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母親給我打了個電話,說今天是父親的生日了,告訴我給他打個電話,提到我的父親,我們已經有小一年沒有見過了…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農村,那里的男子如果不完成學業又不甘在家種地,大概都會在二十歲左右出去打工,去大城市闖,我的父親,便是其中一員,但他并不是因為學習不好,而是因為他是家里的老大,而這個家,窮。
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還有個大我六歲的姐姐,從小我對父親的印象總是比母親和姐姐要模糊一些,因為從我出生,父親就一直在外面打工,每年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來一次,就像《父親》那首歌的第一句歌詞一樣,每次他一回到家都會抱著我把我舉的高高的:"來抱抱我兒子又胖了沒有"而我則享受著那被舉起來的感覺,然后在他放下我后,我會第一時間沖向他隨身帶著的行李里,我知道,那里有給我和姐姐買的零食…
也許也是因為父親長年在外的原因,回到家他從不會對我和姐姐發脾氣,在我和姐姐的印象中,他一直都是個慈父吧,因為他的臉對著孩子的從來只有笑容。我只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真的太淘氣了,他對著我的屁股并沒用力的打了幾巴掌,對于別的家庭來說,這個舉動再正常不過了,但從未讓父親打過的我卻嚎啕大哭,不是因為疼,是因為--他打我了。我還記得第二天父親給我買了零食,輕聲的問我:"兒子,還生氣了不,爸爸昨天一時沖動了…"又給了我幾塊零花錢這事才草草而過。
小時候記得母親說過,有一次北京的公司讓父親去一個更遠的地方當經理,被我父親拒絕了,原因是去了那邊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我知道,父親太愛這個家了!他舍不得走遠,但錯過這個機會導致父親在之后的多年也沒能當上什么大官,其實我和姐姐都覺得,掙多少錢真的不重要,家才最重要。這也就導致了盡管父親在外打拼多年,父母的存折依舊空空如也。因為兩個孩子要念書,還要給身體不太好的母親定期買藥。
漸漸的,我也長大了些,父親回來也不能把我舉高了,而是會把我叫到跟前:"來看看我兒子又長高了沒有",不知道是從父親哪次回家,雖然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回到家笑臉不斷,但我卻發現原來不知什么時候起,該死的白發已經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雙鬢,父親的腰桿也不像從前那樣直了,我忽然覺得家里的這位頂梁柱也老了。從那以后,我就特別想快點長大,快點長大,因為長大后我可以掙錢,讓父親可以在家里歇歇,不用那么忙了。
時光荏苒,幾年過去,姐姐也嫁人了,我也上大學了,我會利用平常的暑假打一些零工,因為我知道,家里那個大男人真的太累了。
記得家里第一次三個人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家里素了許多,因為姐姐沒嫁人之前在家里的性格一直很活潑,可以說是家里的調味品吧,調味品走了,菜品自然會平淡無味。但好在姐姐嫁的也不是很遠,父親會讓母親準備的年貨比每年還要多,以備女兒女婿回來時候吃用。
記得我大一那年的寒假,春節前幾天的一個夜里,本來好好的父親突然間胃疼不止,看到胃疼到腦袋都是汗的父親和旁邊母親無主的眼睛,我有點慌了,才驟然覺得我是現在這個家唯一能做主的人,我便趕緊聯系人立刻將父親送到了縣醫院,好在檢查的結果是讓我們虛驚一場,父親并無大礙,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父親倒下了我會怎樣,這個家會怎樣!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個父親這些年的不容易,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來扛,我在心里暗自決定,今后我一定要想辦法將父親對家庭的責任一點點接過來,讓他肩上的擔子可以輕松一點,我把我的想法大概和父親說了一下,我看到父親滿臉欣慰的笑了,可能他的心里也在想:他的孩子終于長大了吧。但他好像又并不愿看到這個現實,對我說:"你還小呢,不用想太多,你爸我還能再干些年,等你哪天掙大錢了,再讓我和你媽享享清福吧!"這些話如此的耳熟,好像是小時候父親哄我的吧。其實我真的想對他認真的說一句:爸,我長大了,真的長大了。
但又奈何,所有的人,在自己父母眼里,你再大,也終究是他們眼中那個天真的孩子,他們甚至會擔心你的生活還不能自理…
畢業以后,我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多人都害怕長大,我卻把這個念頭從小盼到了大。父親,我終于可以長期的工作長期掙錢和你一起撐起這個家了,父親,從小您像大樹一般把這個家保護在您的陰涼下遮風避雨,現在我和姐姐要開始做您的大樹了,您,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