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記憶達人?還是先系統地了解些記憶的常識吧

從小到大,有沒有很羨慕身邊那些學霸?

你反復誦讀10遍都背不下來的段落,別人家的學霸輕輕松松看幾遍就倒背如流。

你抄寫一頁都記不下來的數學公式,學霸依舊是邊打游戲邊告訴你公式是怎么推算出來的。

你也曾低三下四地向那位碾壓你智商的學霸討教過記憶方法,學霸同學秉承友愛互助的精神,將自己前半生所學傾囊相授。

他告訴你,嚼口香糖可以讓自己專注。

他告訴你,聽莫扎特的音樂能讓他產生α腦波。

他告訴你,他平時不怎么需要花費力氣,考試前突襲一晚上就能有好成績。

他告訴你,他是使用碎片時間開展各種知識的記憶,他告訴你他如何用想象力將枯燥無趣的內容變得生動好記。

你拿著筆記本,埋頭將這些心得逐條記下,生怕漏掉一絲絲細節。

然而,回到家,看著這些學霸傳授的記憶方法,依舊是一籌莫展。。。。。



那么,為什么別人立竿見影的記憶方法在你身上不見一絲效果?


隨著電視節目中對記憶達人的宣傳與渲染,許多成年人都回憶起自己被隔壁家學霸碾壓的童年經歷,思來想去,就只有一種解釋:那位學小霸一定沒有傳授你他的記憶秘訣。

如果找到那個秘訣,你的孩子也可以當學霸。

于是,你從各種機構廣告中看到了希望。

“超級記憶是如何煉成的”!“學會這些記憶術,輕松做學霸”!甚至還有將方法數量明確告訴你的“提高記憶的30種方法”!

價格貴?這個因素,與后代的良好基因相比,已經遠遠被排在后頭了。

抱著虧了自己也不能虧孩子的想法,你咬牙報了幾萬元的記憶培訓班。

然而,越到后面,你就會發現,這些課程里的方法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你聽著覺得很有道理,但面對他們還是一籌莫展。直到一天,你發現,這不就是當你隔壁學霸給你傳授的方法嗎?


所以,你缺少的不是記憶方法,而是對記憶的系統認識以及對自己適合什么樣方法的分析總結。


現在就有這么一本書《記憶的常識》,用最簡顯易懂的語言,為你揭開記憶的秘密。

來來來,我們先看看這位作者是什么樣的來頭。

柿木隆介 日本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生理學研究所教授,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醫學博士。他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在畢業后,有15年的時間在日本大醫院的內科、神經科從事臨床工作,治療過許多腦神經疾病的患者,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者。

長話短說,就是當年你家隔壁的學霸小介。

這位學霸,得知當年給你傳授經驗后,你依舊是個學渣,他列表分析了其中的諸多原因,發現了問題的所在:

“你根本就不了解記憶!所以不配擁有他~~~”

于是,他開始給你做了個簡單易懂的科普。

比方說,你家里有個大柜子,你要記憶的內容就是各種文件,郵遞員每天搬運各種文件到你家,只有最后能鎖到柜子里的文件是才屬于你的,供你隨時調用。其他文件,郵遞員就給你看過之后就帶走,甚至當場銷毀。

這個柜子就是大腦顳葉的“記憶倉庫”,被收入到倉庫中的文件被稱作“長期記憶”,而那些郵遞員帶走或銷毀的文件就是“短期記憶”

那么,怎樣才能把信息鎖緊柜子里占為己有呢?

我們的熊孩子“海馬體”就要出場了。

這就來說說這位熊孩子的工作吧。我們對各種信息的記憶,會被帶到熊孩子面前,熊孩子將信息吞入后,會做各種篩選,被他看中的就可以留下來,成為長期記憶,他看不上的就讓郵遞員立馬處理。

所以說,想要進入到柜子里,還要先摸準這位熊孩子的脾氣。

學霸小介通過各種理論研究,為你總結出“熊孩子”海馬體的三大喜好:

一、喜歡刺激(專業說法叫:印象深刻的事物)

畢竟是熊孩子嘛,不喜歡那些沒有特色、千篇一律的東西,他喜歡“差異性”。一群“網紅臉”的美女在他眼里,還不如一位容貌有特色的搞笑藝人印象深刻。

二、喜歡具有紀念意義的情節(記憶特殊的、重要的事件,有重點的事件)

比如,天天給熊孩子送雜志,他無感,有一天,你在雜志封面貼上一張周末游樂場的套票,他立馬就記住你這份意義重大的禮物。

三、喜歡你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反復記憶)

即便你不是那位容貌具有特色的搞笑藝人,也沒有送他意義重大的游樂場套票,但是你幾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準點出現在他面前,他找不到不把你放進柜子里的理由。

以上,就是你搞定熊孩子的戰略關鍵。你必須知道,你要記憶的信息有哪些特點,是可以潤色后加深印象,還是可以和重要事件聯系?如若都不是,就發揮你堅韌不拔的精神,相信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勤天下無難事、功夫不負有心人”,畢竟,學海無涯苦做舟啊!

好了,你以為,學霸小介就只會說這幾個簡單的例子嗎?

你一定要堅信:學霸之所以是學霸,必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想不想知道為什么你跑回家明明是為了拿錢包,但見到桌子上忘記帶走的重要文件后,拿起來文件就轉身出門,壓根就忘錢包這回事?

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大多數人對人臉印象深刻,卻又有人會患“臉盲癥”嗎?

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家里老人可以記住很久前的人和事,卻唯獨記不住剛剛有沒吃過午飯嗎?

那么,建議大家讀讀這本《記憶的常識》。只有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方式,記憶被存儲的方式,才能從鋪天蓋地的宣傳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