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現狀
4月是閱讀月,不知你有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呢?我們只是業余的讀書愛好者,不必像作家那樣每天都鉆研大家大作。平時看雜志,報紙,小說,都是很好的閱讀習慣。之前看過一個調查,廣州竟然是全國閱讀時間最多的城市,我有點驚訝。如果這項數據把日常碎片化時間瀏覽新聞,接收生活資訊的時間減去的話,那就更準確了。
其實對于“碎片化時間”這一說法來講,一直都備受詬病。碎片化時間令人只會聊天,不會談心。大大降低了人們的思考能力,令人不能集中精神。閱讀是需要集中精力去看去理解內容的行為,如果只用短短的十幾分鐘來看文字的話,很難深入去思考理解作者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手機、網頁打斷我們思考的思路。經常工作到一半,就拿去手機刷一下朋友圈,打開淘寶看衣服,我們的專注力很難集中于一件事上面。
現在只要人們感到無聊,無事可做,首先都會拿起手機,無聊很快就會被填滿。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窺探別人的生活,看八卦,我們的生活好像很容易被這些沒有營養的信息充斥。在擠到臉貼臉的地鐵里面,還有空隙拿出手機看新聞、看小說、追電視劇。現在是移動信息化時代,就算不看也能通過各種電臺APP來聽書聽文章,這也是利用碎片化時間的一部分。
關于碎片化時間
Q碎片化時間是什么?
A指空隙時間、玩的時間、可以利用的時間,例如等車、搭公交、吃飯前的時間;大塊能被碎片化的時間,例如早起和睡前時間。
Q碎片化時間能做什么?
A聽FM電臺,聽英文廣播,聽音樂
用kindle看書,看紙質書,看報紙雜志
收拾桌面,整理文檔,整理郵件
閱讀公眾號文章,做讀書筆記
Q碎片化時間利用的影響
A專注力
自我管理
時間管理
提升效率
我怎么利用碎片化時間
1、利用出門前30分鐘,能看完一兩章心理勵志的書
或閱讀完微信訂閱的公眾號文章
2、晚飯后1-1.5小時是很好的學習時間,我會在這段時間閱讀專業類的書
3、在辦公室,利用下班前30分鐘,整理電腦里的文檔和郵件,寫工作日志和計劃,還能看完一兩節職場類書
4、午餐后30分鐘,可以聽FM電臺或者做讀書筆記,把對自己有啟發的段落摘抄下來并附上自己的看法
5、睡前30分鐘,能看完一兩章小說
碎片化時間的影響
可以看出我的碎片化時間通常都以30分鐘-1小時為一個塊,這樣分割時間能更有效率的利用時間,同時也提升自己的專注力,不容易被外界影響。
如果覺得30分鐘-1小時還是有點太長的話,可以把時間分割成更小塊,15分鐘一段,這樣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