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堅持每天在日記中描寫一個意象

日記對喜歡寫作的人太重要了。

就像長跑運動員需要長期訓練一樣,作家也需要每天堅持寫作。而寫日記是最好的方式。

按10000小時天才理論,如果堅持寫日記,就會成為優秀的寫作者。但如果我們只是每天記下生活的流水賬,那寫十年日記也只是小學生水平。因此,我們需要刻意練習。

對寫作者來說,寫日記有幾點好處。

1、養成一種定時寫作的習慣。當我們養成習慣后,每天不寫就是不舒服。這對寫作者是十分關鍵的。

2、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活中的一個場景,一段對話,發生的事件等。

3、發現自己的真實想法。日記中我們可以深入的與自己對話,深入的了解自己。

4、通過對意象的描寫,提升對周邊的感知能力,提升表達能力,為以后寫故事做好準備。

而今天要說的就是最后一點。在日記中描寫意象訓練。

以下是摘錄于《一年通往作家路》。

1987年9月23號,周一,中午,舊金山

今天早上我在拂曉醒來,然而當我穿戴整齊后卻突然感到筋疲力盡,而且昏昏欲睡。于是我決定再去睡一個回籠覺。沒準是因為夢還沒有做完。我望著臥室窗外,一只鷹飛過,落在了一棵大松樹的頂端,靜候著曙光。這時太陽正要升起,鷹頭面向著東方。我來到窗前站著,它的頭轉了一下,看到了我。隨后它扭過頭,繼續看著太陽。于是我也決定坐下來,等著日出時刻的到來。

在我呆的地方最近到處都是鷹,即使這里是城市。這可真奇妙。

我回到床上夢到了黎明,夢到了我漂浮著,在珊瑚色的光芒中失重。

有時候一件事情看起來與另外一件無關,但事實并非如此。訣竅就是把它們記錄下來,沒什么要搞懂的。僅僅只是記下來,一次記一個畫面。

去記下來,一次記一個畫面??吹搅塌棧陀浵拢鷱闹@個畫面。學鷹的樣子守候日出,隨后就會夢到漂浮在珊瑚色的光芒中。

第二個例子選自埃蒂?希爾薩姆的《被打斷的生活》。這是她在阿姆斯特丹最后兩年以及隨后在韋斯特伯格臨時營地的日記。此后她就被每周開行一次的運輸車送往了波蘭營地。她于1943年死于奧斯維辛集中營,時年29歲。

摘自日記開頭部分,1942年3月14日,周六早上,十點

我窗外的樹枝都被修剪干凈了。以前的夜晚,星斗靜靜地掛在濃密的枝頭,就像閃閃發光的水果,而如今它們怯怯地、不確定地攀上那遭到蹂躪的光禿禿的樹干。哦,是的,這些星斗:在夜晚,它們迷失,被遺棄在廣衰的曠野中,孤獨凄涼,無依無靠。

有那么一刻,在樹枝被剪斷時,我變得傷感起來。那一刻我如此悲傷。隨后我意識到:我也可以愛上新的景致,以自己的方式愛它?,F在矗立在我窗前的這兩棵樹像高大

憔悴的苦行僧,也像刺入明亮天空的兩把匕首。

周二晚間,我的窗外再一次硝煙四起,我躺在自己的床上,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發生……

希爾薩姆日復一日地在紙頁的記錄中發現自我。每一則記錄都給她更深的理解和能量。讀者可以明白,在她努力將被砍伐的枯枝視為新景致的時候,她傾注了自己的悲傷,在那里,樹干像充滿威脅的匕首刺人明亮的天空,而她,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愛看這新的一切。

在霍爾澤的日記中,她選中了鷹。在希爾薩姆的例子中,是被修剪的樹枝,像閃耀的果實一樣懸掛在枝頭的星星,被毀壞的樹木,還有看起來像憔悴的苦行僧的樹干。用這種方式訓練你自己關注畫面中的意象,然后把它們記下來,一次完成一個。這樣你周遭的世界就會變成一個每天為你提供新視野的大屏幕。

從今天起,學會每天在日記中描寫一個意象,并且為意象寫一篇故事。

邀請你一起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