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慢慢爬上枝頭,街市的霓虹燈燃亮像一條長龍,來往的車輛,緩慢的前行,像勻速運動的一個個小烏龜。城市的交通就是這樣,從南堵到北,從北堵到南。
路旁繁茂的黃桷樹一棵,灰暗的燈光穿透碩大的樹冠,樹影灑落在公交站牌上,斑駁陸離。
夏天,山城晚上的八點,外面的空氣一如既往的熱浪翻滾,身上的汗水像水流一樣,從背心直滑落到腰間。
不知從哪里吹來一縷微風,吹過黃桷樹枝頭,一過濾,風中帶了點兒樹葉的清香,脖子間漸覺生出一絲涼意。依稀記得小時候,在老家地壩乘涼,屋旁兩棵大樹,屋后一片水田,細風拂來,頓時涼意漸生。身處大自然冷空氣循環系統中,和阿媽一起,搖著蒲扇,細數繁星點點,螢火蟲在涼席間來回飛繞,不禁想起杜牧的“輕羅小扇撲流螢”,大致就是如此。
車站等車的人并不多,老人、青年、小孩兒。
一個小男孩約莫四五歲,穿著一件橘黃色的T恤,圓乎乎的腦袋,可愛極了。他手里拿著一塊和手機大小的塑料薄片,放在耳邊,一個勁的說:“喂喂喂,爸爸,請接電話。”旁邊瘦高的父親也拿著一樣大小的塑料片,嘴角帶著些許微笑,眼里充滿愛意的回答:“喂喂,寶貝,怎么了?”
“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呀?”小男孩望著爸爸,眨巴眨巴著眼睛。
“爸爸一會兒就回來,等著爸爸,乖,我先掛了。”爸爸把手里的“電話”放下,一個勁的看著孩子笑。
男孩有趣,父親也有趣,倆倆相映成趣。彼此就在眼前,卻要用游戲的方法問候。大抵是懂得生活的父子,讓枯燥、緊張的生活,平添了幾分活潑與愜意。
小男孩低頭玩著“手機”,用手指在上面敲打,假裝撥號。“爸爸,快接電話。”小男孩拉了一下正和媽媽說話的爸爸。男孩爸爸又把手機拿起來,開始了他們的第二輪對話。
這樣的對話讓孩子覺得很有趣,拉著爸爸,“爸爸,你看看我的‘手機’。”男子的話并不多,但是很溫柔,極具耐心的和孩子玩著打電話的游戲。
小男孩有這樣一個父親,他是幸運的。有著游戲的心態,是美妙的。很多人在調侃生活時,都喜歡引用馬伊琍那一句“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生活我們何止停足在珍惜上,生活也需要一種游戲,幫助我們這些所謂“長大的人”回到孩童,感受生活的本真。
紅衣牽馬,最愛少年時。年少的夏夜,綠水池塘一片,其間青蛙亂叫,蟋蟀從旁伴奏,好一片歡樂的音樂殿堂,成了一首天然的催眠曲,陪伴我走過了整個童年。
到現在,我時常懷念小時候和阿媽一起歇涼的場景,但是長大的我們,卻越走越遠。城市的熱浪,一浪高過一浪,終難抵家鄉一滴清涼。
車來了,我又該上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