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藝術大家都會想起兩個人梵高和畢加索。畢加索是窮死的,真真的是窮死的。但是畢加索和梵高都著名的天才畫家。為什么就差距那么大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解釋一下!
先來看一下梵高的死
梵高生前窮愁潦倒,雖然一生畫了900多幅油畫,但有生之年只賣出過一幅畫,收入是400法郎……37歲的梵高選擇了死亡:最終開槍自殺了。梵高是窮死的。
相比于梵高,畢加索的人生燦爛輝煌。在其91歲辭世時,畢加索留下了7萬多幅畫作、數幢豪宅和巨額現金。據測算,畢加索的遺產總值達到395億元人民幣之巨。
藝術大師畢加索會如此之富有?原來,畢加索不僅是個繪畫天才,也是位營銷天才,更是個會講故事的金錢達人。
每當畢加索要出售他的畫之前,都會先辦畫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識的畫商來聽他講故事。講作品的創作背景,講作品的創作意圖,講作品相關的故事。一幅畫想要賣得好,先要畫得好??扇绻麅H僅只是一幅畫,恐怕沒人愿意為它付出高價。人們更感興趣的是這幅畫背后的故事。有了這個興趣,故事就值錢了,故事里的畫也就值錢了。這是一種產品“貨幣化”的過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畢加索卻深諳此道。如今,價格昂貴的產品無不是有著生動的品牌故事,而且這些品牌故事每天還在被創新地演繹。
據說,畢加索出名之后,即使購買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歡用支票付款。為什么?畢加索認為,店主與其拿著支票去銀行兌換那么小額的一點現金,倒不如將這張有著畢加索親筆簽名的支票當作藝術品,趕緊裝裱收藏起來,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紀念品,說不定以后還能升值賣出去。于是,為了不花錢也能購物,畢加索就用支票去結賬,這就相當于現在的名人“刷臉”。
用現在一句話就是畢加索知道將藝術和商業結合,有賺錢的思維。而畢加索把所有的經歷都放在藝術上了。有些走火入魔了,所以很多事情用心太過。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