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村在一條山溝里,從縣城坐兩個小時中巴才能到,下車后還要爬好長的一個坡到莊上,而莊上只有兩戶人家。
小時候,姥姥家是最渴望去的地方,卻只有暑假時能住幾天。
長大后,卻很少去了。當然,可以找到很多種理由,比如求學了、父親不允許等等。總之,是很少去了。
通往姥姥村的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零星的黍子、谷子、玉米等。但更多的是拋荒,大片大片的拋荒。
從割過的玉米茬口看,村里人對農田已經很生疏了,或者是割田的人體力欠佳。姥姥告訴我說:’‘虎裕之前也是一個大村,但現在村里只有幾十戶了,在寒暑假時才能看到一些年輕人小孩子’’。聽到此,我不由得一驚,記得當年村里少說也有百十戶人家,怎么會少到這種程度?
姥姥也早已在幾年前搬離了她生活了快一輩子的村莊,到了姨媽附近的一個村子,而三個舅舅為了生計為了孩子上學,早已漂流在外,做城市流民去了。
這些年,地下煤炭的開采,將整個村子賣掉的事已不足為奇,別說農田荒蕪,世世代代靠土地吃飯的人們連土地都沒了。幾個村子暴富,出現了不少百萬土豪,瘋狂的在縣城買房。靠土地吃飯的他們除了種地并無一技之長,且大量的人涌入縣城,導致的結果是,他們失業了,只能坐吃老本。
也許不久,他們將重新歸于貧窮,失落的貧窮。
這就是現在山西農村的現狀。一是村子不復存在;二是在村里掙不到錢,養活不了家口,年輕人只得外出做流民,只剩有無法走動的老人留守村子。
在南方求學,深深體會了南北方農村的區別。南方一年四季可以收獲糧食,將土地資源充分的利用,現在雖已是冬季,農田里卻依然滿是綠色。而北方春種秋收,農苗現在早已被大雪覆蓋。上天給予北方農民的本來就少,而北方農民卻仍不懂得珍惜。幾年后,北方的農村可能已經不農村,北方的農民將如何存活?
一直在想:再過十年后,姥姥村還會有多少人呢?還會有幾畝農田?那個農村,我還回得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