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也談“阿爾茨海默病”

那天早上,我還沒有起床,老公就告訴我一件事:我們的一個親戚,昨天掉到河里,淹死了,而且尸體被沖到我們村口的大橋那里才被人發(fā)現(xiàn)……

那個老人家去世了?而且是掉到河里淹死的?這天氣怪冷的,他好好地去河里干嘛啊?

后來,老公告訴我,也許是他傻了,癡呆了,失足掉進河里,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然后才淹死的吧?因為他的意識早就不清楚了,經(jīng)常大小便失禁,他甚至連上衣和褲子都分不清楚了——上衣穿在下身,而把褲子穿在上身……

頓時,我的腦海里馬上跳出“阿爾茨海默病”這幾個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癥”,因為那幾天我都在看關于這病的來龍去脈。

在我國,現(xiàn)有600萬老年癡呆癥患者,而且,每年新增100萬老年癡呆癥患者,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達6.6%,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該病2/3的患者是女性……

每一個數(shù)據(jù)都那樣讓人觸目驚心,每一個數(shù)據(jù)都跟我們息息相關,也許哪一天早晨醒來,我們身邊一位至親的老人,或者我們自己會無比迷茫地口吻問:“你是誰?我怎么不認識你?我怎么會在這里?我的家不在這兒的,我記得我的家在……”

那就說明,我們的身邊又多了一位老年癡呆癥患者,我們的生活從此就會變得一團糟。

在我很小時候,我就知道了這么一種病——一個患病的老人,她不知道自己是誰?不認識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天天都活在自己的幻想與臆想之中,說出許許多多讓人覺得害怕,甚至恐慌的事情。

只不過,在當時,因為生活條件所限,絕大多數(shù)鄉(xiāng)親連溫飽尚未解決,誰有空閑去理會一個糟老婆子的胡說八道?更無從知曉,那個老人患的就是老年癡呆癥。

但是,我們卻不得不面對,那個老人家所給我們帶來的、不可思議的一切一切。

那個老人,比我們奶奶要小幾歲。有一天,突然聽說她被“鬼附身”了。

因為她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識了,只要有人從她身邊走過,她就說人家要害死她。看見誰,她都驚恐萬分,一天到晚都說有人要從她身邊奪走她最愛的小孫子——榮。其實,那時候她的孫子早已長大成人、結(jié)婚生子,而且也不在她身邊好幾年了。

她見人就哭訴,而且聲淚俱下:“你別害我,好嗎?要是你一定要害死我,那你千萬別搶走我的小榮榮,好嗎?他還那么小,他很可憐的,要是他不在我身邊,他一定會餓死,會凍死的。……你別害他,好嗎,我求求你了!”

后來,發(fā)展到人們一看到她,馬上扭頭就走。否則,我們真不知道,她又要對你說出什么可怕的事情來。

看她病得很嚴重,她的孫子就從外地趕回來看她,帶她去看醫(yī)生。

沒想到看到她日思夜想的、每天要念叨幾百遍、幾千遍的小孫子——榮,她一樣也不認識:“你是誰?你為什么不把榮還給我?求求你,別害他,好嗎?他還那么小,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那一刻,人高馬大的榮,哭了;他年過半百的父親,哭了;他們身邊的所有人都哭了——一個好好的人,怎么會連自己的兒子,自己視為心肝寶貝的孫子都不認識了呢?

20多年前的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就是可怕的“阿爾茨海默病”——它是一種進行性發(fā)展的致死性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并有各種神經(jīng)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

看到好端端的一個老人,幾天功夫就變得讓人害怕,我們也擔心極了,我們非常擔心年紀比她還要大的奶奶,也會這樣“被鬼附身”,也像她那樣六親不認。

從那以后,我每天睡覺之前和早上醒來之前,都要鄭重其事地來到奶奶面前,很認真地問我奶奶:“奶奶,你知道我是誰嗎?奶奶,你知道你兒子叫什么名字嗎?”

沒想到,我們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佯裝要打我的樣子揚起手來:“你個小妮子,看我不打你!平時我都白疼你了嗎?就你事頭多,就你會糊弄我!你不是阿清嗎?你不就是那個‘愛哭清’嗎?”

后來的后來,我讀書了,上了高中以后,我才知道,原來那老人得的就是“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癡呆癥,也就是腦萎縮。

雖說老年癡呆癥非常可怕,而且這種病沒有治療方法,藥物只能起到延緩病情的作用,但它卻是可以預防的。下面這些方法簡單易行,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降低其發(fā)生老年癡呆癥的幾率:

第一,早晨喝一杯咖啡。

研究發(fā)現(xiàn),咖啡的氣味具有激活大腦功能的作用。不愛喝咖啡的老年人,若能多聞聞濃咖啡的味道,也可以起到同樣的防病效果。

第二,常上網(wǎng)。

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中老年人在上網(wǎng)搜索信息時,其腦部負責做決策和復雜推理的組織會變得活躍起來。

第三,選另一條路線回家。

提高大腦認知功能的最佳方法就是打破常規(guī)。因此,中年老年人應抽空研究一下本地的交通路線圖,然后每天采用不同的路線上下班。

第四,少看電視。

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在40——59歲之間的人每天多看一個小時的電視節(jié)目,其患上老年癡呆癥的幾率可增加1.3%。此類人若能每天做一個小時的智力游戲,可使患病幾率降低16%。此外,經(jīng)常參加社交活動的老年人患病的幾率可減少18%。

第五,學一門外語或者一種演奏樂器。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與從未學習過外語的人相比,能夠熟練講2種語言的人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可減少10%以上。此外,喜歡拉手風琴、彈電子琴、彈吉他或吹口琴的人患老年癡呆癥的幾率也較低。

第六,在睡覺前關掉臥室所有電源。

睡眠是消除大腦疲勞的主要方式,人在晚上睡覺時若沒有關掉電器電源,其大腦會在夜間受到電子設備發(fā)出的光線和電磁輻射的干擾,從而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七,可以適當打打麻將。

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打麻將的人,思考力、記憶力和反應速度,遠勝過一周只打2次麻將的人。這也是全球醫(yī)學界對于麻將與華人老年癡呆癥的關系的首次研究。但打麻將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要“來錢”,這樣的話可能會造成人的過度緊張和興奮,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時間上要注意控制。

第八,膳食均衡。

膳食能量不宜過高,應結(jié)合體力活動而調(diào)整,其中脂肪的攝入量不宜超過總能量的20%——25%,建議食用富含亞麻酸的植物油;保持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等;增加鈣、鉻、硒、錳、鋅、葉酸、B族維生素等癡呆患者常易缺乏的營養(yǎng)素;每日食鹽用量控制在6克之內(nèi);減少鋁的污染,如少食膨化食品,不使用鋁制炊具;戒酒,避免酒精對中樞神經(jīng)的進一步損傷。

但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健康長壽,但愿從此再也不要出現(xiàn)這樣讓人欲哭無淚的一幕——那些子女,他們最怕的不是老人過世的那一刻,而是有一天,父母轉(zhuǎn)過頭來問他們“你是誰”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意味著他們之間幾十年的骨肉相連都清零了!

為了父母,更為了自己將來不成為那個“忘了自己是誰”人,朋友們,好好努力吧,從現(xiàn)在就開始努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