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問題 | 不知道這些,你不可能學好英語

1.

經歷了30年的英語學渣噩夢之后,我在2017年的10月份進行了一次特殊的課程。
歷時7天,每天12個小時的封閉式英語學習訓練。
2018年的第2天,我和我的英語老師,還有師兄一起飛到了緬甸的仰光閉關,此行的目的是幫助我的英語老師完成她的新書。

除了只有10天時間。
我們只有小C老師12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和之前7天的我的學習筆記。

閉關寫書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在倒數第2天,我們都陷入焦慮。
特別是我,從最初覺得英語其實很簡單,到開始寫作,發現其實簡單的背后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我的練習開始大量出錯,而這些錯誤涉及到整本書的基礎知識。

于是我們放棄了追趕進度,開始討論為什么會這樣。

2.

我從學習的角度開始分析這件事情。
我說我開過很多訓練營,也自學過很多領域的知識,所以當c老師讓我分析,學到現在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學習的階梯:

  • 第一階段: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學了很多年的英語,無論是學校階段的考試認證,還是工作后的自學;我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背單詞,比如看美劇,比如聽voa。
    很很多人一樣,每次看到別人的學習方法我都會眼前一亮。
    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英語學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 第二階段:我知道自己不知道
    小C老師是新東方英語的名師,作為她的朋友,當然知道我英語的問題之后,她很有信心說可以拯救我。
    我半信半疑,但是因為自己職業上的發展,英語越來越成為我的瓶頸,我決定試一下。
    結果,她在開始面對面講課前的一個月,讓我背了一個月的初中單詞,然后上課的7天時間,居然全部是用來學語法!
    語法?!別開玩笑了!
    時態,名詞,副詞,主動語態,從句,我都是聽老師無處次的嘮叨過,學這些有什么鬼用啊!

聽話照做。
我那五天的時間,就是上課,然后反復背誦,因為記性差被罰抄寫。
但是隨著課程的進行,我發現,原來如果不掌握單詞的詞性,背單詞是沒有用的,如果不懂詞性,不懂句子的成分和結構,就不會組裝句子。

不懂語法,哪怕只是一個“我喜歡她”,也可能說成:i am like her.
所以聽再多的VOA,看100集《friends》也沒有用,因為你不理解為什么他要這樣說,你不理解,你自然自己說的時候也沒法能說出正確的句子。

3.

  • 第三階段:我知道自己知道
    7天結束,我懂得了很多。
    語法雖然痛苦,但是小C老師的體系明顯要比過去我接觸或聽說到的一切學習方式要簡單明了許多
    我甚至可以對著一部紀錄片的英文字幕高興的說,啊哈,我居然看懂了它的時態和句子的結構。

我知道了如何判斷一個句子的句型,我也能看懂一個句子中的詞性,以及它的作用。我甚至已經開始翻譯一些四六級的句子。

但是知道,不代表能夠延續。
7天課程結束,老師飛回去了,我承諾的每天背單詞和練習只進行了1天,我就轉身投入到自己的課程設計里去了。

4.

就這樣,一個月后,當我回頭想起來,發現好像那7天集訓學到的知識好像都不記得了。
這時候,我心里雖然說,要鼓起勇氣重新開始;
但是,心里還是告訴自己說:哎,還是放棄吧。

我在講這段經歷的時候,你是不是似曾相識?
對,我們都一樣。
我們總是說忙緊急的事情,而逃避去做重要的事。

5.

  • 第四階段:我不知道自己知道
    在仰光閉關寫書的最后幾天,我在此陷入這樣的困境。
    我的理解是,既然這么多復雜的概念我們都已經講解清楚了,我們畫了那么多示意圖,設置了那么多有趣的情景,設計那么多簡單的例子和對話,為什么最后我們還是不能夠熟練掌握呢。

小C老師說,你是學習專家,如何熟練掌握一個技能你應該知道的。
她給我講了她學習打架子鼓的例子,經歷和我學英語一樣。
然后她解釋說,熟練掌握的基礎是:時間+練習,其實就是刻意練習。

可是,我們都在這兩個因素上輸了。
好像有點明白了,但是——為什么?

想將一項技能掌握到熟練的地步,方法我們都知道啦,但是能否投入時間和花費心力去練習,卻是由心態決定的。

想想,我們為什么會吃飯?
因為——餓。
餓了會怎樣?餓了就沒有力氣干別的了。

那我們為什么要堅持學英語呢?小C老師問。
因為——
不學英語是不是也會有讓我沒有辦法做的事情?

小感冒我自己就忍了,不會去吃藥也不會去看醫生。
但是如果明天有一場重要的演講,哪怕是小感冒,我都會把能吃的感冒藥都塞下去的。

對,所以,能不能投入時間和大量練習,其實還是在于心態

心態,這個看本書,上一次課能解決么?
解決不了。

沒人能解決心態的問題,心態是你內在的價值觀和驅動力。
是你決定做這件事不去做那件事,是你選擇這個,放棄那個的決策依據。
這個心態,這本書解決不了,訓練營解決不了,老師解決不了。

6.

我們的談話陷入可怕的沉默。
我陷入了絕望,因為我自己學英語的就停留在第三層,我僅僅知道,但是我“選擇”不投入時間和不去做練習,不去復習。

這就是學習的金字塔原理

你剛才的學習理論是一個階梯行的,但是這個階梯,實際上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金字塔結構。
越到上面,能夠做到的人越少。
很多人在第三階段停滯,其實是因為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需要時間。
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都可以快速通過,因為前面三個階段都是方法和概念的積累,但是沒有人能在從第三階段去往第四階段的過程中速成。
學英語,學吉他,學你的洋蔥閱讀,甚至是一個人的成長 都是如此。

這是自然法則,小C老師冷冷的看著我。


我是小六,我們可能都學不好英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