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著審核評估工作的結束,懸了近一年的心紛紛落了下去,似乎有忘記帶駕照行車卻逃過交警嚴查死守后的僥幸與快感。而明天的明天朝九晚五、書畫卯酉,依然故我、我行我素。那個五年亦或十年一次的審核評估,雖雷聲翻滾、氣勢恢宏,但是,稀疏的幾個雨點僅僅落在少有的幾個預置的人頭上,大多數的大多數似乎還沒有感覺到風時,結果所謂的雨就這樣過去了,這一波假想的狂風巨浪,對于這些普通的大學老師來說如同接種了狂犬疫苗一樣,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這類事件的免疫力。隱隱約約在每一位教師的心中浮現出一種"just so so"的感覺!
? ? ? ? 這樣興師動眾的大型審核評估工作,真的能夠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嗎?
? ? ? ? 從管理的角度講審核評估是控制中的事后控制,控制的目的則是為了監視各項教學活動以保證他們按照計劃進行,同時,糾正各種可能出現的重要偏差。一件事情,無論計劃做的多么完善,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控制系統,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會出現問題。因此,對于有效的管理,必須要有設計良好的控制系統。然而,不同的控制類型給計劃的有效實施帶來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先從審核評估說起,這是一個典型的事后控制,控制作用發生在動作之后,也就是說實際的教學活動已經按照已有的計劃執行了,再對執行的結果進行控制。采取這種控制類型有兩大優點,首先是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者提供了關于教育教學計劃的效果究竟如何的真實信息。如果審核評估結果顯示標準與現實之間,只有很小的偏差,說明計劃的目標是達到了,如果偏差很大,教學管理者就應該利用這一信息,使新的教育教學計劃制定得更有效。其次,可以增強教師的積極性,因為,老師們還是特別希望獲得評價他們教學效果的信息,而審核評估正好提供了這樣的信息。但是,事后控制有一個先天性的缺陷,就是教學管理者獲得信息時,損失已經造成了,這與亡羊補牢類似。而很多損失卻是滅絕性的。因此,事前控制便顯得尤為重要(如扁鵲的醫術),更直觀一點講就是教學之前把可能發生的各種不良狀況預測到,并根據情況制定各種預控計劃,防止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避免損失,以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寧愿花少量的錢預防,也不愿意花大量的錢治療。
? ? ? ? 但是失去了對過程控制的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組織目標都可能實現不了,因為失去了對教師教學過程的控制(事中控制),僅僅在通過五年亦或十年一次的審核評估來糾正偏差以保證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造假,由于沒有過程控制(事中控制),很多的過程便是缺失的,審核評估一來,很多老師便開始補充材料,而有些材料能補,有些材料就補不上,比如學生的平時作業、教學反思,怎么補?補不了,那只能造假。其次,這種造假又是組織允許的,很多時候領導也非常無奈,為了能有一個好的審核評估成績,做了好多臨時性的規定,最后,嚴重損害了組織文化。再次,將老師的注意力聚焦在如何讓過去發生的事情符合規定,結果在正兒八經的教學上投入會變少,顛倒了主次,讓老師失去了目標,迷茫在每天查卷子,和分數,補教案等已經發生過的上。最后,事后控制導致老師們沿著目標找方法,并沒有按照管理者設計的路線走,該學的都沒有學到而僅僅學會了如何走捷徑,學會了如何讓假的更真,教風學風一落千丈。
? ? ? ? 因此,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要相互結合,從源頭將危險因素扼殺在搖籃里,過程中要保證教學應該有的效果的實現,事后衡量整個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只有三者齊頭并進才能做到以最小的資源消耗正確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博學躬行、志強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