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想給自己創造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買了幾瓶葡萄酒,放在衣柜的角落,漂亮的水晶杯,擺在架子上,想著哪天心情好去寵幸一下。
可過了半年,前兩天見面,你猜他怎么說:“沒發生什么特別值得慶祝的事情,也沒在家煎牛排,開酒有點兒可惜。”
納尼?!
牛排配紅酒,是特別棒的搭配,但這并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葡萄酒配一切!褲子穿久了總是要穿裙子換換口兒的。
零食 Snack
還記得小時候的媽咪蝦條嗎?
還記得纏著麻麻買的薯片嗎?
當吃了好多好多蝦條心滿意足時,吮手指打嗝表示滿足時,一定能感覺口腔內彌漫著一丟丟的腥味。
如果此時有一杯綠色水果、柑橘類味道為主的白葡萄酒,給腥氣彌漫的口腔中送去一縷清風。酸酸的味道為口腔清理咸香的殘留,酒液中存在的多種香味兒能完美的改善口氣,讓你體會什么叫口留余香。
無論是蝦條、薯片,還是巧克力、奶酪,都有適合在一起的小伙伴,但這種命中注定,并不是唯一。
肉 Meat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來自古人的傳承。
逢年過節,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時很多老人愛喝白酒,但實在太辣了,于是我們幾個小孩子,就一起吃肉喝紅葡萄酒,結果一發不可收拾,算是入了葡萄酒的坑。
之后每逢吃肉,總是要喝上幾杯。熏肉配過過橡木桶的紅葡萄酒,紅燒肉、燉排骨、鹵牛肉、醬豬手……可以從赤霞珠、美樂喝搭到西拉、歌海娜,一定次次都有新驚喜。
在紅肉配紅酒,白肉配白酒(白葡萄酒)的搭配基礎之上,隨意嘗試,記住自己愛的組合,下回接著喝!
下酒菜
喝酒聊天,如果沒有下酒菜,就像出門沒穿鞋一樣不舒坦。
老人家吃花生配牛二,年輕人和紅的時,一樣可以從他們盤子里捏幾個大果仁兒。
腰果、豆腐干、芥末青豆、花生大仁果兒……飯桌上出現頻次高的下酒菜,同樣可以成為葡萄酒的小伙伴。
比如,芥末青豆能讓葡萄酒中“隱蔽”的風味更加凸顯。吃下它,你的舌頭將變得更加貪婪,不由自主地去探尋更多的味覺體驗……你懂的,不懂的嘗過就知道了!
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會拘泥于某一種/幾種細節之中,紅酒牛排固然好,但絕不是唯一的正解。
學習一些基礎的餐酒搭配原則,剩下的就是多吃、多配、多嘗試。找到一些自己吃了會開心愉悅的方式,生活幸福感也會隨之提升,到時候的生活質量,你不想提高都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