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朋友圈就像是以前的周刊,記得以前的熱點新聞都是持續一周的,比如那時的甲A,比如那時的中國好聲音,都給人一周的回味和期待。但現在隨著自媒體的特性,開始變成了每日一新。昨天還沒來得及好好品味18歲,今天就已經開始了下一個刷屏,潮起了支付寶年度關鍵詞。可以想象,如果誰去了一個沒有網絡的小島,等他一周后回來,大家可能已經覺得這個人是上世紀回來的了,說什么都跟不上步伐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樣的社會變化是好是壞呢,現在還不得而知。不過我想,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凡事耐得住寂寞和孤獨,忍得住渴望和念想,這對于我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以前一直就是一旦開始惦記就一定要馬上得到的那種性格。這樣的優點在于會集中一切優勢兵力和資源向一個方向進攻,但缺點就是經常會有三分鐘熱度。思考一下,可能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自己有多么喜歡,而是享受這個追逐并勝利的過程。的確,回想一下過往,許多東西得到的太過容易,就容易在日后不珍惜,因為你沒有體會過失去的痛苦。而那些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得到的,往往會更加珍惜,因為你知道自己會很容易想起之前沒有得到時的煎熬。
研究人性和心理,看來還挺有意思。
我想,不斷提醒自己延遲滿足感的正確做法,就是把渴望得到的思念,化作得到之前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得到之后持續不變的堅守,可能會更有意義。
今日智力:樊登巴菲特之道。
今日健康:爬31樓,7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