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詞集 | 蘇軾《南歌子》之二

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

雖非吾土且登樓。

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楓纈,清霜暗菊球。

流年回首付東流。

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

都說東坡豁達,大概凡事都看得開。但人之為人,也總有些放不下的東西吧。比如他在這首詞里說的,離鄉(xiāng)和老去。

這首詞的寫作時間似乎無從考證。從“北客”這個說法、以及這首詞和其余詞作相比的順序來看,感覺應是蘇軾被貶到南方去的時候。

我其實很喜歡第一句,“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讀來甚是爽朗。聽說東園風光好,能一解鄉(xiāng)愁,于是前去瞧一瞧。雖然不是我的故鄉(xiāng),姑且登樓一望吧。對下一句“行盡江南南岸”,我并無確切的理解,只是感覺意思是說,(過去)走遍了江南的風景,(沒想到)卻在這里停留如此許久。

讀到這里,一股隱隱的悲苦慢慢透出來了。被貶去廣東的時候,蘇軾已年近六十,想必他心里是極想念家鄉(xiāng)和親人的。于此高齡被貶南行,有生之年葉落歸根便成了一個不知能否實現(xiàn)的夢。此時此刻,他哀然嘆道,“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很自然地便想到,自己或許會在離家鄉(xiāng)千里之外的地方終老。心中千般無奈、萬分悲涼,盡在此句。

眼看秋天到,日照短,薄霜起,楓葉更鮮明,而菊花漸黯淡。回看過往,“流年回首付東流”。這一生,如流水般付諸一空了。但這一次,他并沒有轉(zhuǎn)了調(diào)子,說些開闊豁達的話。他寫的是,“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頭發(fā)白了,看著一園子的風景,想要借著這明亮景致,讓白發(fā)倒回,不再繼續(xù)衰老。

雖然還是有一些爽快性情,意欲“挽回潘鬢、莫教秋”。但我似乎依然嗅到一絲無力感,覺此句不復往日豪情。在欲與天公叫板“挽回潘鬢”的不屈之外,卻多了一分哀凄,一分酸澀。

遠離故土,韶華長逝,終是心頭難以割舍的結(jié)。人這一生像是走在一條漸行漸暗的路上。同伴越來越少,熟悉的風景也徐徐消散,不舍之情想是愈甚。也不知這一路走來,什么時候能將這些牽掛放下,做到真正心無一物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唐詩三百首詳解(一 行宮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
    漢唐雄風閱讀 6,292評論 4 29
  • ●●● 去年的簡單生活節(jié)上,奶茶劉若英演出不久前,陳升被人撞見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 那場演唱會,奶茶唱了很多的老歌。周圍的...
    衾無閱讀 926評論 0 1
  • “愛妃”是她老公對她的愛稱。我和老三下火車的時候是新郎接的我們,我們上車之后他們就通電話,講完之后新郎把電話給我...
    梨落清淺閱讀 601評論 0 0
  • 114 距離寒假還有一周多,基督城的留學生們計劃著如何度過。宋迪也早就做好打算,最后一節(jié)課他再次翹課,跑到坎特伯雷...
    鎮(zhèn)魂歌閱讀 30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