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先對于沒看上4K,120幀表示很遺憾,散場后陸續走出來的很多人都說這是多么無聊的一部電影,浪費時間。確實,多數人看電影的目的可能就圖一樂呵,或是圖個刺激,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看下來更像是男主角內心世界的成長和獨白,沒有大起大落,沒有英雄救美,這不是一部塑造英雄的電影,所以可能你會覺得電影本身很沉重,但我依然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因為看完這部電影后不管是對于戰爭還是人性我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關于戰爭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對于那些士兵的家人來說,戰爭當然是毫無意義,充滿罪惡的;對于商人來講,戰爭可能是一次大發橫財的機會;而對于大多數的吃瓜群眾來說,他們似乎更關心的是戰爭中使用的先進武器,軍營生活的內部秘密、以及希望了解真實戰場到底是什么。總之,每個人都在給戰爭定義,無論好壞,但卻幾乎沒有人真正關心這些士兵們的內心感受,而對于那些真正的士兵來講,也許一場戰爭對于他們在他們心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在真實的戰場上生死往往在一線之間,怎么會有時間去考慮精神和意義層面的東西,而媒體和商人們卻強行希望能從這些士兵身上獲取他們所樂意見到的品質和精神,通過商業化的手段來謀取自己的利益。
整部電影看下來不知為何有一種很悲壯的感覺,士兵們以為自己是真正的英雄,為國家出生入死后歸來應當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和愛戴,而表象也確實如此,超級碗中場表演的走秀表演,電影公司提供拍電影的機會,承諾給每人10萬美元的預付款,人們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與漫天的煙花。這一切的一切看起來就像是真的。可是,當中場秀表演結束后,舞臺被拆除,燈光暗淡,場地的工作人員竟然以幾乎驅趕的語氣斥責前一秒鐘還是舞臺中心的這些英雄們時,當前排的觀眾回過頭拿軍營同性戀的丑聞調侃這些即將又要為國出征們的戰士時,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假的,人們只是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而至于遠在天邊的伊拉克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人會在乎。
而電影里的男主角,比利林恩,一個19歲一直被他姐姐調侃為處男的孩子,一直都在為是否現在留在國內不再返回伊拉克而糾結,留下來吧,當場地中央奏響國歌時,他的腦海里浮現的畫面是那么美好,家門口可愛的狗,熟悉而溫暖的家,以及和啦啦隊女郎的水乳交融,而那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戰場呢?那里到處是硝煙和子彈,每天都會有人陣亡,總是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朝不保夕。于是,他發短信給自己的姐姐,會考慮她的意見,選擇留下。
這就為什么我認為好的電影中,刻畫的人物內心不該是心如鐵石,始終如一的,因為人性生而復雜,再堅強的人也會在某些時刻表現出軟弱,再勇敢的人也有感到害怕的時候,更何況一個19歲的孩子,所以整部電影中都在表現他內心的掙扎和猶豫,但是,當那個好萊塢的大導演要以幾乎羞辱他們的價格讓他們同意拍攝電影時,比利林恩選擇了做一名真正的戰士,“有時候沒有是要比有一點強的”,也正是因為導演的冷酷和現實才讓比利林恩的內心真正成熟,也下定決心重返戰場。
而整部電影中最令我觸動的是結尾處林恩對拉拉隊女孩只透露了一點離開軍隊的念頭,女孩就全然變臉,全然不似剛才甜美的模樣,林恩才意識到,原來啦啦隊女孩只不過是崇拜自己作為軍人的身份,而并非對自己有真情實感。這就讓我想起電影《她比煙花寂寞》,大提琴家杜普蕾患上絕癥后,用難以聽清的口音艱難說出“when you play,everyone loves you,when you stop,you are alone”。
祝大家周末愉快,享受《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