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其實是一個帶領你通往幸福的工具

Book 37/100《有錢人為何用長錢包》

Book 38/100《反溺愛》

? ? ? 長錢包早幾天已經看完,就是拖延癥發作所以一直拖著。誰知道今天翻了一下,拿起這本反溺愛就放不下,所以就趁著那股勁一起發。

? ? ? 這兩本書有相似也有不同,這兩本書都在講述我們應該對待金錢的態度,長錢包更傾向于消費節約。反溺愛如果說是一本教家長如何和孩子談金錢的書,不如說是建立正確的金錢觀的書籍,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

? ? ? 《 長錢包》讓我們尊重金錢,把每張金錢都要格外珍惜愛護,多用現金和新鈔票。在消費上不要浪費,要分清楚消費還是投資?買的用品都會計算如果急需現金的時候是否能夠7折賣出(其實就是考慮可表現),不要砍價尊重金錢和對方的價值。

? ? ? 《反溺愛》是從幾個方面說起如何和小孩談金錢,作者之所以要寫這本書很大原因是發現美國的孩子在面臨大學貸款選擇時的無助,和家長的無知。從小大人就忌諱著金錢這個工具,但在孩子18歲可能買過最大的商品不過幾百不到一千的時候,卻要面對是否接受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大學貸款。其實從小談錢,培養金錢觀并不會讓孩子庸俗,市儈,反而能夠培養孩子善良,正直和有耐心。

? ? ? 作者建議在每個孩子開始好奇的時候開始和孩子講金錢的概念,從小消費開始,然后保險,再者到大額的房租和貸款。建立孩子三個賬戶:消費,捐獻,儲蓄。在中國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存,而不知道怎么存,并且沒有捐獻的概念。之所以施比受更有福,讓孩子從小有一個捐獻的概念也是培養孩子善良的品質。

? ? ? ? 在消費上需要分清孩子是想要還是需要,需要的部分可以在消費罐里的錢提取,想要的我們要辨別是否能買的(作者在書中有明文的例如芭比娃娃)。讓孩子學會延遲消費,這樣就可以培養她們的耐心,而且提高她們的幸福感。還有一個如果書里不說,我想很多家庭都會犯的錯誤:做家務給報酬。這里提到如果做家務有報酬的話,會讓孩子沒有了這個家庭的責任感,并且總想著快點做完拿錢。孩子可以透過自己的其他工作,聽著出外打工得到報酬。 這書除了說如何運用金錢,還有提出孩子假期旅行和夏令營帶來的體驗,如何透過活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 ? ? 未來很想自己可以嘗試透過一些有活動或課程,讓更多的家長知道如何教會孩子面對金錢,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玩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