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品目錄哪有什么各種癮
? ? ? ? “讀者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在閱讀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喚醒自己過去閱讀里的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讓自己與此相似的人生粉墨登場,如此周而復始的聯(lián)想和聯(lián)想之后的激動,就會讓兒歌般的單純閱讀變成了交響樂般的豐富閱讀。”“所以文學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人們彼此陌生,而是為了讓人們互相熟悉。我曾經(jīng)說過,如果文學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讓讀者在屬于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讀到屬于他們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屬于別人的鏡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樣。”
? ? ? ? 我的寫作里,幾乎每篇都抄襲過余華所作,內心里對他的作品的認可就好像是“兩個凡是”一樣堅定,曾亮豪曾說他是當代作家中最偉大的一個,我聞如是。
? ? ? ? 曾經(jīng)向李慈心推薦過兩本書,其中一本就是《第七天》,她竟用兩個課時的時間便讀完,對比于我花的時間,曾讀到一半覺得聯(lián)系不到前面了,于是從頭開始讀,再為趕進度,讀完覺得印象不深刻,又仔細讀一遍,前后用了半年時間,到現(xiàn)在問我印象深不深刻,我也只記得結局楊飛回到死無葬身之地。也許是因為這是我讀余華長篇作品不多見的沒有寫過去的故事吧。
? ? ? ? 小學的時候,預習課文老師說預習的要求要達到知人論世,那時候還不懂什么意思,后來親身感受知道,越聽大人們聊過去的事情,了解那個時候的背景,越會對那個時代感興趣,所以再了解當時環(huán)境的情況下,對于描述過去年代的作品,才越發(fā)感同身受,這才是我們有感于作品的基礎。
? ? ? ? 所以,當暑假一個人在貴州的時候,每晚散步聽父親講上幾小時的故事就成了一天當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從爺爺和奶奶如何相識,到爺爺去世,再到我倆出生后的日子如何如何。
? ? ? 奶奶的親生父親走的早,奶奶的母親就帶著奶奶改嫁,所以奶奶是改過姓的,她的繼父那個時候條件好,所以奶奶一直過著小姐生活,沒吃過苦,所以和爺爺結婚后根本就沒有持家能力,特別單純的一個人,后來舅爺爺出生,長大后,繼父把家里理發(fā)店留給了舅爺爺,奶奶到了益陽內衣廠當老師。父親說爺爺年輕的時候很帥氣,又是營級干部,那時候伯爺爺和伯奶奶已經(jīng)結婚了,伯奶奶的小妹見了爺爺很喜歡他,就開始追求爺爺,后面本應要有下文,但寧鄉(xiāng)黃材鎮(zhèn)就那么點大,爺爺最終還是和奶奶相識了,就是奶奶那不想事的性格招爺爺喜歡,于是兩人經(jīng)介紹就結婚了,奶奶成了軍嫂,跟著部隊到處跑,在寧鄉(xiāng)生了大姑媽和二姑媽,在青島生了父親,后來又有了小姑,伯爺爺和伯奶奶沒女兒,很想要女孩兒,爺爺奶奶就把二姑媽抱過去給他們養(yǎng),但那時候二姑媽已經(jīng)懂事,不可能真的認伯爺爺作父親,但還是養(yǎng)了幾年。
? ? ? ? 父親說要不是那時候爺爺工資高,他小時候玩鬧根本不需要用到錢,吃飯還能吃食堂,奶奶早就餓死了。每月發(fā)工資,奶奶就會買很多很多東西,那時候她在內衣廠上班,一回家,就往外掏東西,這是父親的衣服,小姑的衣服,大姑的衣服,我的衣服,還有毛線,還有吃的等等,末了就會說一句,沒了,意思是工資就買了這些,你要問還有剩的工資沒有,也沒了?;丶揖屯首由弦蛔戎鵂敔斪鲲?,她開始學做飯是有了我倆之后,想帶帶孫子,所以才開始做飯,不然要是爺爺現(xiàn)在還在的話,我們吃的飯還得是爺爺做的。父親邊說邊笑,說她其實很單純,不想事,爺爺走的時候也不哭,只是后來經(jīng)常跟我們講故事的時候回憶爺爺,老了才開始變得擔心這擔心那,就算想也是小孩子思維。父親在家里很少叫奶奶媽,小時候一直覺得父親討厭奶奶,有什么事也是讓我們轉達給奶奶,我只有現(xiàn)在聽他說奶奶才覺得他是愛他母親的,大姑經(jīng)常嫌棄她,罵她,告訴她人老了就好好休息管好自己,一家人也經(jīng)常吐槽她,老了就是個小孩子,病了還在問衣服晾了沒,只有父親不會埋怨,他在借著這個講故事機會告訴我奶奶是好的,要理解她,不要不耐煩,多照顧她,不只是身體上面照顧,重要的是心靈,只不過他不直接表達出來而已。
? ? ? ? 今年過年有珍姨拜年晚了些時候,奶奶一直盼著,父親說其實奶奶過去看不起有珍姨一家,嫌棄有珍姨是鄉(xiāng)下的,爺爺還在的時候有珍姨求爺爺幫忙給有富叔解決工作問題,爺爺給有富叔安排了廠里當臨時工,工資給的和別人是一樣的,奶奶就看不過去,覺得我們家是城里的,不想理鄉(xiāng)下親戚。我說那要這么說,黃材鎮(zhèn)不也是那種鄉(xiāng)下,父親說那不一樣,奶奶是剃頭匠家里的大小姐,工人階級,有富是農民,那時候還是有保留階級區(qū)分觀念的,后來爺爺去世,家里一下子沒了領導人,落寞下去,往來的人一下子再也沒見過,但有珍姨念著爺爺?shù)亩鳎瑢δ棠毯芎茫磕甓紒砜赐棠蹋绕涫俏覀兠磕赀^年都在桃江的時候,有珍姨就在三十晚上陪奶奶吃素,再到很晚的時候,或者等到大姑過來再回去跟家里吃團圓飯。
? ? ? ? 他常跟我說要多照顧奶奶,別讓她做飯,多包容她,年紀大了的人脾氣跟你們小時候沒啥區(qū)別。父親還真是太靦腆,只有在我們面前的時候他才能說出真心話,表達出真情感??赡軆蓚€男人的對話,在心里泛著淚花,沒必要在往臉上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