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后最常聽父母講的一句話就是
“好好學習,等畢業后回來考公務員,然后有個安穩的生活”
可是
我不想回來
不想回到三線城市中到處都是人情利益的生活
不想回到一輩子都在父母的羽翼下
不想回到一直想要擺脫的這里
可是
我不敢和我的父母講
我曾經也以為自己一輩子也是會和大多數人一樣。小學中學就在這個小城中慢慢的讀下去,大學換座城市等四年過后再回來,考公務員然后有一個安穩的收入,等到適當的年齡后再找一個結婚、生子,就這樣慢慢的過完一生。
可是到底是什么時候,自己不愿意像大多數人一樣按部就班的過著日子,不想過千律一篇的生活,不愿一輩子碌碌無為且渾渾噩噩。
父母的樣子仿佛就是自己未來的縮影
在錯綜復雜的人際網中盤根錯節的占據一片領地,靠著多年來的時間的消耗,得到了職位職稱然后再用自己一輩子積攢下來的小金庫為自己買房買車然后再給自己的孩子準備嫁妝準備聘禮。
父母的年代是剛經歷完紅色浪潮過后的年底,他倆的相遇也并沒有什么驚奇,通過熟人相親結識后互生好感,也沒有考慮太多就匆匆的辦了酒席。
很久很久以后,我問過母親有沒有后悔過嫁給父親“我沒有后悔嫁給你的父親,可是如果要我再選一次,我絕對不會嫁給你的父親”這話聽著矛盾,可是我明白。當年一窮二白的父親可以娶到母親,也是可以讓鄰里鄉親在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事情了。
后來結婚生子,到現在兩人也已經過了大半輩子??墒窃跊]有愛情基礎的時候,相守的原因更多是因為孩子,當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日子也過了大半,便也就尋思著“這輩子,就這么將就著過吧”
我曾一直認為愛情是一個很奢侈的東西,世界上那么多人,找一個和你三觀相符又能滿足你條件的人談何容易,況且只有兩個人的愛情才能保持婚姻的新鮮度。而且在墜入愛情的時候,摩擦也是避免不了的。當矛盾日漸鋒利,能走下去的才能擁有一輩子的愛情婚姻。
所以既然愛情是這么的復雜,那便免了它,就這樣過吧。反正等老了眼睛一閉,便什么都不知道了,下輩子真的有沒有,也無從考證。
后來,我漸漸的明白。關于愛情并不是我們都不能去擁有,而是我們自己放棄了應有的機會。我們不愿意出去闖出去蕩出去遠游,所以當你的眼界小了圈子也就開始窄了,慢慢的你對自己的生活也就沒有了那么高的要求。然后你的努力也便沒有了意義。
right or left一直都是人生的選擇題。走的路不一樣,獲取的答案也就不同。當年填報志愿的時候,我違背了所有人的意愿毅然決然的填報了一個很遠的城市,一個我從來都沒想過要去那里的城市,父親當場氣的直接回家拿了行李回了老家,母親對我破口大罵。我的決定沒有得到任何一個人的支持。哦,除了我的發小。印象很深刻的是當時所有的人都因為填報了自己心滿意足的學校后忍不住的笑著鬧著,唯獨我在一旁抽泣。父母后來一直在和我冷戰到開學的時候。其實,到今天也是,我從來不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又或者說當時如果聽從了父母的意思,我才會后悔吧。
現在的自己越來越堅定自己未來要自己打拼的心,即便很難很難也不愿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
不為什么
我想擁有一份愛情的婚姻,想看見喜歡的商品時不用在乎工資的負擔,想讓自己活得配得上自己的野心。想擁有一個與他人不同的人生,想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的媽媽當初也是滿足了自己的人”想在閉上眼睛的前一秒,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
我明白父母都是未來子女好,不求子女可以大富大貴,只求他們可以安安穩穩的過一生??晌乙裁靼祝遣皇俏蚁胍摹?/p>
我不敢和父母講是因為我的努力還不夠,沒有強有力去拒絕的資本,也不想因為這件事再讓他們動氣。雖然攤牌的日子是遲早的事,但是仍然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
所以,希望你我都一樣
即便未來遍布荊棘,也要努力的走下去
為了愛情也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