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土擴張,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歷史發展的主旋律,而今天的世界疆域版圖,也大多是那個時代的遺產,比如俄羅斯、中國、美國無一列外。
但是,國家間擴張方式卻又都大不同,大致可以分成文化暴力擴張與文化同化,俄羅斯與美國是典型的暴力擴張,而中國很多時候是文化同化。
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經過百余年的努力,推翻了蒙古人的金帳汗國統治,他們自己說這是偉大的獨立戰爭。
此后他們的皇帝伊萬雷帝,開始絕地反殺,把金帳汗國原屬地給占領了,從藩屬國搖身一變宗主國了,被剝削者變剝削者,橫行歐亞的蒙古消失在歷史舞臺上。
此后的歷代沙皇,都以俄羅斯緯度太高,沒有不凍港為遺憾,積極的進行領土擴張,爭取在東西兩面都有屬于自己的不凍港。
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他們與西面瑞典人,進行了生死決斗,最后贏了,東面則是幾乎沒費一兵一卒就從大清國敲詐了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沒能索要到,夢想的不凍港,但也值了。
美國的擴張則就更加的簡單粗暴,大發戰爭財,歐洲一戰爭,無暇顧及美洲的殖民地,它就把軍隊開到了殖民地,然后,給歐洲混戰中的國家說,這地我要了。
搞一個既成事實,先斬后奏,事后,還笑嘻嘻的說,我給你錢,反正你打仗缺錢,沒事拿去用,借著歐洲離美洲的距離太遠的事實,美國一次又一次的搞這種強買的敲詐。
先后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都吃了它的啞巴虧,有苦說不出,它跟墨西哥爭奪加利福尼亞的時候,倒是正兒八經的用了5萬人打了一仗,但是,墨西哥軍隊太爛了,贏得很輕松。
就這樣,美國用了不到100年,花了5000萬美元,死了萬把人,就將領土擴張了3倍還多,這種武力威脅,錢來解決的擴張,也算是美國特色了。
而最后要說的中國,則跟上面的都不一樣,中國從黃河流域的一個小部落,擴張到如今這么大,除了必要的武力外,更多的是文化軟實力。
傳統農耕的華夏民族,相對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戰斗力原本就相對弱很多,所以,很多時候,在武力對抗的時候,往往都會敗下陣來。
所以,中國歷史上,我們有著很長被游牧統治的時期,但最后我們用文化征服了入侵者,同化了它們,成了一家人。
典型的就是元朝、清朝,一位來自北方蒙古高原的游牧,另一位則是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漁牧,他們都憑借著出色的戰斗力,入主中原。
入主中原后,他們面對著相對先進的中原文化,大多都被同化了,對中原文化產生認同感,不是我們強加,他們自己都會不停的強調自己屬于華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脈。
同時他們還把中原文化,帶往它們征服過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失,哪些地方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強,漸漸的也被同化。
這樣的結果,帶來的直接表現就是,中國的領土為此越來越大,我們有了蒙古、西藏、東北、新疆。
可以說,我們現在能有這么多的領土,是中原文化不停融合的結果,是生活在神州大地上,所有民族共同的功勞。(袁載譽)
關注小袁讀史 QQ公眾號: xiaoyuandushi ?;?微信公眾號:mikiopp?答歷史知識贏流量了!
小袁自己視頻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