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我個人對音樂的認知

今天被人問到一些問題,說實話,這些問題我從來都不曾捫心自問地思考過,但當被問到的那一瞬間,我內心還是有一種被莫名的震撼,起了一下雞皮疙瘩。借此回答問題的機會,做一個自我梳理,看看自己內心是怎么想的。

1)你覺得什么是獨立音樂?

我覺得獨立音樂是,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音樂,表達自己靈魂想要表達的聲音,作品依靠的脊梁是自己的對生活、對音樂的想法和態度,不是別人的看法或行業的標準。當然,如果行業的標準和自己內心的聲音契合,則兩說。忠于自己內心聲音的音樂就是獨立音樂。

音樂人張懸示范了可以做一個不要特別去討好誰的音樂人,只要能夠掌握自己的技術能力,把自己的手藝磨練好,認認真真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到覺得最好的狀態,然后認認真真把它用對的方式端出來,千千萬萬雙耳朵會自己靠過來仔細聆聽。

2)獨立和主流是什么關系?

我個人認為獨立和主流的關系并不是沖突對立的,甚至獨立音樂是主流音樂延伸和分支的一部分,只是作品生產的標準不完全相同而已。

3)你覺得什么樣的歌是有趣的,好聽的,吸引你的?

我覺得能夠打動人心,引起情緒共鳴或者感到內心被治愈的歌都屬于好聽范疇。

曾經看到過一段話,是這么說的:你能夠從一個人喜歡的音樂中看出ta的思考模式。共情性高的人更喜歡傷感有深度的音樂,系統化的思考者則偏愛高能量,積極和復雜的音樂。 ????傷感低沉的音樂和積極高能量的我個人都很喜歡,前者會勾起我對自己過往經歷或人生的一些情緒和感悟,后者是我覺得對生活應該抱有的態度。

至于有趣,我覺得那種參透人生本質,用痞子一樣的口氣調侃出來的音樂特別有趣。這樣的看透又不悲觀且仍愿意積極擁抱生活的作品是有價值的,是我欣賞的。

不完整版

2017.10.12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