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的沖動,和室友翹了實驗課,在晚上九點多定了兩張嫌疑人的票。其實有過糾結到底是選擇看書呢?還是看電影呢?沒有想過把兩者融合,只想選擇其一,后來后來以不浪費的名義,一路狂奔到了王府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來有點害怕蘇有朋導演的會讓我失望,又很期待這個故事,因為很早以前就知道這么一個拯救的故事,在心中終于先把它現實化。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可憐石泓的拯救,最后卻像是一場笑話,也感嘆果然是書中的情節,有太多的機緣巧合,有太多的細節算計,才能在電影里表現的淋漓盡致。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其中又很多的細節出乎我的意料,也很細致入微。隨波逐流的樹葉,旋轉了多少個圈還在原地,就像是我們的人生,每天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齒輪在旋轉,一成不變,當有風時,或者水流的改變,才能漂向另一個地方。每天走過同一條街道,廣場舞的大媽們,賭博的人們,乞討的乞丐,固定的早餐地點,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因為到最后,結局還是只有一個,誰也無法拯救誰,即使我們都活著。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完以后被演員的演技折服,這算得上是國內較為精彩的電影,沒有把原著毀的一塌糊涂。情節也很緊湊,但我感覺少了些什么,或許是結局太過于倉促,還沒有漸入佳境的時候仿佛就看到了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意外,這是東野圭吾慣用的手法,也恰恰是值得贊嘆的地方,他總是能讓人在無形中走入他的圈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多人評論說喜歡一個人到最深處,就是為了她殺人。我在看完之后并沒有感覺到石泓的喜歡,而是覺得他自己所謂的報恩也只是在救贖自己,因為他本該是早就死掉的人,在人世間沒有什么留念,直到遇見那對母女讓他的世界有了不一樣的色彩,但是這抹色彩的代價太大,傷害了太多的人,也包括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故事的結局并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因為活在世上,我們就輸了。但只要我們活著,就足以拯救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