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一個人,估計很多三國粉都想過,如果能穿越回東漢末年,一定做他來平定天下,手持方天畫戟,胯下赤兔馬,頭戴金冠,勇而貌美,天下無敵,還能擁美人貂蟬入懷,人生如此,堪稱完美!
沒錯,他就是溫侯呂布,呂奉先。現實中的呂布幾乎上面所寫的都能達到,卻是另一個悲劇人生。
鬼神呂布,曾經好幾次想提筆寫寫這個演義中武力值天下第一的人,奈何他的傳記是翻了一遍,再翻一遍,也沒有翻出什么特別的地方,因為太出名,基本上三國粉都能對他的事跡耳熟能詳,對他的評價都是武力值無敵天下,為人反復無常,有勇無謀,這些也都很中肯。
但細細琢磨,卻覺得呂布是個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人,號稱匹夫之雄,勇猛無敵,內心其實很脆弱,尤其是克服逆境的能力,讓人失望。
呂布本來只有做將軍的能力,卻偏偏想要做諸侯,僥幸做了諸侯,卻還以一個將軍的心態來管理團隊,加上自身性格缺陷,無法聚攏人心,在徐州三年,終究無法成事,兵敗身亡。
1 靠勇武名聲,僥幸得兗州。
呂布誅殺董卓后,王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
此時的呂布站在天下的正中間,剛剛以誅殺董卓英雄的姿態在朝中,跟王允互為犄角,剛剛站穩腳跟,卻沒有處理好跟剩下的西涼兵馬的關系,最終李傕郭汜攻打長安,呂布抵擋不住,退出長安,開始了流浪路程,中間這個落差不能說不大。
先投袁術,袁術惡其反復,不受,又投袁紹,幫助袁紹平定張燕的黑山軍,作戰勇敢,卻沒有自知之明,向袁紹求增兵眾,而且放縱士卒搶掠,袁紹又不傻,自然對呂布很是猜忌。呂布發現后主動請求離開,沒想到袁紹更狠,為了防止呂布以后與自己為敵,竟然派人夜里刺殺呂布,只是沒有成功。
話說這個刺客也是夠有信心的,敢于刺殺呂布,這是對自己的武力值得多自負。刺殺不成,呂布逃向河內張揚那里,袁紹派軍追殺,但是諸軍畏懼呂布,都不敢接近。看來呂布勇武的名聲也不是蓋的。
在去河內的途中,張邈出現了,張邈跟曹操的關系,那是鐵哥們,曹操征陶謙的時候,舉家相托,出征時跟張邈垂淚而別。沒想到張邈內心卻一直擔心曹操會為了袁紹征討自己,原來張邈不僅跟曹操,跟袁紹也是好友,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自以為做了盟主,有點小驕傲,沒想到被張邈罵了一頓,袁紹是什么主,于是讓曹操殺了他,曹操當然不聽。
曹操當時是不聽,可現在袁紹的勢力強大,張邈還是擔心曹操會為了自保殺掉自己,心中始終不安寧。此時碰到了去河內的呂布,架不住張邈弟弟張超,還有陳宮的慫恿,更重要的是內心對自身安危的擔憂吧,背叛了曹操,迎接呂布為兗州牧。
宮說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唯鄄城、東阿、范為太祖守。
興平元年,靠著原來誅殺董卓掙下的名聲和自身勇武,呂布因此得以僥幸的成為兗州牧。
2 剛剛被收留,偷襲取徐州
呂布雖然取得兗州,不過兗州是曹操的大本營,曹操無論如何也要拿回,苦戰兩年,呂布最終被曹操擊敗于巨野,呂布向東投奔于劉備,被劉備收留,但是劉備低估了呂布的反復無常,忘記打聽呂布了名聲了。
呂布用行動證明了當初袁紹要殺他是正確的。
劉備此時在陶謙死后,據有徐州,跟袁術接壤,袁術來攻,劉備率軍跟袁術相持,沒想到呂布竟然偷偷跟袁術勾結,受袁術蠱惑,率兵偷襲下邳,俘虜劉備妻子。劉備此時大敗于袁術,困走海西,雖然呂布偷襲了徐州,也只能再硬著頭皮去投靠他。
而此時的呂布又因為袁術書信中答應的糧食沒有運到而憤恨,于是派人迎接劉備,自號徐州牧。
這件事情暴露了呂布的其他的弱點,唯利是圖,貪得無厭。
呂布從長安中逃出來時候,首先想投靠的就是要投奔袁術,因為袁術曾經為董卓所迫害,呂布自以為殺了董卓,對袁術來講,是為他報了仇,注意,這是呂布自以為的,當時袁術惡其反復,拒而不受。
后來袁劉交戰,袁術想起了呂布,在書信中提到了為他報仇的事情,而且美言夸贊呂布,并以糧食誘惑呂布反叛。
呂布果然就跟袁術勾結,反叛劉備,后面不見糧來,才又迎接劉備。
袁術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呂布和陳宮內心清楚袁術是想利用他們,也知道袁術信里的許諾不一定能做到,但是重要的是這是襲取徐州的機會,可以反客為主,再次擁有一州之地,所以答應了袁術。
這種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行為,使得呂布誅殺董卓后的名聲發生了又一次轉變。從此以后天下再也沒人敢收留呂布。
3 戰袁復戰曹,兵敗被縊殺。
呂布在徐州,與袁術時戰時和,最終在建安三年,與袁術聯合攻打劉備,攻打原因也很簡單,反復如呂布都想為諸侯,得土地,劉備更不是久為人下的人物,劉備在小沛招納舊部,暗中集結力量,呂布不能放任不管,派高順攻打劉備,高順為將水平很高,在呂布陣營中,是比張遼排名還靠前的人物,大名鼎鼎的陷陣營就是在他手下。
劉備大敗,投奔曹操。曹操先派夏侯惇來救,夏侯惇嘛,打仗水平實在不怎么樣,更不用說對手是高順了,被高順打的大敗,此時荀攸評價呂布的形勢:布驍猛,又恃袁術,若縱橫淮、泗間,豪杰必應之。
曹操于是率軍親征,在太祖面前,什么呂布,袁術,都是紙老虎。
看呂布戰場挺英勇,其實是一個很沒有主見和膽略的人。
曹操只是率軍到城下,給呂布寫了封勸降信,呂布就想投降,估計是之前在兗州被曹操打怕了,見過曹軍實力,只是陳宮等人覺得以前背叛過曹操,阻撓了呂布想投降的想法。
投降不成只有戰了,呂布一邊派人向袁術求援,一邊自將千余騎兵出戰,呂布再勇,也難當人多勢眾,大敗退保城池,再也不敢出戰。袁術那貨,也沒有膽量和能力來救援呂布。
曹操圍城三月,呂布軍上下離心,部將接連投降,連帶綁縛陳宮及其軍隊一起降曹,最終呂布被于圍白門樓投降。
此時的呂布可能真的想投降,或者想活命,抓住了曹操想平定天下的弱點,畫了個藍圖,陳述自己帶領騎兵,曹操領步兵的話就可以無敵天下了,曹操心動,最后被劉備一句話打消放呂布的念頭,縊殺呂布。
關于呂布的為人,呂布最忠誠的部下高順其實看的很清楚。
高順曾經勸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前面說過呂布是一個耳根子很軟,很沒有主見的人,高順的意見提的很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行動前不好好思考,聽話就信,失敗了就說錯了,可是已經說錯了很多次了怎么辦,那就只有徹底失敗了。
這樣的為人處事怎么能夠為一方諸侯,怎么能指揮手下,深服眾心呢?只能是受人指揮的命。
果然陳壽在記載呂布戰敗的原因中說: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
自身沒水平而又猜忌部下,自然不能籠絡手下,團結人心,根本發揮不出戰斗力,難怪呂布雖勇,每戰多敗。
如果水平就這樣,那就有自知之明,投靠誰好好做個騎兵將領,別想著諸侯命,可是呂布將軍水平偏偏想諸侯命,結果就悲劇了。
有一種男人遠遠看上去很有魅力,可是深交以后,才發現其人其實很沒有水平,徒有其表,呂布就屬于這種男人。
郭嘉曾經拿呂布跟項羽對比: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
這話說的很準確,相比之下,項羽雖然婦人之仁,但是很得人心,而且每戰必勝,這一點跟呂布相比,差別太明顯了,所以呂布的成就跟項羽也是無法比擬的。
程昱評價呂布: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
從呂布外在表現很符合這個評價,可卻更像個外強中干,色厲內荏型的男人,內心不堅強,容易頹廢,很難走出困境,演義中有寫他圍城中借酒澆愁的情形,可見羅貫中對呂布的性格也抓的很準,這種能力的差別,讓他跟曹操,劉備這樣梟雄式的人物有根本差別,英雄本色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