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不愛讀書了?值得深度思考

  昨天,在看《我是演說家》節目的時候,有一個叫楊洲的播音主持人帶給了我們這樣的話題:“為什么我們不愛讀書了”。下面我來圍繞著這個話題嘮一兩句吧!

  “為什么我們不愛讀書了”,這個話題真的很讓人費解,是21世紀的社會化媒體讓年輕一代的我們慢慢喪失了閱讀的習慣了嗎?我覺得顯然不是這樣的,雖然社會化媒體可以帶給我們很多新鮮知識,但終究社會化媒體帶給我們的只是“碎片化信息”。可能我們只是因為某一篇文章的標題的吸引而去看那一篇在網絡上傳播無數次經過無數次過濾的雞湯類文章,就好比微信朋友圈里,微信訂閱號里推送的那些文章一樣,標題黨如此才能活下來不是嗎?

  如果我們回到以前,獲取任何知識都是通過書籍、報刊等方式,這里我要說一說,為什么不是社會化媒體讓我們喪失了閱讀的習慣,歸根究底,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且先不談,社會化媒體和書籍閱讀那個更好;但我很支持當時楊洲的論點,那就是碎片化的信息讓我們缺失了很多自主思考的能力,一些值得讓我們沉思的問題往往會被溜掉。

  因為我本人是比較喜歡讀書的,但也不是每天都看書;因為我覺得讀書就像是給自己大腦充電一般,生活中手機充電也要分時候不是嗎?所以我覺得閱讀書籍的習慣是需要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安排時間去靜靜的閱讀,如果說在一些喧鬧的環境下,比如:公交車里、輕軌上、大街上這些地方顯然不是能讓一個人好好閱讀書籍的地方,還談什么思考能力呢?

  年輕人在家里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你是完全沒有意識到讀書的好處,那么這一篇文章對你來說也沒什么用;不是社會化媒體改變了我們的習慣,而是時代的變化讓我們漸漸遺忘了閱讀書籍的益處。

  文/一夜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