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很不錯的書,古典老師的《躍遷》,里面的干貨很多,有刷新認知的,有學習方法,有如何緩解情緒轉移注意力的等,那么我最主要收獲了什么呢?
先出一道題,考考你的記憶力:
有一輛車,車上有8個人;
第一站,上來了3個,下去了5個;
然后,上來了5個,下去了8個;
然后,上來了8個,下去了3個;
然后,上來了2個人,沒有人下去;
然后,上來了4個人,下去了一半的人。
現在請問,車走了多少站?
你是否和當初的我一樣,立馬回頭帶著問題重新看題目找答案,其實這個游戲凸顯出日常的一個困境——當信息多到我們記不住的時候,你就會散焦,丟失真正的答案,如果一開始就沉浸在學習中為了學習而學習,到后面真正遇到問題需要用知識了,可能又需要重新花時間去學習,那么將陷入為解決一個問題需要花2倍時間學習的坑,那么我們該如何高效學習呢?
唯一的解決方法是提問
為了解決問題,昨天的思考和學到的知識會馬上用到今天的解決方案上去,形成迭代;如果一個知識有用,就不會被忘記,如果沒用,忘記也不可惜。
所以我學到的第一點就是用提問的方式去學習。
明確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以這個為目標去找解決方法,可以是看書,可以是找高手等,比如我前段時間剖析自己一直在逃避的到底是否繼續數據分析的學習,分析完自己的背景信息,真實面對自己,這個問題我竟然用了一千多字來分析,最后向認知能力比我高的北大博士后核聚老師提問,他竟然也用了上千字來回復我,既看到了我的優勢還幫我點出了問題,直接找高手提問學習,效率果然很高,當然前提是經過了自己認真的思考。
第二點學會用ETA四步控制法緩解且轉移情緒,將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情緒——事件——目標——行動”是一個多層系統,當你發現自己困于事情或者情緒中,可以用“脫困四問”來重新設定行動。
1.? Emotion:我在什么情緒之中?什么情緒?
比如:我現在的情緒是焦慮,還有點失落。覺得做這個沒意思,浪費時間
2. Event:因為發生了什么事?
嘗試真實的描述發生的事情,盡量客觀和真實的,別帶自己的情緒化語言,如果你還是發現自己有情緒,一定是因為前面問題沒有處理好,重復第1點。
比如:我在做一個項目,總是沒法按照自己的安排完成進度。我對于自己的執行進度很惱火。也對自己要做這個項目挺無奈的。
3.? Target:初心——我(TMD)本來想要什么?
比如:我做這個項目第一希望有成長,不過現在成長不大。另一個更有成長,第二希望能夠維護到合伙人的關系。第三希望能賺到錢。
4. Action:下一步,我能為此做點什么?
比如說:下一步,如果要有成長,我應該開始去做我認為有成長的另一個項目。同時關系維護部分,我應該和合伙人好好談談,讓他理解我的想法。而且我可以問問他為什么這個很重要,也許我又不知道的部分。無論怎么樣,我都會有成長的。
上面方法我個人在9月2日那天的運用:
E什么情緒?
焦慮,全身發熱,知道自己焦慮竟然很快又不焦慮了,捂臉!
E什么事情?
打磨故事的過程中看了微信分散了注意力
T什么目標?
打磨修改文章,主要是為了寫出好故事+讀書筆記的受市場認可的文章
A下一步該做什么?
看歡喜打磨故事套路的文章,以及知識星球精華。我應該一邊學習怎么寫故事,一邊收集故事,一邊模仿寫故事
不僅個人運用,我還用這個方法幫朋友解決問題。
第三點學會在飛速發展變化的時代做一個聯機學習者
聯機學習方法:
1.先打磨第一個知識模塊;
2.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
3.重復前兩步,積累足夠多的知識模塊;
4.整合出自己的體系,實現知識躍遷。
用“認知德撲”思想實驗看清這個效應
德撲的游戲很簡單,每桌有5張公共牌,每個玩家手中各自有兩張牌,最后誰手中的牌與桌面上的公共牌湊成的組合最大誰就贏,
在認知德撲實驗中,每張牌都是一個知識模塊,每個人擁有一定的“私人知識牌”,包括自己的專業和個體經驗;也擁有桌面上的“公共知識牌”,包括共同的書、論文和信息。最終目標就是比賽誰能用私人牌和公共牌湊成一套解決方案。
比如,有人摸到了“講故事”,又摸到了“禪宗”,桌上公共牌還有“硬件發展”“硅谷”“移動互聯”,于是就打出組合牌“iPhone”(蘋果手機)。成功是運氣加智慧湊成的一手好牌。
認知德撲實驗和真實德撲有一個最大的區別,認知德撲允許你用好牌換別人的好牌,因為一份知識分享后就等于兩份,前提是你分享的內容要足夠好。
這樣一來,至少有3種策略能勝出。
策略一:自摸
策略二:和桌子上其他有好牌的人互換
策略三:同時參與幾桌牌,都抓到手里,分享換牌,再打出去。
很清晰的結果,策略一最慢,策略二能贏,策略三能出天牌。
這就是三種學習思路:
自學:自己找答案;
聯機學習: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換答案;
跨界聯機學習:跨行學習交流,用答案換答案。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種思路?看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就知道了
遇到問題,苦思:“這可怎么辦?”想一晚上不得;
遇到問題,找書:“哪里有答案?”開始通過網路、書來找資料;
遇到問題,找人:“誰最有可能知道這個答案?在這之前我要準備些什么?”然后準備溝通,提出高質量問題。
原來聯機社交學習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我的思考:聯機學習是一種升級的學習方法,遇到問題,先通過個人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然后走出去和遇到同類問題且已經解決的人交流,互換各自的思想,再升級和不同場景遇到類似問題的人交流,互換各自的解決方案。第三種高階學習方式跨界聯機學習的前提是在找高手交流前需要做各種準備,愛因斯坦說,“明確的提出問題,其實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
所以看完這本書最重要的收獲是三點:
1.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方式去學習
2.用ETA四步脫困法緩解情緒,聚焦目標,轉移注意力到行動上
3.跨界聯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