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事,贏了別人也罷輸了別人也罷,都不太計較,倒是更為關心能否達到為自己設定的標準。
寫出來的文字是否達到了自己設定的基準,這,才至為重要;這,才不容得狡辯,別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靈卻無法蒙混過關,在這層意義上,寫小說很像跑全程馬拉松,對于創作者而言,其動機安安靜靜,確確實實地存在于自身內部,不應向外部去尋求形式與標準。
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點兒,才更為重要,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么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
想起來,正是跟別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確立自我,一直作為獨立的存在。
老實說,連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有經營才干,只不過覺得一旦失敗了便是窮途末路,才不顧一切拼命努力 。
無論做什么事兒,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則不得安心。
竭盡全力埋頭苦干還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撂開手了,然而如果因為模棱兩可,半心半意,而以失敗告終,懊悔之情,只怕久久無法拂去。
逼迫我在不喜歡的時間,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對此,我從小就無法忍受,反之,倘若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想做的時間,愛做多少就做多少,我會比別人做得更加賣力。
我明白,對感興趣的領域和相關的事物,按照與自己相配的節奏,借助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追求,就能極其高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術。
到一定的年齡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訂好這樣的規劃,人生就會失去焦點,變得張弛失當。
我的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人際關系,并非同某些特定的人物構筑的,而是與或多或少的讀者構筑的。
人不可能做到八面玲瓏,四方討巧。
然而,須讓那“一個人”確確實實地、百分之百地中意,經營者必須擁有明確的姿態和哲學,作為自己的旗幟高高地舉起,堅忍不拔地頂住狂風暴雨,堅持下去 。
一些人不努力便得不到的東西,有些人卻無須努力便唾手可得 。
什么才是公平,還得以長遠的眼光觀之,才能看得明白 。
我能夠堅持跑步20年,恐怕還是因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覺得那么痛苦”。人生來如此:喜歡的事兒自然可以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兒怎么也堅持不了。
對長跑感興趣的人,你就是不聞不問,他也會主動開始跑步;如若不感興趣,縱使你勸得口燥舌干,也是毫無用處 。
在學校里,我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 最重要的東西在學校里學不到 ”這一真理。
哪怕爬著,我也想堅持到終點。
輸本是難以避免的,誰都不可能常勝不敗。在人生這條高速公路上,不能一直在超車道上驅車前進,然而不愿重復相同的失敗,又是另一回事。從一次失敗中汲取教訓,在下一次機會中應用,尚有能力堅持這種生活方式時,我會這樣做。
寫小說,才華,集中力,耐力。
跑步無疑大有魅力:在個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讓自己有效的燃燒——哪怕是一丁點,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質,也是活著一事的隱喻。
我認為強化“ 基礎體力”,乃是完成更為宏偉的創作,不可或缺的準備,并且堅信這是值得一做的事情,至少做比不做好得多。
明天將運載著什么東西而來,不到明天,誰也不知道。
該做的都做了,怎么胡思亂想也于事無補,只有坐待那一天的到來。
不拘什么,按照喜歡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我就是這樣生活的。縱然受到別人阻止,遭到惡意非難,我都不曾改變。這樣一個人又能向誰索求什么呢?
我屬于比較執拗的性格。假如有什么事情未能做成,就會一直做到成功,否則便拋舍不下,心情也無法平靜。
無論到了多大年齡,只要人還活著,對自己就會有新的發現。
正因為痛苦,正因為刻意經歷這痛苦,我才從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活著的感覺,至少是發現一部分,我現在認識到:生存的質量并非成績、數字、名次之類固定的東西,而是含于行為之中的流動性的東西。
不管有無效能,是否好看,對我們至關重要的東西,幾乎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然而用心靈可以感受到的。而且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通過效率甚低的營生,方才能獲得。即便這是虛妄的行為,也絕不是愚蠢的行為。
勇敢地面對眼前的難題,全力以赴,逐一解決,將意識集中于邁出去的每一步,同時,還要以盡可能長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盡可能遠地去眺望風景。
第一重要的是用雙腳實實在在的跑過一個個終點,讓自己無怨無悔:應當盡的力都盡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從那些失敗和喜悅之中,具體的——如何瑣細都沒關系——不斷汲取教訓。并且投入時間投入年月,逐一的累積這樣的比賽,最終到達一個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無限相近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