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周凱師兄聊了一下,他是在九大讀完博士后回國的,目前暫時在我們實驗室工作,準備將來留校做教職。
4月份就要出發,他建議我去之前要做好準備,如果將來走科研這條路,就要好好學習,多發文章,多參加學術會議,將來回國進高校;如果要是工作的話,就要注意一些和工作有關的機會,比如有些企業和學校的聯合培養的項目,一些參觀企業的機會,企業的實習,宣講會等等,這些都是和將來工作有關系的。
談到自己為什么選擇回國當老師,主要是覺得老師這份職業收入比較穩定。工作的話當然現在日本薪資比較高,好的畢業生,像之前他們課題組的一個師妹,今年三月份要入職日產,工作的地方在神奈川,和國內閔行和人民公園的距離差不多,起薪可以到人幣25W+,在日本也算比較好的工作,而她當時去日本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將來要留下來在日本工作。另外,日本這邊社會環境和中國不一樣,在日產,豐田這些好的汽車企業一樣可以拿到和銀行等金融從業人員相當的高薪水。不過,高的薪水也要客觀來看,首先日本那邊的物價要比即便是上海的國內高一些,大約在1.5倍左右,所以實際購買力也高不了多少,但可能享受到的物質水平要更精致一些;另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中國尤其是上海還在處于上升期,將來的升值潛力還很大,在上海落戶,買房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這一點是日本所不能及的。所以,一種最理想的情況是,在日本工作一兩年之后外調或者跳槽到上海,這樣可以既享受和國外一樣的高薪待遇,又能生活在國內的消費水平和生活環境之中。如果是制造業的話,中國的一些企業也十分看重在日本的工作經歷,就像從事金融行業的人一般都喜歡去美國讀個MBA,去華爾街搞個實習經歷然后再回國一樣。
我根據自己完成手頭這篇論文的實驗經歷,想了一下,覺得自己不是太適合科研這條道路,畢竟腦袋里總是冒出許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不甘心一直專研一個東西,特別是在看不到什么前景并且缺乏自身激情的情況下 。在日本最好的汽車公司就是豐田,總部在名古屋,它和學校之間也有一些合作項目,所以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把找工作確定為自己去日本之前的明確目標。
出行方面。在日本乘坐公共交通的費用一般是很昂貴的,福岡地區的公交車起步價大約12rmb左右,學生的話可以享受半價的優惠,但也是很貴。所以一般去那里的留學生都會在剛到的時候買個二手車,也就1W左右,然后回國的時候再以7,8000的價格賣出去。如果自己出去旅游,需要提前做好詳細的規劃,年輕人一般可以選擇便宜的民宿來過夜。學校通常也會有很多出游的活動,課題組也經常會出去參加一些國際會議,報名這些活動的話學校會提供所有的出行費用,這也是十分劃算的一種選擇。
生活方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住在校內的學生公寓中,看了一下照片有做飯的地方,有小冰箱,有浴缸,感覺還是很舒適的,正好滿足我一個大吃貨的內心。雖然只有電加熱灶,但是只要能自己做飯,想想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日語學習方面。如果日語水平不好的話,學校一般會為留學生提供一個導生,用來幫助留學生在校期間的各種問題,一般都是九大在讀的本科生,而且通常學校會給予這部分學生一些津貼,所以他們都會很客氣的幫你各種問題,其實就和學校里的buddy program差不多,不過至少提供了一個聯系日語的好機會。另外,學校也會組織很多茶話會的活動來增進大家的交流,所以到那里以后要多多參加活動,一方面能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也是要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為將來找好工作做準備。
科研方面。九大的燃料電池領域還是非常出色的,其中的國際氫能研究中心在世界上也處于十分領先的地位。鑒于豐田前些年把燃料電池車量產化,最近幾年這個方向的研究日趨火熱,雖然還沒有出現什么實質性的突破,但是國家已經開始花重金扶持這一方向,以后如果找工作的話,自己一般也會近一些偏向技術的崗位,所以能在實驗室多學到一些東西也不是什么壞事。不過側重點應該放在學習操作各種精密的儀器以及實驗方法的學習上,對發文章的需求倒是不用太在意,當然有機會的話還是要爭取一下,畢竟這也是學術能力的一種體現,另外,在下學期評獎學金的時候也會用到。
總結一下,若無意外情況,自己會選擇工作的道路,這也是之前就已經基本上確定的事情,所以到日本之后要學一會選擇,有的放矢。日語和英語的交流能力很重要,這次交流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機會。
其他的就到哪里以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