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碎碎念

關注了50多個微信訂閱號,顧不上看,卻總有一些是置頂的,如果在無意間打開,注意力也能總被一個公號吸引:琢磨先生。

“琢磨先生”的公眾號每個月有一篇文,很獨特,起名“碎碎念”,就是從本月最后一天開始,把每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分享出來,長則幾百字,短則幾十字。讀起來像是翻閱每日日記一樣,但卻妙語連篇;我第一次讀這樣的文章,就被他的深刻圈粉了。

加入007要每周更一篇文,每到交稿前幾天,我常常感覺有好幾個題目可以寫,往往在桌子前坐上一個多小時,思緒還是在幾個題目間游離。我心里很清楚,面對有些題目,只能說出幾句話,若寫成一篇文,必然得啰里啰嗦;而有些題目可以說好多,寫出來卻像一篇雞湯說理文,我不愿意寫。而這一次坐在桌前,腦子快速反應,想找到合適的切入角度,于是想到了這個!

模仿“琢磨先生”,記錄這段時間的所思所悟,不必連成一個整體,卻還能把腦海里紛亂的想法做以梳理。

2018-5-4

上周寫了關于“精神熵”的部分思考,好像有一瞬間就頓悟了,原來好像隨時隨地都在思考,腦子里各種思緒亂飛,我的情緒能量也會跟著起起跌宕。

但其實,可以保持平靜,控制自己的頭腦中思緒數量,只在大腦系統處理當下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也不必消耗能量去思考,能很大程度上避免陷入感性的煩惱,陷入無關緊要的事務上。

2018-5-3

大道至簡!我們在自嘲“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沒有感受到在我們嘲諷“雞湯道理”的背后是厭倦和憤怒的情緒,“聽道理這件事,重復只是帶來厭倦”,“知道卻做不到,激發了我們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給自己打雞血,喝“雞湯”,卻依舊被卡在“知道”和“做不到”之間。倒不如輕松點,接納自己做不到,然后徐徐用力,緩緩圖之。

對自己多一份覺察,多一份接納。然后朝著想要的方向穩穩地努力。

2018-5-2

習慣的力量很強大,一不留神就回到了慣性模式;每天總有很多事是無意識中就做了,每天的生活也是。比如,明明睡前在心里提示自己明天要早起,安排好一早起來要做什么,但第二天總跟想得不一樣,賴床了幾分鐘,計劃的事情沒做完,稍一拖延,上班又快遲到了,一不留神生活又陷入了忙亂。

習慣像是慢慢發展成一種本能,如果發現持續在一些生活場景里循環,那就從檢視自己的習慣開始吧。觀察記錄自己的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看到因果循環,從習慣上做出修正和改變。

2018-5-1

趁著五一假期,回家看媽媽,正好趕上27歲生日,我陪著她在田地里拔草,卻生出很多感傷。

媽媽老了,我卻還未能成為一顆可以依靠的大樹,不能為他們支撐起他們的力量。

很自責卻也很難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0年冬天,相城初雪。 我站在織錦路上瑟瑟發抖,盯著一塊烤地瓜,硬是不肯走。許弋把我的手揣在他的兜子里,說:“橙子...
    清覺閱讀 662評論 0 0
  • 我想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你,我天天盼望你的消息,沒有你生命似乎少了樂趣,還有那么一點茶不想飯不思。一旦你有一點風生水...
    mjhjht閱讀 490評論 4 11
  • 通證經濟在18年初被提出,短短幾個月非常流行了。很多人聽說過但是也許沒有幾個人真正明白。一:通證經濟 現在在國外有...
    追夢者wang閱讀 218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