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效率太低?那就戒掉完美主義吧!

1.

沒錯,我是一個處女座,也是一個在很多方面都苛求完美的人。

但是在很多時候,這種苛求完美的心態并沒有讓我的工作變得如魚得水,反而讓我的做事效率變得越來越低。

這到底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認真分析一下。

原因一:追求完美主義導致做事拖延。

剛開始寫文章的時候,自己的寫作速度總是非常慢。因為在內心深處,總是想一下筆就能妙筆生花。但實際的情況卻是,越是想寫出很棒的文章,越是感覺無法下筆。

于是,我就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安慰自己說:等到狀態好些了再寫文章吧。然而,勇猛的狀態卻始終沒有到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拖延癥也越來越嚴重。

原因二:追求完美主義導致過于注重細節。

當我要給別人發一條短信或者是寫一封郵件的時候,通常會花費比別人更長的時間。從稱呼、到郵件主題、再到內容都要經過反復推敲、字字斟酌。

其他人花10分鐘就可以回復的一封普通工作郵件,對我來說,可能要花上半個小時或者是更長的時間才能回復好。

我會像強迫癥一般,對編輯好的內容刪了又改、改了又刪,在一些看起來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上面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原因三:追求完美主義導致貪多求全。

之前的我,喜歡同時去做很多事情。

比如說,我會在陪孩子的時候,同時嘗試看手機上的電子書;比如說,我會在和家人打電話的時候,打開免提,同時去忙其他的事情;比如說,我會一邊聽英語聽力,一邊看心理學的專業書籍。

然而最后的結果往往就是,我什么都想要去抓住,但是什么都沒有抓牢。

例如,陪伴孩子的時候,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入,而電子書也沒有看上幾頁;和家人聊天的時候,家人明顯感覺我心不在焉,自己手頭上的其他事情也沒做好;學習的時候,英語聽力沒有練好,專業書也沒有看進心里。

2.

以上這三種癥狀——做事喜歡拖延、過于注重細節、貪多求全,背后都是苛求完美的心態在起作用,結果就會導致做事效率越來越低。

在FACEBOOK的公司總部,墻上印著這樣一條標語:完成勝過完美。

當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過于追求完美,就很容易導致無法堅持到最后。很多看似美好的計劃,往往因為苛求完美的心態而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就歇菜。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感覺進行的異常艱難。我很早就起床,準備一口氣完成這篇文章。結果對著電腦發呆了半個小時,文章框架改了又改,始終覺得不滿意。越是想寫出完美的文章,越是下不了筆。我產生了強烈的畏難情緒。

本來中午午睡起來之后,按照計劃我應該馬上動筆來完成這篇文章。但是我在心里不停的找出了各種借口來拖延寫作。

我安慰自己說,先看會兒書吧,或者是先哄會兒孩子吧,總之等到自己狀態好些了再去寫作。但是無論如何找借口,這些都是逃避問題的行為。沒有完成寫作計劃,自己的內心就感覺非常焦慮。

最終,讓我坐在電腦前繼續寫作的動力來自于——我對自己“苛求完美”這種性格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覺知。我知道,自己苛求完美的“病”又犯了。而解藥,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

那么,如何才能戒掉完美主義,提高做事效率呢?

方法一:強化“邊做邊改進”的思維模式。

對于一個作家來說,如果想一下筆就想寫出非常完美的文章來,那么他是沒有辦法下筆的。準確的說,他甚至連開頭都沒有辦法寫出來。

有一位暢銷書的作者曾經說過,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也就是說,要想寫出好的文章,不能等到狀態好了的時候再去寫作。而是要堅持不斷的寫作,然后再去不斷的完善自己的作品。

邊做邊改進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破除過于追求完美主義的心態,從而把住更多的機會。

最近這兩年,我最慶幸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我準備到百分之五六十的時候,我就在學校開設了幸福課。然后,我一邊上課,一邊根據學生的反饋去改進這門課程。

每次上完課,我都會修改課程或者是為課程添加一些內容。這樣,這門課就不斷在完善,選課的人數也在一直不斷增加,最終這門課被學生評為學校最受歡迎的選修課之一。

如果當時我要準備到百分之百的時候再去開設這門課程,那么這門課程可能到現在都沒有辦法開設。

只有真正動手開始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才有被完善的機會。否則,完美的結局只會停留在想象之中。

做任何事情,最關鍵的就是完成從0到1的過程。而從1到10這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則顯得沒有那么艱難了。

如果抱著苛求完美主義的心態去事情,就很容易去拖延,事情就很容易停留在0的狀態。但是若能采用邊做邊改進的思維方式,則能很快完成從0到1的過程,把想法變成現實。然后就可以通過不斷完善,完成從1到10的轉變。

方法二:對待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的重視程度。

時間管理的理論當中有一個二八分配率。

生活和工作當中有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即使我們投入80%的精力,最終往往只會有20%的收益。而對于生命當中那些重要的事情,我們只要投入20%的精力,就可能會有80%的收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花一天的時間去刷朋友圈所獲得的有價值的信息,都可能比不上你靜下心來讀一個小時書所學到的知識。

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們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

前文提到過自己的一個例子。本來花10分鐘就能完成的一封普通的工作郵件,在追求完美主義的心態下,我硬是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花了30分鐘才搞定。而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有限的,在一些不重要事情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那么留給去做重要事情的時間必然要減少。

因此,對待不同的事情,我們應當采取不同的態度。

中國有句古話:小人求全,君子守缺。

對于生命中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我們不應該耗費太多的精力去糾結。

例如:過分糾結明天到底穿哪件衣服上班、花費太多的時間在網上挑選一件幾十塊錢的商品、因為朋友的一句冷言冷語難受一整天、因為搞砸了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情而不停的自責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用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當中的小事情,允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做得不夠完美。如果對生活中的小事過于糾結,那就應了網絡上的那句流行語:一認真,你就輸了。

方法三:堅持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

完美主義者總是喜歡貪多求全,想要事事都做的完美。而面對“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這一殘酷現實,完美主義者便開始強求自己在同一個時間內做好幾件事情。

例如:一邊吃飯,一邊刷著微信朋友圈;一邊接電話,一邊忙著手頭上的其他事情;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目不轉睛的看著手機。

有人曾請教一位禪宗,問他修道的秘密法門是什么。禪宗告訴請教他的人:該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專心睡覺。

如此簡單的一句話,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做到?

太多的人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都想著工作的事情,結果吃不好、睡不香。工作的時候又感覺身心疲憊,一點都沒有效率。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這句話的本質就在于告訴人們,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奧黛麗.赫本被身邊的朋友夸贊為“身上具有一種禪定的美”。那么這種禪定的美從何而來呢?

她的朋友這樣描述奧黛麗.赫本:她在試衣時,她就專心試衣;一旦閱讀時,她便專心閱讀。如果在整理發型時,她也不會像其他的人,一邊弄頭發,一邊抽煙吃三明治。她對于手邊的事情一定是專心致志的。

完美主義者希望通過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殊不知,正是這種方式最終扼殺了做事的高效率。

除非某項技能達到了高度的自動加工化水平,否則想同時好幾件事情的最終結局就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而且整個人也無法享受當下的美好時光。

因此對于苛求完美的人來說,要努力鍛煉“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功力,并且專心致志的把這件事情做好。(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晚在家里,收到短信。在網上訂購的紅棗到了快遞站,我興沖沖下去取了上來。回家打開來看,紅紅的棗子,真是很好...
    得閑自在閱讀 279評論 0 0
  •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平日總想找時間多看些書,有意無意的收藏在手機中很多值得一讀的好文章,還趁著亞馬...
    人生反之亦然閱讀 843評論 3 4
  • 沒有人的出生是自選的,正如沒人可以長生不老。當天然的掌握了肺部呼吸,接下來要學的事情就大多是環境決定了。人是人的生...
    如意糖閱讀 21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