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正說這季節難得見一花影,友人便發了一朵木芙蓉。才想起正是去年此時,初次見到讓我這“花癡”人驚艷的你。去年今日,花開花落又一春了。
如歌里唱“初初見你,人群中獨自美麗”。
那幾日猛地發現,住的附近有好幾棵花樹,每一枝上舉著紅白兩色花。一朵清雅一朵秀麗。像白玫瑰和紅玫瑰。花與綠葉點綴著一片晴空。
為著看她,特意繞道走,更驚奇,同一枝頭上早晨中午傍晚花色在變化?觀察了兩日后,確定不是我眼花。早晨初開時白色或粉色,漸變為紫紅或深紅色,像醉酒的美人面。這種顏色的變化,讓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神奇。
回家一查,原來這神奇的花叫“木芙蓉”,又叫芙蓉花酒醉芙蓉,拒霜花。“芙蓉如面醉深秋”。在深秋盛放,給大地添春色的花。花朵掩映于綠葉中,有勃勃生機。
雖美,只是這名字卻實在普通至極。
還看到,王昌齡與木芙蓉花精的故事。可是那滿園的緋紅卻象是木芙蓉花精在向人們訴說著她的哀愁。
有個詩人被貶到麟趾鎮做縣丞。他住的地方窗外有棵木芙蓉,開著很美的花。日子長了,詩人發現了很奇怪的事。寫了一半的詩稿,一覺睡醒來卻被填完。秀麗的小字里墨跡還未干。詩人決定弄個明白。 那個夜晚,在井臺邊假裝睡著的詩人得到了答案。他在倒映著月光的水中見到了芙蓉花精。第二天,官差送來喜報,詩人可以回京上任。可惜的是,詩人再也不愿去任何地方。 他愛上了那個舉世無雙的影象。 即使終其一生花精再沒出現過。 后來詩人被妒才的刺史殺害,那時廢園里種滿了木芙蓉,開得異常鮮艷。 那時侯的廢園有個很美的名字,叫緋園。
緋園緋園,一如你緋紅初上嬌羞的臉。書籍里的記載,古時候的傳說里,才子總會遇到一些美麗具才華的精怪。
網上一查,關于木芙蓉的詩句真不少。古往今來,才子佳人吟詩作賦,少不了花。最愛的還是王維的《辛夷塢》“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的詩少,卻最喜歡靜且有禪意的詩。
澗,山中流水的溪,有山,有水才是澗。山澗春澗澗井
澗水澗谷澗籟。哪個字綴上澗都隱隱透露出一股靜,美意要溢出來了。寂靜的澗戶無人聲,詩人獨自欣賞這美景。澗水靜靜地流淌,花朵兒開了又落,花開淺淺,花落默默,一片接著一片。管你有人無人欣賞?我自開我的,落我的。
人若如此堅守于自我的事情,那姿態一定是美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