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正確的事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深有同感,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我這幾年有個觀察,那些賺到大錢的人,在我們這些普通人眼里,他們活著就像一個閑人,笨蛋,乃至廢人。


怎么個廢法呢?生活節奏慢,說話節奏慢,思考周期慢,平日里什么也不做,看上去游手好閑,也不知道整天在做些什么。


他們的精力去哪了呢?


都花在一件事上,那就是思考什么才是最正確的事。


這個思考過程很漫長,有時是三個月,有時是一年,乃至兩年,但是只要做對一件事,就可以去睡大覺了。


還有一個很反人性的現象:真正賺到大錢的投資,不是讓你每天睡不著覺的投資,而是讓你最省心的投資。


如果一個投資,你每天都要操心它,完了,基本上這項投資十有八九要泡湯。天底下最好的投資,是躺在床上可以數錢的投資。


所以,賺大錢的人都特別有耐心,也特別佛性。


他們在99%的時間里都像一只木碗,安安靜靜杵在那里,靜如處子。一旦找到那個最正確的事,絕不再徘徊,立刻去捕捉獵物,動如脫兔。


所以,如果我們想賺到大錢,可以靜下心來問問自己 ,能不能像個“廢人”那樣去思考和行動。


2


再舉個例子:


如果奮斗是一個砍柴的過程,富人和窮人的根本區別是什么呢?


富人至少花80%的精力去磨刀,然后只需要花20%的精力去砍柴。


他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要么不出手,只要一出手就倒下一大片。


而窮人卻基本上把100%的精力都用在了砍柴上,他們拿著一把鈍刀,每天都只盯著眼前的柴,卻從來不想去磨刀,再怎么拼命砍柴,成果都是有限的。


人最愚蠢的行為,莫過于總是企圖用“行為”上的勤快,來彌補“大腦”上的懶惰;總是企圖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愛因斯坦說過這么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么,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農業社會的時候,行動上的勤快確實可以勤能補拙;在改革開放初期,行動上的大膽也遠勝過一切,但當社會越來越成熟,大腦的勤快壓倒一切,大腦的成熟則決定一切。


行為上的勤快,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低效率環節中,而大腦的勤快則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最高效的環節中。


3


不同層次的人,賺錢方式大不相同。


底層人做事,是把事做正確的。是指做事的結果必須符合目標和預期,扎實關注每一個執行細節,時刻關注事情本身的進度,要的是效能。


中層人做事,是正確地做事,是指做事的方式要正確,態度和姿勢要擺正,時刻關注方式和方法,要的是效率。這是戰術問題。


上層人做事,是做正確的事,是指必須時刻確定哪些才是正確的事,要做出對的決策,時刻把握核心問題。這是戰略問題。


顯然,如果想賺到大錢,必須升級自己做事的維度。無論是什么事,都要去先“抓住正確的事”,即做好戰略布局,這個往往是依靠我們的判斷力和決策力,我們經常說的選擇比努力重要,其實就是指要時刻把“做正確的事”放在第一位。


做事也有一個80/20法則,即:現實中80%的問題(困難),是由20%的主要矛盾帶來的,我們必須集中自己80%的精力,去應對這20%的主要矛盾,才是性價比最高的做事原則。


我們應該把80%的精力用在“做正確的事”上。事情要么不去做,如果做了就要做到極致,切記面面俱到,大而全的做事方式。什么事都在干,往往什么事都干不好。


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就那么一兩件,大多數人的失敗,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沒有找到那個聚焦的點,一定要找到那個屬于自己的20%。


什么叫“知行”合一?就是讓你的“認知”指導你的“行動”,讓這兩者統一起來。千萬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認知范圍之外的事情。如果一件事你還搞不清楚,就不要去做,直到你知道為止。


巴菲特合伙人芒格說過一句話:


“我們不需要新的思想,我們只需要正確地重復?!?/p>


什么是正確的重復?


就是找到那件事,不斷的用效果做疊加,不斷的用時間做杠桿。


因此,真正的聰明人都在下笨功夫。


如果沒有思考的配合,所有的努力都只能叫重復勞動,你永遠都是在原地踏步走。


絕大部分人每天疲于奔命,滿地尋找金子和面包,他們兩眼放光,卻始終看不到那把能夠打開自己“思維牢籠”的鑰匙,這就是人最大的可悲。如下圖:


公司最可怕的文化,就是倡導“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公司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在鼓勵大家用行為上的勤快去彌補大腦的懶惰,于是很多人都成了“不深度思考且勤奮刻苦”的人,我雖然能力不夠強,但是我在能用時間來彌補啊。


這種文化一旦在公司里彌散開來,公司將會成為一個忙忙碌碌卻又效率低下的機器,而且大家的幸福感低下,因為又辛苦又賺不到錢。


我們始終都要記住這四句話:


1:真正的聰明人,都在偷偷地下“笨功夫”。


2:磨刀比砍柴重要。


3:永遠不要用“行為”上的勤奮,去掩蓋“大腦”上的懶惰。


4: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世界上最昂貴的稅就是“認知稅”,人的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