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聊天,常常會有異想天開的念頭從腦子里蹦出來:“又快到北京的藝術院校舉辦畢業展的時候了,如果有閑錢,咱們可以去買幾幅畫,如果十年二十年后,作畫的學生成了名家,我們的畫不就升值了嗎?尤其是現在,他們的畫賣的價格都不算高呀。”
說是這么說,卻從未行動過,因為感覺每月掙到的那點錢,連維持日常生活,都是比較一般化的。
然后有一天去找朋友會面,內心又受到了一次震撼性的打擊。那天并不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天上下著密密麻麻、淅淅瀝瀝的小雨,特別怕冷的人,有的都穿棉衣了。我和朋友打著雨傘,穿的是羊毛外套,偶爾凍得有些發抖,去一家叫“紅藍知己”的中式女裝店買衣服。
這家店開了很多年,盡是各式各樣的中式服裝,花紅柳綠的,讓人看著眼花繚亂。挑了個遍,也沒找到一件合適的。朋友還算有收獲,看上了一件灰色長款純棉質地下擺斜著鑲嵌同色系碎花和蕾絲邊的春秋衣。我陪她來到里間試穿時,看到她的內衣品質感覺不錯。由此她就跟我談起了內衣。
我是個窮人,看起來還將永遠窮下去。她比我強多了,由于工作的關系,接觸到很多官太太、闊太太。反正我一個都不認識。她告訴我,最近有個黎姐,跟她推薦一款內衣,價格是三萬八,攛掇了她無數次,她也沒舍得買下來。我聽了不禁嚇一跳,原來有錢人都穿這么貴的內衣了。這使我看到自己的確不過是一個當代的劉姥姥。坐在往回走的車上,我還在想,如果我有很多閑錢,會拿來干什么呢?她卻一邊開車,一邊跟我講起了那些有錢人。
那些人洗澡不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不干凈又沒營養,他們用礦泉水來洗澡。他們也不用超市里賣的,那些白得耀眼的衛生紙,他們嫌那紙里加了熒光粉,對身體有害。他們吃的蔬菜水果,也不是自由市場的,或者來自進口,或者是有機食品……
真是的,人和人的差距如此之大,在云泥之間,天壤之別,超乎想像和理解。她認識的很多女人,都特別有賺錢能力,她們中有做美容院的,有開服飾店的,有跑直銷的,還有辦公司的……總之,都特別有本事,賺到了連男人都會眼饞的大錢。她們絕大多數還同時還是賢妻良母,只有一小部分,也許是為了配合或報復自己不忠的丈夫,偷偷還包養著情人。有的情人還是在年齡上,比她們年輕一半的貪慕虛榮的小伙子。她們這些富婆和男人一樣財大氣粗,為了自己的情人,舍得一擲千金。有些人真的是花錢不眨眼,這一年都不知道為情人花掉了多少,比普通人一輩子掙的都多也不新鮮。
那些男人,年輕有魅力,但其他方面,就乏善可陳了。無論是學歷,還是教養,都差強人意,最大的特點,就是善于討好老女人。
朋友對那些富婆的嗜好,流露出一絲輕蔑。我又突發奇想,我說:“可惜他們不知道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的故事,如果她們有錢沒處花,為什么不去贊助年輕的藝術家,卻都送給小流氓們呢?”
豈止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還有華倫夫人和法蘭西民族先行者盧梭,全都是典范啊。他們之間可以不見面,可以有精神之愛,甚至沒有這愛,也無所謂。因為發財的富翁們可以去贊助希望小學和窮苦孩子回報社會,留下美名及以此而問心無愧。那么,富婆們也可以花錢買名而花得其所,那就是,去贊助年輕窮困的藝術家,給他們定期提供贊助費或生活補貼,這樣可以讓他們竭盡全力在藝術世界馳聘,說不定會有偉大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家誕生呢?這種回報帶給精神上的滿足,難道不超越已經衰老的肉體滿足?如果要物質回報,那就買下一些他們的作品,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升值空間呢?再不濟,回味起來,也比把錢給了光有皮毛的那些流氓玩鬧強吧?
可惜,沒有幾個富婆熱愛藝術吧。
每年,都有不少畢業于北京頂尖藝術學校的夢想追逐者,因為房租的昂貴,而連一個廉價的工作室都無法成立。他們的工作環境往往過于簡陋,哪怕是未完工的毛坯房,平淡無奇的公寓,對他們都近乎奢望。
“藝術總是被推到邊緣,”這些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人,常常窮困潦倒,幾乎到了餓死的境地,為什么就不能吸引那些有錢的女人來關注呢?滿足靈魂與滿足肉體,至少應該同等重要吧?或者靈魂更重要。
朋友說她認識的一個款太太,今年給她的情人花四十萬買了一輛新車,連眼都不眨。她的那個情人,年輕,帥氣,沒有學歷,無所事事,還悄悄喜歡著一個同樣年輕的女孩子……
“藝術總是被推到邊緣”,成為乞丐。一個朋友在她的文章里說,他認識的一個從事繪畫的藝術家,常常需要在朋友家蹭飯吃,或者是餓肚子……
也許,藝術本身不止于藝術,它不過是豐富的心靈之美外溢的表達,只是精神生存的一種方式。你也可以把賺錢視作藝術,那么花錢就更需要藝術了!
這個世界,也許只有一種偉人,就是那種不計回報地把錢花出去,花在與己無關,且能為世界創造光彩的,生成新事物的……
遺憾的是,梅克夫人和華倫夫人,都是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