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的青春,芳華的情懷.在塑料文化當行的年代,馮小剛導演依然在追逐藝術的這條漫漫長路上堅持自己對電影,對人性最深刻的挖掘.嚴歌苓的原著無疑為影片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調,她的作品具有政治性,卻又不完全關乎政治.世間再濃烈的情愛在宏大的生存背景下,也顯得如滄海一粟.敏感但充滿激情的年代命題,在馮小剛的鏡頭敘述里內化為寂寂無聲而一觸即發的宿命脆弱,彰顯著人類生存的限定,無助.
? 在經歷了太多沖撞和曲折后,文工團幾個女孩的生命都具有了山風一樣的豁達和堅強,除了當年備受排擠,親歷血肉模糊的戰爭殘酷,對劉峰愛而不得的何小萍,不堪重負被送進精神病科的何小萍.浩大的告別慰問演出,臺下穿著病號服的何躲在人群里,睜著那雙如溪水般清澈透底的大眼.怔怔凝望一簾紅色幕布隔開的前世今生.臺上留戀的是誰不加經意的深情回眸,倒映在何的瞳孔里蕩漾浮沉.靜默中,何小萍灰白的沒有血色的臉痙攣了一下,閃過了一絲生澀的痛苦的笑容,漂亮的眼珠慢慢有了聚焦的光輝.
? 牽引腳步奔向草坪翩翩起舞的這一設置實在精妙.伴著爛熟于心的旋律,長臂在溫柔白光下劃出一道道命運既定弧線的瞬間,我看到一個在現實中崩潰,又在虛無里重生的女人在風中絕望的美麗.黑夜沉默,大地沉默,唯有一顆傷痕累累破碎心和往事的纏綿交匯.我坐在人頭攢動的電影院里,滾燙的熱淚一次又一次打濕被擦得早就沒有余地的紙巾.華麗而莊嚴,孤獨而蒼涼,我甚至懷疑靈魂與困頓于煙火塵勞間的肉體,可以沒有任何關聯.
? 時間終于還是淪落流年.戰爭結束,曾為民族舍生取義的劉峰拖著一條殘臂來到海口卑微求生.坐享和諧生活的當代人全然不知如今的美好正是多少英雄用鮮血滴灌出的花朵,絲毫不懂敬畏.或許只待何,劉再度重逢,兩眼相看時,劉的斷臂,何的松弛皺紋才是曾共歷激情燃燒歲月的歷歷在目的證明。揚一把風,鐫刻在時空塵埃里的恩怨情仇就讓它灰飛煙滅吧。不再求轟轟烈烈,始終未道之于口的濃情蜜意也不必再提,只望抬眼是你眼眸的百味流動,低眉是與你年輕時相逢相送,綽綽約約的重重往事。但求彼此依偎,守候生命后半程的細水長流。
? 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新一代人在新時代的幕布下,演著截然不同卻又同樣悲喜的故事。影片落幕,默默回神的當晌,恍然意會到這是電影內外每個人的芳華,更是導演馮小剛自己的芳華。曾經他們處于芳華正茂的年紀,享受著芳華所能賜予他們的一切榮耀,自由,頹然,或荒涼。那個年代葛大爺還有一頭秀發,好人傅彪還沒有去往天堂,那個年代打磨出的電影樣樣精品,那個年代,遠沒有單靠炒作忽略品質的怪圈。
? 感謝馮小剛導演,在這個寒冬龍飛鳳舞,一筆點睛的“別樣芳華”,似混沌暮色里盛開的爛漫桃花,灼灼其華,羨煞旁人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