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機會,前去位于四川大山深處的嘉絨藏族鄉考察八天。一行幾人經過飛機,大巴,中巴,面包車到達一個老鄉家。因為第一次來看哪兒都新鮮,建筑,生活,手工藝和動植物。海拔2300多加上陰天下雨晚上真的很冷,好在因為是藏族人家可以烤火,玉米芯竟然制成了炭。引起我好奇的是他們的火塘(藏語音譯:炭姆),就在客廳的正中。過去圍繞著這個火塘有很多規矩,包括男女老幼坐次。那時候是堅決不能用腳踩藍色部分的,如果踩了老人家會用炭火燒你!因為藍色部分相當于現在我們吃飯時用的盤子。
【炭姆】
這是【火神】他位于火塘一角,平時吃飯時要先敬火神,飯菜要給他先吃。(現在省了),逢初一十五的要點三炷香。香,不香。很小綠色。
【火神】
這個工具是用來紡線的(藏語音譯:斯毛包嘟嘟),這是個技術活一時半會兒很難掌握。
【斯毛包嘟嘟】
這是我們號稱男神阿泰家的【阿泰藏家樂】,位于夾金山山腳下。他們勤勞善良能歌善舞每天一刻不停地招待客人,他們有自己的牧場,有自己的馬群牛群生活富足。
【阿泰藏家樂】
距離阿泰家不遠的國道邊上一個很古老的碉樓,整體建筑為石木結構,有很強的防御作用。藏式風格明顯!
【碉樓】
在沒出發前就打算這次去畫一個牛頭,用了兩個小時畫了這個自己還算滿意的。選擇了比較典型的藏式圖案!主人也比較滿意~
【代表吉祥的牛頭】
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畫出來,也沒寫出來。生活里有太多的東西因為我們太熟悉,所以可能會覺得沒有記錄的必要。但是這些也許就是所謂的文化吧!聊天中老人說了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話:“沒有規矩就沒有文化”
后記:一,海拔3650出現高反(頭痛)。二,酒量不行。三,嗓子不行(唱不出來像樣的歌)。四,不會跳鍋莊。五,不會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