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體系精深營# 5月第20次作業(1組)無沖突不成戲 第25組07-自然

原文:

《故事》,摘錄自246 頁

只要沖突占據著我們的思想和情感,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在時間中旅行。然后,影片突然結

束。我們看看表,大吃一驚。

沖突法則不僅僅是一條審美原理;它還是故事的靈魂

I標簽:2W+1H+案例

什么是沖突?

維基百科:衝突是需要、價值觀念和利益引致實際或想像的反對表現。衝突可以是內部(自己)或外部(兩個或以上的個人)的。

百度百科:沖突是一個過程,這種過程肇始于一方感受到另一方對自己關心的事情產生消極影響或將要產生消極影響。沖突包含2個必要因素:1.被雙方感知 2.存在意見的對立或不一致,并帶有某種相互作用。

MBA智庫百科:沖突可以定義為:個人或群體內部,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互不相容的目標,認識或感情,并引起對立或不一致的相互作用的任何一個狀態。

編劇大師麥基總結道,沖突可以發生在三個層面:

內在沖突(心理、情緒、身體),

個人層面的沖突(家人、朋友、戀人),

個人與外界的沖突(政府/公民,公司/客戶,警察/罪犯/受害人,老板/員工,顧客/服務員,醫生/病人)。

所以,沖突就是主角實現目標的阻礙。

為什么沖突會讓人吸引?

沖突的劇情,會讓讀者閱讀時投入更多的情感投入。

如何設計沖突呢?

設計沖突,就是設計主角實現目標里面阻礙。

A1,5W+1H,意外+沖突

昨晚10點,我聯系了小劉,小張,說約了今天清晨6點去野生動物公園,拍獅子捕獵,想想都很刺激。早上小劉5點半就到我家樓下來接我了,早晨路空,一路飆車到公園門口,結果小劉一摸口袋,護照沒有帶。趕緊回去拿啊。我想著別讓小張等著急了,于是給他打了個電話,結果他還沒起床……。我的內心其實是奔潰的,但是還得表現的很淡定的和小張說:"走,回家去拿護照,小劉也還沒出發,咱慢慢來吧!",原先預計清晨6點開始的拍攝活動,到了8點才正式開始。結果連獅子毛都沒有看到。

修改版:

其實無論是溝通還是寫文章,都需要設計沖突,這個道理很早就明白,但是一直無法實踐到工作和寫作中去。這件事情對我真的非常重要,目前我的攝影,寫作還有工作匯報之所以拍的不好,就是因為沒有把沖突原則運用起來。

我自己探究自己的原因是:

1、沒有對沖突原則進入深入的理解,往往是聽聽很有道理,卻在操作中無從下手。

2、因為缺少有效的訓練,所以沒有知行合一,想是一回事情,真正要我去做的時候,就出現問題了。

3、沒有檢驗標準,或許是不自信,每次寫完,不知道是對是錯,也就是沒有反饋。

4、沒有注意積累這方面的素材,所以才能出現不知所措的問題。

我如果這個問題突破了。做到在日常的拍攝,寫作,工作匯報都加入沖突原理,只是在表達能力方面水平升級。不然就是停足不前,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進步。

做到這些需要我做出幾方面的努力,1、我必須做到每次寫文章都要用心的去思考意外+沖突如何設置,2、我要建立一個校驗標準,來檢測所寫內容是否符合。3、不僅寫是這樣,在口頭表達時也需要這樣。

請老師在點評作業時,可否幫忙出出主意。

A2 目標,冰箱檢測法,

昨天我寫了,要把意外設計到每一次的A1里面去,今天的A1里面,護照沒有帶,就意外,而我內心的沖突,奔潰的心情,卻要平靜的表達,外部沖突是:本來是來拍獅子的,卻沒有看到獅子毛。

接下來要A1中我要設計進沖突,逐步增加,內心沖突,家庭沖突,個人與外界沖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