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五經有“《詩》《書》《禮》《易》《樂》《春秋》”,各代表一個經典,乍一看這7個字唯有“詩”、“易”、“春秋”用來做名字,儒雅,而又不失風范。
十幾年前我曾學習寫寫東西,那個時候就想了幾個筆名,感覺很幼稚,不成熟,直到幾年前一個朋友的出現。他的筆名是“易春秋”,他說這個筆名用了十幾年了,我感覺高大上。由于自己在學生時代讀書少,對于中國文化的經典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現在在交流中對于經典文化的風雅也特別感興趣。
我對他說:“你叫易春秋,那我就用春秋易吧”,本是一句玩笑話,可后來卻是真使用了。他說:“‘’易春秋’是引用了經典,你的‘春秋易’是從何而來?”,我笑道:“你是引用了經典,而我就表明現在吧,‘春秋易改,心無改。’”
“春秋易”由此而來,從幾年前的寫字、刻閑章到現在的網絡游戲,但凡需要輸入昵稱的地方都會出現“春秋易”的身影,這也是我所看到的,不變也不想變的稱呼,“春秋易改,心無改”。
幾天前突然想寫點東西了,想把之前寫過的文字都整理出來放在一起,就在這里建了個文集,在寫完第一篇的時候想留個紀念就準備曬圖,當生成文章圖片的時候突然就變成了“北極春秋”的署名了,我挺納悶的,不過還是被我改過來了。
朋友跟我開玩笑說:“等你哪天寫文章,紅了,那我就發個聲明就說‘春秋易’的筆名涉嫌抄襲,讓你再紅一把”。
我:“恩~~~~~~”
我:“呵呵”
什么叫“春秋易改,心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