都不好定了我也就隨便問問,沒想到她真動心,果然是真閨蜜啊。她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比我們機票多3000大洋以及早一天返程。
我們改定了所有房間,兩人間換成三人間。機票買的是阿聯酋航空,香港起飛,迪拜轉機,卡薩布蘭卡降落。飛行時長大概二十小時。A由上海飛香港,其余四個則直接在廣州正佳廣場坐車去香港機場。
臨行前又是一陣倉促,和J感慨與去年相比狼狽狀態有過之無不及。大巴車一路狀況挺好就來到深圳灣海關,過關時等了一陣子,但也只花費半小時左右。然后換成香港牌照的車,與其他人拼車人齊就出發,直接開往去香港機場。與我們同車一小姑娘聊天,她說自己國內大學剛畢業,先去英國游學半年再工作。不得不說,現在社會給了年輕人多了很多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